没走多远,刘慧娘就又在一个浅坑里发现了一小截朽木,上面零零星星地也长了一点木耳,虽说没多少,但刘慧娘还是开心地把它们全部摘了下来。
两人又找了一会,见附近已经没有其他的木耳了,这才作罢,顺着来路回到了砍柴的地方,安东生把两布袋木耳用草绳绑好,又把之前砍下来的干柴全部装进了背篓里,这才坐在空地上休息起来。
刘慧娘拿出水葫芦递给他,又拿了一根红薯给他,走了那么远的路又是砍柴又是寻木耳的,两人早已饥肠辘辘,大口大口吃起红薯来。
吃完红薯又休息了一会,见时间已经不早了,安东生急忙招呼刘慧娘回去。山路不好走,安东生直接把两布袋木耳挂在了身上,又把小一点的背篓帮刘慧娘背起,这才拿起地上稍大的背篓背上了身,“慧娘,你走前面,我在后面跟着,慢点小心脚下。”安东生细细嘱咐着。
“诶,知道了。”刘慧娘笑了笑,顺着来路小心翼翼地往山下走去。
两人走走停停,来时花了半个时辰,回去的时候却多花了一刻钟的时间。路上遇到了同样上山砍柴的村里人,见到安东生身上挂着的两个布袋,忍不住便开口询问是找到了什么好东西,安东生只说是挖的一些野菜和捡到的一点菌子,那人也就没再多问了,背着柴火回家去了。
夫妻俩穿过村里的小路,此时家家户户都已经升起了袅袅炊烟,看样子都在准备午饭了,所以路上也没再遇到什么人。又走了一会,才到了自家门前,正在院子里逗弄着小兔崽的安子恒见两人回来,急忙跑了过去,“爹,娘,你们可算回来了,我和姐都担心死了。”
“没事,我们这不是回来了嘛,就是走的路有点远了,回来得晚了些。”安东生笑着开口。
正在厨房里准备午饭的安然听见声响,也走了出来,见安东生和刘慧娘平安无损地回来,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虽说村里人都说附近的山上少有猛兽,但也有意外不是,见夫妻俩这么久还没回来,安然一直担心两人会出什么事,此时见两人回来,这才放下心来。
“爹,娘,怎么回来地这么晚啊,我看村里其他上山砍柴的人不到正午的时候就陆陆续续回来了。”安然看着两人把装满柴火的背篓放到屋檐下,又见安东生把两个装得鼓鼓的布袋从裤带上摘了下来。
“我跟你爹早上去了牛头山那边,那边路程比较远,所以回来晚了些。”刘慧娘伸手擦了擦脸上的汗水,一手扶着墙壁喘着粗气。
安然搬了个凳子放到刘慧娘面前,“娘,先坐下歇会,累坏了吧。”
“呵呵,还好,就是背着柴火走那么远的路脚有些生疼。”
安子恒听了忙蹲下身去给刘慧娘揉腿,安然也开口劝道,“爹,娘,以后别去那么远的地方了。”刘慧娘欣慰地点点头。这时安子恒好奇地看向布袋,“爹,这里面装的啥呀?”安东生神秘一笑,打开布袋露出里面的木耳。安然眼睛一亮,“哇,这么多木耳,可以卖不少钱了呢。”
“是啊,我们也是运气好,那边鲜少有人去,所以才能被我们摘到木耳。”安东生转身回杂物间里拿了两个竹席出来,摊在了院子里,又把两布袋的木耳倒出来晒在了竹席上。
“爹,中午我们可以炒点生木耳吃吃。”安然看着竹席上的木耳,开口说道。
“行啊,我来洗。”安东生抓了一把木耳出来,拿了个篮子装着就走到水井边洗了起来。
“娘,我去拔点蒜苗、摘点辣椒回来跟木耳一起炒,可好吃了。”安然笑嘻嘻地说道。
“娘去摘,你在家歇着。”刘慧娘拉住安然的手,自己起身去了菜园。
没一会,安东生就把木耳洗好了,安然本想接过来把木耳切成条状,安东生却不让她动手,只让她坐着休息。
安然无奈,只能站在旁边看着安东生把木耳切成条,刚把木耳丝装盘,刘慧娘就拿着洗好的辣椒和蒜苗进来了。“他爹,你去歇会,我来炒菜。”刘慧娘围上围裙,就开始准备做饭。
安东生把菜刀递给刘慧娘,就去院子里整理刚拾回来的柴火去了。刘慧娘麻利地把蒜苗切断,又切了两个辣椒,这才起锅烧油,
将切好的食材放入锅中爆炒,不一会儿,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味。很快,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炒木耳就出锅了,又打了一碗青菜鸭蛋汤,见锅里的米饭已经好了,这才让安然叫大家吃饭。
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开开心心地享用午餐。安子恒夹起一筷子木耳,放入口中嚼了几下后赞不绝口:“娘,真好吃,这木耳又脆又香又辣。”
“呵呵,好吃就多吃点,往后可鲜少有机会能吃到这么新鲜的木耳了,院子里的那些还要晒干了准备卖钱呢。”刘慧娘给安子恒夹了一筷子木耳,笑呵呵地说道。
听说能卖钱,安子恒瞬间觉得嘴里的木耳不香了,“爹,娘,早知道这木耳要留着卖钱,我就不吃了!”安子恒嘟了嘟嘴说道。
“院子里还有很多呢,再说这么点木耳也没有多少,快吃吧。”安东生见安子恒不开心的样子,开口安慰道。
听说吃的这点没多少钱,安子恒这才放心下来,重新夹了一块木耳放进嘴里,慢慢咀嚼起来。
蒜苗炒木耳很下饭,再配着鸭蛋青菜汤,几人都有点吃撑了,特别是安子恒,连打了几个饱嗝才停下来。
刘慧娘忙着收拾碗筷,安东生继续去整理柴火,安然见没她什么事,就回房间休息去了,一直睡到未时末(15:00左右)才悠悠转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