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可不就是中元节吗?”
“这中元节,又叫鬼节,传说是鬼门大开的日子。农历七月,因为这中元节的存在,也被称为是阴月。”
“我们玻璃厂的老保安李十五,就是阴月,而且是阴日阴时出生的三阴之人。”
“这三阴之人,一出生命就跟一般人不一样。他们有阴阳眼,天生就容易看见那些东西。而且,甚至可以和那些东西交流沟通。”
“所以,三阴之人,很容易会成为走阴人,在民间,又被称为判官或者法官!”
说到这里,张道同停顿了一下:“你们知道古代的魏征、包拯吧?他们都是三阴之人,能沟通阴阳两界,后来都还承担了一些阴阳两界的职责。”
张道同这是怕许毅和二炮听不懂“走阴”是啥意思,就拿出魏征和包拯来说。
二炮道:“包拯我听说过,说书的人说过他判真假牡丹案,那假牡丹是个鲤鱼精。真假俩包公断真假牡丹,那假包公,实际上也不是假的,而是阴包公。”
“因为那案中出现了鲤鱼妖精,所以,才会有一个阴包公出来一同断案。”
“阴阳两界两个包公,实际上都还是同一个包公。只不过,有一个是包公阴官儿化身。”
许毅听了,也微微点头,这故事他不止听了一遍了,后来,这故事还改编成了《追鱼传奇》。
张道同一笑:“你们明白走阴、阴官儿是啥意思就行了。这李十五,就是个天生的阴官儿。”
“若是他愿意,就可以做个走阴先生,谁家惹上了阴间的事儿,就可以找他走去阴曹一趟,办一办,这也属于走阴人的命。”
“不过,李十五虽然有这命,却不爱这事儿,从小就对阴阳眼见到的事情非常恐惧。后来他家里人找了明眼儿的看了,说这孩子胆小,不适合做走阴人,那就封住他的阴阳眼。”
“阴阳眼咋封?”二炮下意识打断道。
“哈哈,封阴阳眼,当然是用狗肉!”
“这狗啊,是天地间的阳灵之物,如果有些人是阴阳眼或者身体弱容易见脏东西,都可以通过经常食用狗肉,将眼睛上的毛病给治好。”
“这不,李十五的家人经过先生的指点之后,就天天给李十五吃狗肉。没过几个月,李十五就不经常看到那些不该看到的了。”
“不过,李十五毕竟是三阴之人,偶尔还是会被一些阴事儿缠身的。”
说到这里,发生在李十五身上的故事才算是真正开始。
张道同就吊着一股子神秘兮兮的味道:“那年是夏天,玻璃厂那几天放了农事假,好让大家回去收割稻谷。可玻璃厂有那么多财产呢,总不能没有人看着吧。于是,就让李十五这老头儿留下了。”
“反正李十五家里又没有种地,他天天看大门,也看习惯了,就按照厂里面的要求,在放假期间留在厂子里面看守。”
“第一天倒也没啥,李十五正常开门,到点就回家吃个饭,然后继续来。”
“但到第二天的时候,那天傍晚他回家吃了个饭,等到晚上返回玻璃厂的时候,只感觉背后冷飕飕的,脊梁骨发寒。”
“呵呵,奶奶的,难不成还有啥东西跟着俺不成?”李十五冷笑一声,“可好长时间都没有这种感觉了。”
“当天晚上,并没有发生什么异常。李十五躺在保安室的床上,一口一口地抽着烟袋,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睡着睡着,突然间感觉好像有人在敲保安室的门,李十五也没有多想,就喊了一声,谁啊,进来。”
“保安室的门吱扭一声被推开了,李十五在半睡半醒之间,眯着眼睛一看,是个大胖娘们儿,这娘们儿长得还挺漂亮,手里抱着个孩子,对着李十五哈哈大笑。”
“你们想想,一大胖娘们儿,推门就对人哈哈大笑,大半夜的,瘆人不?”
“她这一笑,李十五就像是被掐住了脖子,动弹不得,嘴里呜哇呜哇地发出求救声。”
“可是,实际上他根本就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王腾端起酒碗,呷了一口:“呵呵,原来是这事儿,是李十五鬼压床那次嘛。”
张道同把手一拍:“对啊,好在那会儿副厂长闲着没球事儿去厂子里转悠,见李十五张着大嘴,脸憋的通红,连忙大声的呼喊。”
“这么一喊,才算是把李十五给喊醒。”
“李十五猛地惊醒,只见那大胖娘们儿几哇一声,化成好几只猪娃子,拔腿往南边跑去了。”
“李十五被掐的吐出了好几口白沫子,缓了好久才清醒过来。若是那天晚上副厂长没有去的话,李十五可就被猪妖给活活掐死了。”
“真有猪妖?他们跟李十五有啥恩怨嘛?”许毅听得入了神,忍不住问道。
张道同端起酒碗,摆摆手:“不一定就有啥恩怨。就说李十五是三阴人,就容易招惹那些东西,他对那些东西来讲,就跟唐僧肉似的,懂吧?”
“咳咳,道同,你讲这事儿我听过,再听一遍挺没意思的。能不能讲点我没听过的?”王腾嘿嘿一笑,“我看你知道老李的故事,比我知道的要多。”
“哈哈,王腾大哥,你说这我不跟你犟。那我就再讲一个,一步六条路的故事?”
张道同又认真看向王腾:“这故事你听说过没有?若是听说过了,我再换另一个。”
“一步六条路,咋听着有点熟悉,不过好像忘了是啥事儿了!”王腾挠挠头。
张道同嘿嘿一笑:“就是白布卷子,听过没?”
王腾摇摇头:“白布卷子,那没听说过。我还以为你听说过了呢,若是听说过了,我就给你们讲李十五被黄皮子盯上,向他讨封求道的事儿。”
“黄皮子讨封求道,我听过了,而且,这事儿在咱们黑岗这一代,烂大街,不如还是讲一讲那一步六条路,白布卷子是咋回事儿!”
许毅和二炮都来了兴致:“道同叔,快讲快讲吧。”
张道同清了清嗓子:“那就再讲这一个,四个菜,凑俩故事,也差不多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