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守卫竟看到一个傻乎乎的书生赤手空拳跑来,问道:“小相公,有啥事?”
杜国英通过看民报,和这一路观望,对周贼队伍大起好感,其一言一行,即使朝廷,也难以做到。
他虽是贡生,但自小对服饰着迷,喜用纸裁制涂色,为泥人穿戴以自娱。
而且这些女子制服,款式新颖,缎面暗绣铜扣,自己从未见过,且用料奢侈,是哪位志同道合之人,又有大手笔?
踮起脚向里张望,回道:“我有事问这些姑娘!你帮我喊一下?”
这人有大病吧?第三营老兵瞧他穿的不伦不类,男不男女不女,但也是个富家公子,只当这人有龙阳之好。
保安堂知事韩云英瞧见,唤他进来:“相公,有啥事快说!”
一旁的驻偃师记实姜兰清、洛阳分社记实白丹、新任总社实习记实方妙音三人惊异。
姜兰清嘻嘻悄声道:“他这裙子款式还真不赖。”
白丹白了杜国英一眼,对她们说道:“别理会这些恶心的服妖。”
方妙音,禹州人,家是禹州煤商,其父应招工,把女送入总社。
她有些拘谨,平时自小在家塾读书,几乎被圈在大院中。
小声问道:“什么是服妖?”
所谓服妖,指奇装异服者。
就像后世上街穿汉服、穿洛丽塔、JK装、乃至coSpLAY、异装癖等。
明朝随着市民文化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王阳明心学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群众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追求个性逐渐成为了一种时尚。
尽管朱洪武制定了一套严密的社会制度,对各个阶层的穿着有着严格的规定,但明末社会风气日渐开放和包容,使服妖现象也就更加普遍。
明代儒士们对服妖批判并不激烈,甚至在追求个性的江浙儒生们之中,是持一种欣赏的态度。
方妙音听了她的讲解,恍然道:“那周会长说,想穿啥穿啥,这是人权自由。咱们大院后面的小学,不是还有成衣厂厂长在教授成衣制法,我听说僭越的黄丝都能用。”
白丹听了默然,不再言语。
她心道,这农会里有些人知道自己的出身,说是人格平等,但还是打心眼里瞧不起自己。
比如报社苏总编,便对自己有些冷落。
周夫人,虽然说话客气,但总带有警惕。
这姜兰清和方妙音,一个是心大成天哈哈哈,一个是刚出家门啥也不懂。倒也对自己没什么。
可自己不也是瞧不起这些奇装异服之人么?
白丹还是小瞧了姜兰清。
她目瞪口呆看着姜兰清竟伸手去摸那相公的缎面蝴蝶裙摆!
姜兰清摸了一下,赶忙缩回手,侧面羞问:“小相公,你这裙谁做的?手怪巧!”
杜国英都惊呆了!
这贼区的女子竟如此胆大,却又明媚灵动,如同山花烂漫间的黄雀唧唧喳喳。
不似开封一带,农家女不讲什么礼仪却也粗俗,士家子女通文笔,但又如笼中鸟儿呆板。
他此刻反而持礼起来。
拱手作揖回道:“告姑娘,这是我亲手绘制裁制。”
“什么!你会裁衣!”几个姑娘惊叫起来。
杜国英心里得意,正要显摆讲解细节,只见一个首领走过来。
白丹和方妙音赶忙回到旁边安置点。
姜兰清毕竟也是老资历了,已有发展农会的意识。
他和赵至庚讲道:“赵团,他说会裁衣,这人是个人才,不如引荐给周会长。”
赵至庚简单问了,告知:“咱们现在有成衣厂,正在请人授课成衣制法,急缺人,你有意可来做先生?不做也无妨,可见见周会长。”
杜国英极是意外,这竟还有裁衣先生的职缺!有意思!
他问道:“你也认可我的妙思?”
赵至庚上下打量,不禁哈哈大笑,摇头道:“我是不会穿的,不过我农会人格平等,穿戴自由,你想怎么穿是你的事,你做的成衣能卖出去,那也是你的本事。”
“穿戴自由?”杜国英首次听到此主张。
他脸色潮红,直搓双手,好主张!
自由这词,引申的极为到位!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解释我的主张,却被反贼说透了!
那自己到贼区玩几天又何妨?而且还能见到贼首,想想就刺激!回去就有吹嘘的资材!
远处等待的侯方雷见他一脸激奋跑来,告知此事。
“雷兄,不如咱一起去贼区玩两天?看我如何授课裁衣,你帮我做个见证,回去我好吹嘘一番,求你了!”杜国英哀求。
“不行!此地不宜久留,贼寇凶恶,嗜杀成性,万一你有个三长两短,我如何给伯父交待?”
侯方雷带他出门,可是和长辈保证过的。
杜国英道:“前两天魏教授刚训导我们,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你怎么就妄言他们嗜杀成性?”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出自《大学》,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够做到喜欢一个人而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而知道他的优点,这样的人天下很少。
这句话突显了儒家思想中“正心诚意”的重要性,提醒修身需超越情感偏见,追求客观公正。
侯方雷也只是随口乱说,不想让他节外生枝罢了,叫他挺认真,无奈只得答应。
“好吧,且随你看看,不过玩两天就要回去!”
东门城墙上,张论已放下心来,看来周怀民这次来洛阳,确实不是攻城的,而是来收容流民,害怕瘟疫在河洛一带蔓延。
周怀民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成天在民报上宣讲如何防疫,自己才是一方父母官好吗!
我也每天都派人掩埋焚烧附近野外尸体,挖盖茅房,杜绝瘟疫滋生的!
只是没周贼有钱,做不到每日烧水洗手给流民罢了,张论傲娇道。
让他把流民接走也好,洛阳这边的压力就没有那么大。
不然人越来越多,偷奸杀人,抢食盗金,暴动起来可不是小事。
杜国英、侯方雷俩人跑到保民营中,又找到那首领。
赵至庚略有惊讶,见他还带一粉面书生,也没在意,安排道:“你俩应该能认字,我们正好缺户籍员,你们去跟着记实做事,帮忙安置流民。”
侯方雷惊愕,嘿,这贼首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啊!
连我姓啥都不知道,就安排上干活了。
却见杜国英大喜,拉着他赶紧走。
“我和你说,他们这里有个新职缺,记实你听说过没?”
侯方雷摇头: “没有,干嘛的?”
姜兰清听俩人是赵团派来帮忙的,大为惊喜,立刻传帮带,教导俩人填表,编户,给牌,让队长带走。
“这也简单!”
姜兰清笑道:“两位相公一瞧都是状元相,做这活就是杀鸡用牛刀!给,去吧!”
俩人接过硬皮本和炭笔。
保户院干事给他们开了两条安置线,流民压力少了许多。
侯方雷觉得这安置法颇有新奇,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不就问啥答啥填个表吗?简单!
他开始接待第一户流民。
“花名?”
这流民上来噗通跪下,嚎哭道:“相公老爷!你们都是大好人,快救救我儿子,他快胀气死了!”
这男人和妇女蓬发黑脸,衣衫破烂,私密要处都难以遮挡,也习以为常,只顾叩头戗地。
味道实在让人呕吐。
侯方雷有些反胃,又有惊愕,我问你花名呢,不按套路出牌啊!
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