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一晚后,他们空了毫子,水桶里的膳鱼比昨天少了一些。
“卫国,这段日子咱们捞了不少,现在丁家湾的膳鱼也慢慢少了。”
“过了双抢,是不是得换个地方?”
刘根生把最后一个毫子空干净,指着水桶询问张卫国的意见。
“是啊,这野生膳鱼的数量有限,只会越捞越少。”
“哥,以后是不是得跑到太阳山深处去看看?”张振国也加入了讨论。
假装把水桶提起来掂量了一下,张卫国实际是在问系统,这两桶膳鱼一共有多重。
系统说一起有91斤,张卫国沉思一下:“太阳山的北边还有一条河,从咱们花溪村骑车到那里,得花两个小时,一来一回路上的时间太长。”
“去年听大舅说,他们也有人弄毫子捉膳鱼,咱们再去,收获也不大。”
张跃进开始着急:“大哥,那咋办呢?”
“你们别急,丁家湾这里的膳鱼还能再捞上一段时间,到时咱们手里的钱,就宽裕多了。”
“我想了一下,太阳山里面的宝物也多,双抢过后,咱们三个就上山采药材,同样也能挣钱。”
“我天天跑市里,东门那边正在建一条商业街,咱们存够了钱,租个铺子做生意,这才是长久赚钱的门路。”
摆地摊是初级的创业者,真正在85年后发大财的人,就是能租得起铺子的个体户。
东门商业街,是德山市第一批下海经商弄潮儿的福地,诞生过许多商业传奇。
这里还建了德山市第一家百货大楼,服装、鞋子,电器,装修装饰用品、饭店,照相馆,只要你想买的东西,这条商业街上都能满足。
果然,听他说完,其他三人也打起了精神。
下河捞了两大桶小龙虾后,四个人满足的回了花溪村。
今天张卫国直接把120斤小龙虾直接卖给了国营饭店,剩下的91斤膳鱼,他打算让张振华单独卖。
从国营饭店出来,张卫国问:“振华,昨天哥摆摊的那些话术都学会了吧?”
张振华推着自行车,跟在他身后:“都学会了,咱们待会去哪里摆摊,继续卖7毛钱一斤吗?”
“我还有别的事,今天你一个人单独摆摊,能搞定吗?”
听到这话,张振华愣住了:“哥,让我一个人摆摊,你也太看得起我了。”
张卫国回头看了他一眼:“你都15啦,半大小子,怕啥?”
“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次,才能有第二次。”
“哥要去药材市场那边看看,咱们不是要去太阳山上挖宝贝吗,我得先把销售渠道给打听好,到时挖到东西,就能直接卖。”
张卫国这话一出,张振华马上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同意。
“哥,既然你相信我,那我就试试。”
“今天只有两桶膳鱼,我一个人应该可以搞定。”
张卫国带着自家弟弟来到了第一纺织厂门口,和昨天一样,去到保安室,找人一把椅子和一杆称。
纺织厂的保安是个中年汉子,看上去就很憨厚老实。
“同志,你这是要在咱们厂门摆摊?”
张卫国点点头:“咱们两兄弟在河里捞了一些膳鱼,想着换点钱补贴家用,不知道能不能行个方便?”
说完他从兜里掏出一元零钱递了过去:“大哥,这是一点心意,你拿着买包烟抽。”
其实他们可以从家里带凳子和称出来,给钱的目的是为了让保安行个方便,不赶他们走。
同时也让保安帮忙照看一下,虽然说在这里摆摊不会有人抢钱,但张卫国还是多留了一个心眼。
华国就是个人情社会,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中年保安推辞了一下:“同志,这些东西放在这里我也不用上,不需要给钱。”
张卫国继续说:“大哥,我待会还要去忙点别的事,让我弟一个人在这里卖东西,我这心里有点不放心。希望你没事的时候,帮忙看着点。”
听到这里,中年保安接过了钱,拍着胸脯保证:“同志,你把心放在肚子里,安心去办事,你弟弟的摊子保证平平安安的。”
张卫国又递了两支烟给他:“大哥,今天真是出门遇贵人,您可太好了。”
两兄弟把摊子支好后,张卫国又给了振华一些零钱,叮嘱他收钱时注意一些,嘴巴甜点。
张振华把零钱数了一下,然后放进布包里:“哥,我知道了,你弟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
张卫国心里一乐,当即说道:“成,等卖完了膳鱼,哥中午继续请你去国营饭店。”
说完他把野鸭子挂在车把手上,一溜烟地离开了。
张卫国骑着自行车,车把手上挂着的野鸭子随着颠簸微微晃动。他特意挑了条偏僻的小路,一路朝着河边无人处骑去。
来到没人路过的河边,张卫国停稳了自行车,将野鸭子解了下来。
张卫国心中默念【系统,鸭子多少钱一斤?】
【叮!宿主,检测到野生河鸭一只,重量5斤,23元\/斤,是否售卖?】
【是。】
对话结束,鸭子消失不见,张卫国手里多了115元现金。
张卫国没有停留,骑上车直奔镇上的公共厕所。
这年头的公厕条件简陋,气味更是感人,但张卫国眉头都没皱一下。
他迅速钻进一个隔间,反锁上门,从系统空间里取出一套崭新的的确良衬衫和一条蓝色卡其布裤子,还有一双回力鞋。
这是他上次在省城特意买的,就为了在某些场合撑撑场面。
三下五除二换上新衣,之前的旧衣服往系统空间一扔。
对着模糊的、满是污渍的小镜子理了理稍微有些长的头发,镜子里的人看着精神了不少,虽然皮肤依旧有些黑,但眼神里的自信和沉稳,已经和村里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同龄人截然不同。
焕然一新的张卫国,骑着车,径直朝着供销社而去。
他径直走到烟酒糖茶柜台。昨天从吴大刚那里“搞”来的那50张酒票,可不能浪费了。
系统空间现在还能存放一些东西,茅台这玩意儿,现在不囤,更待何时?那可是未来的液体黄金!
“同志,买酒。”张卫国声音不高,但清晰有力。
售货员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抬起眼皮瞥了他一眼,看到他穿着干净整齐,态度稍微缓和了些:“买啥酒?有票吗?”
“茅台。”张卫国说着,从兜里掏出那一叠崭新的酒票,不多不少,正好五十张,拍在了柜台上。
“五十瓶,都要。”
“嘶——”售货员倒吸一口凉气,手里的算盘都差点掉地上。
她在这里工作这么多年,一次性买这么多茅台的,除了公家单位逢年过节采购,私人还真是头一回见!
“同志,你这票没问题吧?”她狐疑地拿起酒票检查起来,生怕是假的。
张卫国淡定地靠在柜台上:“放心,票是真的。麻烦快点,我赶时间。”
确认酒票无误,售货员不敢怠慢,连忙招呼另一个年轻的售货员去后面仓库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