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阳,不知你找为兄有何事?”齐王李敏在正殿见到了等候在这里的宣阳公主,颇为意外她这个时间来找自己。
“二皇兄,我来此是有一事相求。”李漓来前就已经想好了,所以决定直来直去。
“宣阳,你我是兄妹,说什么求不求的,你放心,只要为兄能做到的,定然不会推辞。”李敏对这个二妹还算亲近,反而对一姆同胞的三妹没那么亲近。
“好,我想二皇兄帮我保一份媒。”李漓说着,脸上不由一红,毕竟这涉及到女儿家的亲事,她还是很羞涩的。
“哦?”李敏没想到她竟然这么大胆,直接说起了她的婚姻大事,心中倒好奇起来,什么人竟然能入了二妹的法眼,于是呵呵一笑道,“二妹相中的哪家的郎君,你放心,为兄替你做主,可是木家的那位庶长子?”
在他看来,木戟一直跟在二妹身旁,两人的事,早就隐隐有传闻,不过木戟身为庶子,身份匹配不上天家的公主,所以二妹才会求到自己头上。
“皇兄说哪里话,不是木戟。”李漓摇了摇头,她虽说也知晓木戟对自己颇为有意,但她对木戟只是当做一个可供驱使的宾客,完全没有男女之情在内。
“那是何人?”李敏一奇,不是木戟?那不知二妹看上了何人?
“是……刘长宁。”李漓迟疑了一下,终究是说了出来。
“刘长宁?”李敏听得一怔,继而眉头大皱,这个名字他刚刚还在饮宴上听过,不想现在又听到了,且二妹竟然还相中了他,“宣阳,刘长宁可是三妹府中的宾客。”
“我知道。”李漓点了点头,其实她心中对于刘长宁,自然还谈不上什么情义,但是,三妹如此自信能留住刘长宁,那她就要试上一试了,看是否真如她所说。
见她点头,李敏脸色微微一沉:“宣阳,刘长宁只是一个公主府的宾客,无职无司,如何匹配得上你?此事说出去,怕是要叫人笑掉大牙。”自从那次魁首评比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关注过刘长宁,一个蚂蚁般的人物,根本不放在他眼里。
“无职无司?”见他这般说,李漓诧异地看了眼二哥,立即知道,他对刘长宁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关注,否则断然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其实若不是三妹加封了一千户的食邑,她也不会将刘长宁放在眼内,“二皇兄如此说,怕是不知晓刘长宁做了什么大事。”
“大事?他能做什么大事?”李敏不屑一顾,一个小小的公主府宾客,其实也就像帮闲一般,因为公主府是没有宾客这一职司的,只有东宫太子才有宾客。
“二皇兄知道刘长宁一月前去了金水县任县令么?”李漓决定给二皇兄一些些震撼,以免他小瞧了刘长宁。
“哦?刘长宁做了县令?”李敏听后却是吃了一惊,他原以为刘长宁只是三妹府中的宾客,不想竟然去做了县令。县令虽说只是一个小官,但初中进士的文魁,也不过是去做一任主簿或县尉,然后等有了功绩才有胜任县令的可能。
刘长宁没有考中进士,说到底,不过是一介平民,竟然能直接做县令,这却是令人稀奇了。
“二皇兄果然对刘长宁一无所知。”李漓淡淡一笑,“二皇兄肯定也不知,刘长宁已经被封为了金水县男。”
“县男?”李敏神情不由一肃,“你是说,刘长宁如今已经是县男了?”这才过去多久,魁首评比才初见面,也就过去了一月有余吧,刘长宁从一介散官平民,竟然封爵了?虽说县男只是五品最末,但也是一个爵位,而国朝可是非大功不得封爵的,如此说来,刘长宁真的做了好大的事?
“不错,刘长宁去了金水做县令,如今被父皇召回了取响,且迁转为将作监丞,兼司农寺丞。”这些都是李漓在关注到刘长宁时,而特意打听到的,否则她也不会在刘长宁一回到京城,就马上去三妹府上。
“你说什么?刘长宁做了将作监丞和司农寺丞?”李敏不由瞪大了眼睛,这如何可能?将作监丞,从六品下,司农寺丞,从六品上,二者虽说都是从六品的小官,但是职权甚重,且一个将作监,那是皇家的“大匠”,一个司农寺,那是掌粮食积储、仓廪管理及京朝官之禄米供应等事务的九寺之一,二者毫无干联,刘长宁如何能身兼二职?
“不错,二皇兄是否很惊诧?”李漓笑了笑道,果然,初次听到这些事,也将她给吓了一跳。
“他是如何做到的?”李敏此时对刘长宁再也没有轻视之心,他原以为,刘长宁去做县令,或许是三妹的力荐,但是短短一个月时间,就能被提拔到如此境地,那就绝对不可能是三妹力荐就能做到的,父皇还没那么昏庸。哪怕是他自己,也做不到能将一个普通人力荐到朝廷如此重要的职司为官。
“二皇兄,我接下来说的事,怕是会叫你更加惊诧。”李漓还有更震撼的事情没有说出来。
“你说。”李敏这时候也顾不上自己的饮宴了,只想弄清楚,刘长宁到底做了什么事,竟然能一下子骤升“高位”。
“之前三妹多加了一千户食邑,此事二皇兄知否?”李漓当先问道。
“嗯。”李敏点了点头,不过是一千户食邑罢了,他根本没放在眼里,亲王公主根本不靠食邑吃饭,多加个一两千户根本毫无意义,所以他连问都没问,只当是父皇对三妹宠爱有加。
“那二皇兄是否知晓,三妹是因何而加封食邑的?”李漓问道。
“不知。”李敏摇了摇头。
“正是因为刘长宁。”李漓说道。
“因为刘长宁?”李敏皱了皱眉,刘长宁能叫三妹加封一千户食邑?“宣阳,还请细说。”
“那是因为刘长宁连番立了大功,但父皇前不久才封赏他为金水县男,不宜再过封赏了,于是就将赏赐转给了三妹。”李漓解释道。
“将刘长宁的赏赐转给了三妹?”李敏惊奇不已,他更想弄清楚,刘长宁到底做了什么,竟然能让他赏无可赏。
“天下四大高门,想必二皇兄也清楚吧。”李漓倒是不急了,开始慢慢说了起来。
“扶风窦氏、干阳王氏、金水姜氏和泗州赵氏。”李敏直接把四大高门说了出来,当然,对他这样的皇子而言,四大高门也非是高不可攀。
“如今四大高门已经去了其二,只剩下两个高门了。”李漓说道。
“二妹说笑了,如此大事,我怎么不知?”李敏哈哈一笑,觉得她是危言耸听,四大高门他虽然颇为不屑,但那也是因为他皇子的身份,整个天下,除了他皇家之外,四大高门确实令人难以企及的,这一点他还是认同的,所以四大高门真的去了其二,这么重要的大事他怎么可能不知?
“金水姜氏和泗州赵氏,如今已经投靠了朝廷,还不是去了其二么?”李漓说道。
“金水姜氏和泗州赵氏,投靠了朝廷?”李敏眉头微微一皱,这种事他同样也没听过,但是二妹一脸郑重的样子,绝不会来与他消遣说笑。
“二皇兄不知,此事也是因刘长宁而起……”李漓于是将她从父皇那里打听到的消息,一一说了出来。
李敏听后,整张脸都是震惊的神情,他没想到,那个三妹府中的小小宾客,竟然能做下此等大事,难怪能叫父皇封爵加官了。
更关键的是,他竟然不知此事,若不是二妹来府中说起,他怕是根本不晓得刘长宁有如此大才。
“如此说来,高天佑竟然说的是真的。”李敏想起了饮宴当中高天佑的话,此时也不敢再当做是玩笑了。羧戎三王子,或许真是刘长宁所擒拿。
“什么真的?”李漓好奇问道。
李敏没有隐瞒,道:“我听说,羧戎三王子,竟然是刘长宁所擒拿。”
“刘长宁还抓了羧戎三王子?”李漓这也是第一次听说,满脸的震惊之色,那可是羧戎三王子啊,当初她也去看过献俘的,她以为羧戎三王子是封翎封大帅所擒拿。
“不错。”李敏点了点头,“刘长宁是三妹从犬丘城带回来的,现在想来,刘长宁定然是因为擒住了契铎才叫三妹看重的,这才带回了取响。”
“不错,若不然,一个普通人,三妹岂会如此看重?”李漓也是恍然大悟。
两人分析之下,都自认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说起来,刘长宁立了如此大功,确实应该多多封赏。”李敏心动了,他真的心动了,刘长宁这样的大才,留在三妹府中实在太屈就了,此人小小年纪就已经有如此能耐,那么入了自己齐王府,岂不是徒增了一大臂助?
看父皇对他的封赏,显然也是准备要重用的,那么今后的发展,定然无可限量啊。
他爱才之心大起,如果说先前是瞧不上刘长宁这个有点才学的公主府宾客,那么此时此刻,他的心态完全改变了,刘长宁在他的心目中,一下子提升到了非招揽不可的地步了。
“不知此事,太子是否知晓?”李敏忽然心中一惊,如果刘长宁做的这些事被太子知道,那么太子肯定也会招揽此人。
“我看三妹的样子,似乎并未与太子兄长说起,若不然,太子兄长,怕是早就已经关注到刘长宁了。”李漓分析道。
“不错,他堂堂太子,自以为高高在上,岂会关注到刘长宁这小小的公主府宾客?”李敏不由点了点头,却完全忘了自己此前也没有关注刘长宁这个小人物,他叮嘱道,“宣阳,此事不宜声张,只有你我知晓就成。”
“二皇兄放心,小妹定然不会说出去。”李漓明白他的意思,当即保证道。
“好!”李敏哈哈一笑,“你与刘长宁的亲事,就包在为兄身上了。”
“那我就等着二皇兄的好消息了。”李漓展颜一笑,若是自己出马,或许父皇不会同意,但二皇兄去说,父皇肯定也会仔细斟酌一番,就看三妹能得意到什么时候。
“等明日一早,为兄就进宫去为二妹保媒。”李敏爽快说道,二妹既然向着自己,那自己也要有所回报才是,三妹是向着太子兄长的,与他离心离德,虽是一姆同胞,他也亲近不起来。
“那小妹就先回去了。”得到了保证,李漓自然不便久留。
“好。”李敏将她送到了门外,这才回到了厅宴之中。
“哈哈,寡人回来了,诸位尽兴。”李敏回到上首座位坐了,神情颇为高兴,因为知道了一个大才,马上就要入了他彀中。
“观大王气色,像是有好事发生?”高天佑离他最近,自然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态,一定是有好事发生,这位齐王一有什么事就会显现在脸上。
“哈哈哈。”李敏哈哈一笑,“确实是一件好事。”但什么好事,他肯定不会说出来,毕竟刘长宁将两大高门拉下马来,确实有些耸人听闻了,何况,如此隐秘的事,他还没蠢到跟外人一起分享。
“不知是什么好事?”高天佑故作好奇问道。
李敏看了看他,笑道:“适才说到少年英雄刘长宁,寡人叫人去打听了一下。”
高天佑听他亲口承认刘长宁是“少年英雄”,心中顿时知晓,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否则他断然不会有这样的改变。之前说到刘长宁的时候,他明明一副阴沉的脸色,但是出去了一趟,马上就改变了态度。
他不知道发生了何事,或许因为那件好事,让他对于刘长宁也不计较了,也或许,那件好事与刘长宁有关,所以让他改变了对刘长宁的态度。
“刘长宁确实大才。”李敏笑着说了一句,之后就不再说了,将众人的胃口吊了起来。
高天佑听得心中也是瘙痒难耐,他实在太想知道,齐王到底打听到了刘长宁的什么事,要知道他此次的目标,正是刘长宁。
金水县刺杀之事失败了,他已经知道了,王庭又催促了几次,叫他一定要杀了刘长宁,封翎刺杀不了,毕竟她是南人的大帅,但连一个小小的人物都杀不死,那羧戎王庭今后还有谁会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