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场震撼人心的开场表演之后,整座广场的气氛被彻底点燃。
紧接着便是吴首长与几位帝王分别上台,发表简短的致辞。
“宴会,正式开始!”
随着主持人的话音刚落,又是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宴会的气氛彻底被点燃。
舞台上,节目轮番上演。来自大唐的胡旋舞率先登场,舞者们在急促的鼓点中飞速旋转,引得台下阵阵狼嚎。随后又有军中高手耍起了刀器杂耍,寒光闪烁,看得人眼花缭乱。
大宋那边也不甘示弱,搬出了精巧绝伦的水傀儡,在水盆中上演绎着沙场故事,新奇有趣,引得众人啧啧称奇。紧接着又是几场相扑争标,赤膊的壮汉在台上角力,充满了原始的力量感。
大明的儿郎们则献上了射柳梢的绝技,箭矢破空,精准命中,尽显神射风采。又有十番锣鼓登场,敲得震天响,将气氛彻底推向了高潮。
台下的气氛,早已是热火朝天。
最初的拘谨和隔阂,在美酒与热血的催化下,荡然无存。管你来自哪朝哪代,管你说的是南腔还是北调,此刻都是一同浴血奋战过的袍泽兄弟!
将士们勾肩搭背,大声喧哗,也不管认不认识,直接就搂着脖子称兄道弟,酒碗碰得砰砰作响。
只见一名喝得满脸通红的明军士卒,端着酒碗,摇摇晃晃地站起身,四下里寻摸着还能再战的目标。他一转头,便看到了一桌人格格不入的景象。
那是一桌身穿现代军服的战士,一个个坐得笔直,面前的酒坛封口都还没开,正埋头对着桌上的菜肴疯狂扫荡,那架势,简直活像是饿死鬼投胎。
明军士卒嘿嘿一笑,当即端着碗就凑了过去,蒲扇般的大手“啪”地一下就搂住了一名战士的脖子。
“嗝!弟兄们怎么光吃饭不喝酒啊!这哪成啊!”他嗓门洪亮,酒气扑面,“来,哥哥我敬兄弟们一碗!”
“诶,我说你们后世的将士们,可……可都是好样的!”他打了个酒嗝,大着舌头说道,“就……就你们那个二营,还有赵队长!对,还有那个张排长!攻城那天,那可是嗷嗷叫着往上冲啊!救了我们多少弟兄的性命!当真是好样的!你们也是...嗝...好样的!来,嗝……我先干了,你们随意!”
说着,他也不等众人反应,脖子一仰,一碗酒“咕咚咕咚”就见了底,然后“哐”地一声把空碗砸在了桌上。
正在疯狂干饭的战士们直接被这突如其来的一下给干懵了。
干饭呢!怎么突然就开始拼酒了?
可人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也干了,自己要是不喝,也太不给面子。虽然首长说了今天可以喝酒,也安排了人值班,但……他们还是想先干饭啊!
可气氛已经烘托到这儿了,众人只得无奈地放下筷子,纷纷起身,端起酒碗。
“明军大哥客气了!都是应该的!干!”
“干!”
一碗酒下肚,那明军大哥见众人如此爽快,顿时更高兴了,连忙又给自己的碗满上,高高举起。
“好!为了庆祝咱们的胜利!干!”
说完,他自己又是一饮而尽。
战士们一听,这话没毛病啊!胜利了,是该庆祝!于是,刚拿起的筷子又放下了,端起碗。
“为了胜利!干!”
“哐!”酒碗再次落下。战士们刚想趁机夹口菜垫垫肚子,就见那明军大哥又把酒给满上了,再次高举起碗,声如洪钟。
“好!爽快!那为了吴首长身体康健!干!”
“……”
刚才又拿起的筷子立刻又停在半空,战士们脸上的表情都快绷不住了。可给自家首长祝福,这能不喝吗?
“为……为首长……干!”
于是众人硬着头皮又干了一碗,放下碗的瞬间,只觉得胃里火烧火燎。
然而,那位精神百倍的明军大哥根本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酒碗再次高高举起!
“为了我大明太祖皇帝,太宗皇帝,圣躬安康!干!”
战士们彻底麻了。
自家首长都喝了,难道人家的皇帝咱就不祝福了吗?
战士们欲哭无泪,只能再次一饮而尽。
“为……为朱...哦,不是,明太祖、太宗……干……干!”
然而这才刚喝完,他们又看到这位大哥高举起碗:“为了今夜美景!干!”
“........干....”你…你这是故意的吧!!!tAt
而这样的场景,正在广场的每一个角落上演。
主桌之上,气氛同样热烈。
旁边桌子上的几位帝王亲卫,早已和吴首长的警卫员们打成了一片,觥筹交错,称兄道弟,拼起酒来一个比一个凶悍。
而主桌上的几位主角,更是已经喝到了兴头上。
朱元璋打算从吴首长这边维持一下关系,于是端起一个大酒碗,他朝着吴首长一举:“吴首长,咱是个粗人,不会说那些文绉绉的话!你手底下那帮兵,都是好兵啊,攻城的时候,都跟猛虎一样往前扑!都是好样的!”
李世民见状,也笑着端起酒杯,他算是彻底摸清了这位吴首长的脾性,夸他本人,他只会客气地摆手,但夸他的兵,那发自内心的笑容是藏都藏不住的。
“老朱说的是,”李世民顺势接道,“朕也看得分明,贵军将士悍不畏死,行军阵法更是精妙绝伦,吴首长的治军之能,朕,佩服!”
吴首长被这几位轮番夸赞,尤其是夸到了自家最得意的兵,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诸位过奖了。”他端起碗,与众人一一碰过,一饮而尽,语气里是掩不住的自豪,“都是一群好孩子啊。”
看着自家兵被如此盛赞,吴首长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几位帝王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这劝酒的法门,算是找对了。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融洽。朱棣放下酒杯,目光转向灯火通明的舞台,带着几分好奇问道:“吴首长,见识了盛唐与大明的军乐,也欣赏了贵军气势磅礴的合唱,不知接下来,贵军可还有什么新奇的表演?朕可是期待得很。”
吴首长闻言,哈哈大笑起来,摆了摆手:“永乐皇帝说笑了。我哪知道他们准备了什么。都是他们自己安排的,咱们看着就是。”
“看样子,也快到下一个节目了,我记得,接下来应该是参谋部的节目吧,大家一起看看吧,哈哈哈。”
夜风中带着一丝酒酣后的暖意,身着银甲的秦良玉端着酒碗,径直走到了李今越这一桌。
“秦将军。”李今越和林幼微连忙起身。
“坐,都坐。”秦良玉摆了摆手,示意她们不必多礼,“主桌那边都是些大人物,说话都得端着,憋得慌。我看你们这儿自在,过来凑个热闹,讨碗酒喝。”
李今越闻言,不由失笑,亲自为她满上一碗酒:“那感情好呀!不过,秦将军不在原位不要紧吗?。”
秦良玉端起碗,与她们轻轻一碰,一饮而尽,脸上露出一抹笑意:“无碍,而且跟你们在一块,我会更轻松一些。”
小队的其他人也是十分高兴的相视一笑,毕竟能得到这位传说中的女将军的亲近,她们心里也是十分开心。
就在这时,舞台上走上了一名身穿迷彩服,戴着一副斯文的眼镜,怀里抱着一把木质的、造型奇特的“乐器”的男子。
与此同时,遥远的玄猫城。
联军的参谋部外,一面巨大的光幕正清晰地映照着红中城的庆功宴。
嬴政、刘彻、杨坚、赵匡胤、武则天等一众帝王将相,正与赵政委等人围坐在殿外,看着光幕上的景象。
赵匡胤看着光幕中的热闹景象,不由得感叹:“没想到小仙使竟然如此面面俱到,可惜它没有提前通知,否则咱们也应该办一个庆功宴同乐啊。”
一旁的杨坚笑着附和:“是啊,之前的演出个个都是精彩绝伦啊。”
嬴政目光沉凝,看着光幕问道:“其他城池关隘,小仙使也安排了大光幕吗?”
刘彻点了点头:“应该是都有的,大部分都传信回来说出现了光幕。”
武则天妩媚一笑,端起酒杯:“既然如此,办不办庆功宴也不要紧。给将士们都发一些酒肉,除了值班的将士,我等一起同乐一番即可。”
众人闻言,皆点头称是。
这时,一旁的赵政委看着走上台的人,不由得惊讶道:“诶,刘助理?倒是没想到,连参谋部的人都上去表演了。”
刘彻听到这称呼,好奇地看向他:“政委,你的熟人?”
赵政委点了点头:“是啊,是我的同事。这下倒是真让人期待了。”
红中城,宴会现场。
“诶,刘助理。”赵玲也认出了台上的人,惊讶道:“没想到他还会弹吉他啊。”
李今越和林幼微闻言一愣,谁?刘助理?参谋长的助理!
她们随即反应过来,昨天见到变年轻的吴首长时,她们已经惊讶过了。如今看到同样变年轻的刘助理,似乎也不用那么大惊小怪。
只是,一位参谋部的助理,竟然会抱着吉他上台表演,这画面实在有些违和。
就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中,台上的刘助理已经调整好了麦克风的高度,在小凳上坐下。他对着台下数万双眼睛,温和地笑了笑,修长的手指轻轻搭在了琴弦上。
下一刻,一段轻松、惬意,又无比熟悉的旋律,如同一阵清凉的晚风,悠悠地飘散开来。
这旋律与之前所有的金戈铁马、壮怀激烈都截然不同。它不悲壮,不雄浑,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瞬间抚平了人们心中被酒精和战意点燃的燥热。
台下,那些身穿现代军装的战士们,在听到旋律的瞬间,脸上的表情都柔和了下来。他们不约而同地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身体随着音乐轻轻摇摆,仿佛回到了某个遥远而宁静的午后。
紧接着,刘助理温润而清澈的歌声,透过扩音设备,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简单的两句歌词,却像是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在场所有现代军人尘封的记忆。
让他们脸上的表情不约而同地变得柔和,嘴角挂着无比怀念的笑容。
有人下意识地用胳膊肘轻轻撞了撞身边的战友,两人相视一笑,随即便下意识地伸出手,搭在了身边还在发愣的联军将士的肩膀上,带着他一起摇摆。
起初有些发愣的联军将士们还有些不明所以,但那歌声仿佛有一种魔力,它不激烈,却能轻易地流淌进心里,让人感到无比的安宁和温暖。他们渐渐放松下来,学着身边人的样子,笨拙地跟着晃动身体。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歌声悠悠,飘到了李今越这一桌。
秦良玉听着这首闻所未闻的温暖歌谣,看着桌旁几个姑娘脸上露出的怀念笑容,眼中也泛起一丝温柔的笑意,轻声问道:“这首歌,唱的便是你们的幼时的光景吧?”
“是啊,”李今越笑着点头:“小时候多好啊,什么都不用想,无忧无虑的。”
秦良玉闻言,眼中的笑意更深了。她想起了天幕上展现过的那个繁华盛世,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人安居乐业。她点了点头,由衷地感叹道:“真好,那样的童年,一定很幸福吧。”
林幼微听到这话,心中一动,想起了秦良玉所处的那个风雨飘摇的明末,战乱不休,民不聊生。她刚想开口说些安慰的话,秦良玉却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率先笑着摆了摆手。
“不用安慰我,”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力量,“你们也是我的后世子孙,能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未来的孩子们可以过得如此幸福,我便已经知足了。”
说完,秦良玉缓缓闭上了眼睛,任由自己沉浸在那温暖的旋律中,身体也跟着轻轻摇晃。她似乎在想象,若自己的童年,也能有那样的阳光、蝉鸣和无忧无虑的等待,该是何种光景。
台上的歌声仍在继续。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
“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
“多少的日子里,总是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
“就这么好奇,就这么幻想,这么孤单的童年。”
主桌上,几位帝王早已停下了推杯换盏。
他们都从天幕中见识过后世的繁华与安定,也明白,只有在那样一个没有饥荒、没有战乱、百姓安康的时代,才能诞生出这样一首歌谣。
李世民的目光扫过全场,后世军人脸上那无比怀念、无比习以为常的温暖笑容,与自己麾下将士们脸上那带着一丝茫然、一丝向往的神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心中顿时五味杂陈。
他的子民,他们的童年是什么样的?是躲避战乱的迁徙,是苛捐杂税下的挣扎,是食不果腹的饥饿。他们或许也曾对着天空发呆,但想的,恐怕不是山里有没有神仙,而是下一顿饭在哪里。
身旁的朱元璋和朱棣,显然也想到了同样的事情,父子俩端着酒碗,久久没有言语。
他们想让自己的子民,也能拥有这样的童年。
能安稳地坐在窗明几净的学堂里,听着先生的教诲,心里却盼着下课的钟声。能无忧无虑地在田埂间奔跑,思考着太阳为何落下,山里是否住着神仙。
这很难吗?
很难。
但他们能做到吗?
不,他们要做到。这,才是他们身为帝王,身为华夏先祖,最该铸就的基业!
就在这万般思绪中,台上的吉他声渐渐停歇,取而代之的,是一阵轻快而温暖的口哨声。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
广场上安静了片刻,随即爆发出的掌声,不像之前那般雷动,却充满了温情与暖意,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