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王卓在交大会议中心接待了郭广倡等一行来访人员。
带着众人参观了课程表各部门的运转,特别是关于校内名企专场的招聘会介绍,看得大家频频点头。
课程表的名企专场,跟传统校招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名企专场,课程表会根据企业所需的岗位,进行简历筛选、核实简历真伪,通过首轮淘汰,进入到第一轮面试阶段。
第一轮的面试,面试官均由高校与课程表负责,企业只需要来几名hR,负责把关即可。
当第一轮面试结束后,课程表会将符合条件的面试者组织起来,在学校礼堂进行企业二面,二面通过后,校园招聘流程才算结束。
这种招聘模式,当前除了课程表能提供,任何一家平台都无法直接复制。
首先课程表对接了全国绝大多数的高校教务数据,甚至只要他想,你挂科还是没挂科,他都能给你调出来。
这一点上几乎就杜绝了简历造假这一环。
其次这种招聘模式的优势不仅仅在于优化了企业招聘的环节,在一面时,有高校与课程表参与的面试环节,学校可以在第一时间就能知道自己学校的学生有哪些方面的不足。
比如为什么面试没过?
是因为实践活动太少了,还是因为现有教材与企业的需求脱节了?
那接下来学校就会针对当前招聘市场的需求,进行弱项的补强。
同时这种线上筛选简历的方式,对于不少外校学生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他们减少了来回奔波的时间,至少不需要一所学校一所学校的跑。
课程表能做到这些,除了自身一直采用隔离式运营,不轻易启动广告营收外,更多的还是教育部门的支持,特别是在教务对接这块。
若不是袁部长去年多次点名课程表对高校教学有很大的补充意义,王卓不认为这些院校会这么轻易的就开放教务系统。
“王总,课程表招聘部门我们也看了,你们的前景远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巨大”
郭广倡跟着王卓来到了三楼的会议室。
“不知道这次你们pre-Ipo轮准备释放多少份额?”
“郭总,这一轮的融资几乎被国资基金预定了,您既然知道了我们的招聘流程”
“肯定也明白我们的数据安全问题”
王卓待他落座,开始解释道。
“如果不引入国资,在香江那边的合规性可能会收到质疑”
“我是真的很看好你们的发展前景”
郭广倡并没有因为王卓的拒绝就选择放弃。
根据他的预估,课程表的收益并非短期,而是一支最少可以持续好几年乃至十年的标的。
现在入局,哪怕份额少一点都无所谓。
“郭总,我也实话跟您说了吧,目前这一轮我们融前估值100亿,计划融资10亿Rmb,并非是我们缺钱,现在课程表账上还躺着好几个亿的现金,包括香江的股票也价值十几亿”
“这次主要还是引入国资机构入场背书”
王卓沉吟片刻,说道。
“其中咱们申城的华人基金以及国家社保基金已经表达了意向,大概率他们要拿走八成,另外IdG那边因为团购时就已经谈妥了,多少也要拿出一部分”
“你这边如果不嫌份额少,我可以帮您跟熊总沟通沟通”
“没事,份额少一点无所谓,只要能搭上你们这辆快速奔驰的快车就好”
郭广倡笑着回道。
哪怕这一轮只能拿一个亿,他也觉得非常值得。
毕竟接下来还有路演环节,到时候同为商会的会员,他不信王卓会不给商会留份额?
要知道,现在课程表的公允估值也就在10亿-15亿美元区间,完成融资后,总估值能达到110亿,换算过来也就17亿美元,就算因为国家基金的溢价,Ipo时的整体估值也不可能会超过30亿美元。
但5年后,甚至都不需要5年,他敢保证课程表的市值绝对会突破500亿,乃至1000亿的关口。
至于跌破100亿?
这是在打国内高校教育的脸?
当天下午,课程表与复兴集团签署了关于校园招聘业务的一揽子合作计划意向书。
其中最关键的一项合作便是通过课程表与高校联合定制人才培养计划。
课程表根据复兴集团接下来5年的岗位需求,将联合高校进行专项培养,在医药、地产、消费等领域,结合实践内容、诚信考核、专业教学等途径,实现一站式服务。
“王总,复兴接下来的五年人才储备,就看你们的了”
“郭总,这个您放心,既然我们敢推出这项合作,那肯定是验证了可行性”
王卓笑着回道。
关于联合定制培养,当初他觉得会不会多此一举?
毕竟企业是可以直接对接高校,实现校企合作。
但随着深入了解后,他发现自己挖来的这位招聘业务负责人,确实对得起他付出的每一块硬币!
当前很多企业在人才培养上,往往都是一对多,面临的困境非常令人企业头痛。
特别是高校有没有认真培养人才?
需要自己去核实!
高校培养的人才能不能即插即用?
得来了公司才知道!
甚至一些高校为了延长合作,故意隐瞒一些学习不达标的情况,企业没办法实时验证。
但通过课程表的招聘平台就不一样了。
企业只需要对接一家,剩下的工作,全部都交给了招聘平台去验证。
而招聘平台则可以通过各种不同企业的需求,比如十家企业需要运维岗,那么课程表就可以通过高校开设“运维班”,实现定制化培养。
这种模式远比单独一家企业去找不同高校进行人才定制培养要方便得多,甚至高校也会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教材上的更新。
“这也是我为什么看好你们课程表原因了”
郭广倡用力拍了拍王卓的手。
“很多人都认为你们的护城河是高校教务合作,这点我不否认”
“但我认为,你们课程表最大的护城河其实是你们的克制”
“你们不仅克制住了对营收的冲动,反而利用起你们的优势,进行非广告业务的创收”
“这点,我觉得才是你们真正的护城河”
“哈哈,郭总,你就不要继续夸我们课程表了,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王卓听完他的称赞,忍不住笑道。
“我们的招聘业务一开始也只是想对接企业,赚点运营资金,但是做着做着,发现定制化培养这块,我们好像还挺有优势的”
“哈哈”
下班前,蒋玉宁看着刚刚签署下来的合作意向内容,有些不解的问道。
“采取服务费加合格入职收费?”
“嗯,这种比较现实一些,类比猎头收费”
“万一高校的培养人才不符合企业需要呢?”
“高端人才他们企业会通过猎头招聘,我们实际上的定制服务只是基于他们的普通员工”
王卓将意向书翻到了定制要求这一栏。
“大部分工作其实都是名企招聘环节的工作,唯一多出来的几项是根据企业要求,落实好高校的定制班开设”
“除了核验学生的诚信档案外,剩下的便是课程进度追踪以及实践项目追踪”
“多这么几项,一年光服务费就收三百万?还不算后面入职年薪15%的收费?”
“对啊,怎么?你不满意?”
“额”
蒋玉宁无语的看了他一眼。
我这是不满意吗?
我这是觉得你王卓的心太黑了,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