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木真拿着博尔术送来的信,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拍着桌子对木华黎说:“你看看!博尔术这小子,果然没让人失望!辽东那片硬骨头都啃下来了,石抹明安这向导当得是真给力,要是没有他,博尔术说不定还得在山里绕半个月!”
木华黎凑过去,接过信快速扫了一遍,也笑着说:“可不是嘛!哲别那边河北告捷,博尔术这边辽东收尾,咱们这是双喜临门啊!现在金朝的核心地盘基本都攥在手里了,那些躲在犄角旮旯的残余势力,顶多就是小打小闹,翻不起什么浪花了。”
正说着,帐篷外传来一阵马蹄声,紧接着就听到士兵喊:“大汗!哲别大人回来了!还带着不少投降的金兵将领呢!”
“哦?哲别回来了?”铁木真眼睛一亮,赶紧起身,“走!咱们出去迎迎!这小子肯定又带了不少好消息!”
两人刚走出帐篷,就见远处一队骑兵浩浩荡荡地过来,为首的正是哲别。他身上的盔甲沾了点尘土,脸上却满是笑意,看到铁木真,立刻勒住马,翻身跳下来,快步跑过去,抱拳道:“大汗!属下不辱使命,河北的残余势力已经彻底清理干净了!除了少数负隅顽抗的被宰了,剩下的都投降了,这是投降的将领名单,您过目!”
说着,哲别从怀里掏出一份名单,递了过去。铁木真接过名单,没仔细看,随手递给木华黎,拍着哲别的肩膀说:“好小子!干得漂亮!一路上辛苦了,快进帐篷歇会儿,孛儿帖让人煮了马奶酒,还烤了羊腿,就等你回来吃呢!”
“嘿嘿,还是大汗懂我!”哲别挠了挠头,一脸兴奋,“说起这次河北平叛,还有个趣事跟您说!有个叫完颜狗蛋的金兵将领,躲在山里不出来,还放狠话说是要跟咱们死磕到底,结果咱们刚把山围起来,他就带着手下扛着白旗出来投降了,还说什么‘识时务者为俊杰,跟着大汗有肉吃’,逗得兄弟们都笑了!”
“完颜狗蛋?这名字也太接地气了吧!”木华黎忍不住笑了,“金朝的将领怎么起这么个名字,听着就不像能打仗的,难怪一围就投降了!”
三人说说笑笑地走进帐篷,刚坐下,孛儿帖就端着一盘烤羊腿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两个孩子。大一点的孩子叫术赤,今年已经十岁了,穿着小小的蒙古袍,手里拿着一把木剑,看到哲别,立刻跑过去,喊:“哲别叔叔!你回来了!快给我讲讲,你在河北怎么杀金兵的?”
小一点的孩子叫察合台,才六岁,也跟着跑过来,拉着哲别的衣角,仰着小脸说:“叔叔,我也要听!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当草原勇士,杀坏蛋!”
哲别笑着把察合台抱起来,在他脸上捏了捏,说:“好!咱们察合台以后肯定是个厉害的勇士!叔叔给你们讲,上次在河北,有个金兵将领,比你术赤哥哥还高,拿着一把大刀,看起来凶得很,结果叔叔一箭就射中了他的帽子,把他吓得从马背上掉下来,摔了个四脚朝天,跟个乌龟似的!”
两个孩子听得哈哈大笑,术赤挥舞着木剑,说:“我以后也要学射箭,像哲别叔叔一样厉害,一箭射掉坏蛋的帽子!”
孛儿帖笑着说:“好了,别光顾着讲故事了,快吃羊腿吧,再不吃就凉了。铁木真,你也多吃点,这些天处理政务,肯定累坏了。”
铁木真接过羊腿,咬了一口,满足地说:“还是你煮的羊腿好吃!比中都酒楼里的还香!”
几人一边吃,一边聊河北平叛的细节。哲别说,这次在河北,老百姓们都特别支持草原大军,不仅主动给大军带路,还送来了很多粮食和蔬菜,有的老百姓甚至还带着自家的孩子,要加入草原大军,说是要跟着大军杀坏蛋,保卫家乡。
“还有个老大娘,”哲别喝了一口马奶酒,接着说,“知道咱们大军缺粮食,把家里仅有的一袋小米都拿出来了,还说‘我老婆子没什么能帮你们的,这袋小米你们拿着,煮点粥喝,别饿着肚子打仗’,当时兄弟们都感动得不行,我跟老大娘说,等天下太平了,一定让她过上好日子!”
铁木真听了,心里暖暖的,说:“老百姓们这么支持咱们,咱们可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木华黎,你回头让人把中都仓库里的粮食,分一部分运到河北和辽东,给那些受苦的老百姓们送去,再派人去看看那个老大娘,给她送点粮食和金银,让她安享晚年。”
“放心吧大汗,我这就去安排!”木华黎答应一声,放下手里的羊腿,就要出去。
“别急啊,”铁木真叫住他,“先把饭吃完,事情也不是一天能做完的,别饿坏了肚子。”
木华黎笑着坐下,说:“好!听大汗的!”
接下来的几天,中都里更热闹了。博尔术也带着大军从辽东回来了,还带回了石抹明安。铁木真特意举办了一场庆功宴,庆祝河北和辽东平叛成功。庆功宴上,草原勇士们和投降的金兵将领们坐在一起,喝酒吃肉,聊得不亦乐乎。
投降的金兵将领里,有个叫郭宝玉的,以前是金朝的大将,很有军事才能,之前在辽东跟博尔术打过几仗,都输了,最后没办法才投降的。庆功宴上,郭宝玉端着酒杯,走到铁木真面前,抱拳道:“大汗,属下以前有眼不识泰山,跟草原大军作对,还请大汗恕罪!属下愿意归顺大汗,为大汗效力,以后草原大军指哪,属下就打哪,绝无二心!”
铁木真笑着接过酒杯,跟他碰了一下,说:“郭宝玉,你能认清形势,归顺草原,是明智的选择!以前的事,我就不追究了,只要你以后好好为草原效力,好好带兵打仗,我不会亏待你的!我知道你有军事才能,以后你就跟着博尔术,帮他训练士兵,出谋划策,怎么样?”
郭宝玉没想到铁木真这么大度,还这么看重自己,激动得不行,赶紧说:“谢大汗!属下一定尽心尽力,为大汗效力,绝不让大汗失望!”
博尔术也走过来,拍着郭宝玉的肩膀说:“郭将军,以后咱们就是兄弟了!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尽管说出来,咱们一起商量,一起带兵打仗!”
郭宝玉笑着说:“博尔术大人客气了!以后还请博尔术大人多多指教!”
庆功宴正热闹的时候,石抹明安走到铁木真身边,压低声音说:“大汗,有件事,属下想跟您单独说说,关于建立新王朝的事。”
铁木真看他神色严肃,就跟孛儿帖打了个招呼,带着石抹明安往帐篷后面走。刚走到没人的地方,石抹明安就说:“大汗,现在金朝已经灭了,河北、辽东等地也都被咱们控制住了,老百姓们也都很拥护您,现在正是建立新王朝的好时机!只要您登基称帝,建立新王朝,就能名正言顺地管理中原和草原的地盘,让所有的老百姓,都归顺您!”
“建立新王朝?”铁木真摸了摸下巴,沉思了一会儿,“我也想过这件事,但是现在,还有一些问题没解决。比如,草原和中原的制度不一样,草原是游牧民族,中原是农耕民族,要是用草原的制度管理中原,老百姓们肯定不适应;要是用中原的制度管理草原,草原的牧民们也不同意。还有,新王朝的国号,也还没定下来,这些都需要好好商量。”
石抹明安点了点头,说:“大汗说得对!这些问题确实需要好好商量。属下觉得,咱们可以实行‘一国两制’草原地区,还是沿用草原的制度,让牧民们继续过游牧生活,由草原的贵族们帮忙管理;中原地区,就沿用中原的制度,设立州县,派官员去管理,让老百姓们继续过农耕生活。这样一来,草原和中原的老百姓们,都能适应,也都会拥护您!”
“一国两制?”铁木真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既不改变草原的制度,也不改变中原的制度,让两边的老百姓都能过上安稳的日子,确实是个好办法!那国号呢?你有什么想法?”
石抹明安想了想,说:“大汗,以前草原上有个大蒙古国,您不如就沿用‘蒙古’作为国号,建立大蒙古国,登基称帝,这样既能体现草原的根源,也能让草原的牧民们更加拥护您,中原的老百姓们,也能接受!”
“大蒙古国?”铁木真琢磨了一下,“好!就叫大蒙古国!等过段时间,咱们选个好日子,在中都举行登基大典,我登基称帝,建立大蒙古国,让草原和中原,都归大蒙古国管!”
“太好了!大汗!”石抹明安高兴地说,“属下这就去准备登基大典的事情,再跟木华黎大人、博尔术大人他们商量一下,制定详细的计划!”
“好!你去吧!”铁木真说,“记住,登基大典不用太铺张浪费,能让老百姓们知道咱们建立新王朝就行,把省下来的钱和粮食,都分给老百姓们,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新王朝的好处!”
“放心吧大汗!属下记住了!”石抹明安答应一声,转身就去忙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中都里一片忙碌,所有人都在为铁木真的登基大典做准备。木华黎负责安排登基大典的流程,还派人去草原和中原的各个地方,通知老百姓们铁木真要登基称帝,建立大蒙古国的消息;博尔术负责保卫中都的安全,防止有残余势力趁机作乱,还派人去清理中都的街道,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哲别负责去草原,把草原的贵族们都请到中都来,参加登基大典;石抹明安负责制定新王朝的制度,还帮忙选拔中原的官员,让他们以后管理中原的州县;孛儿帖则负责准备登基大典上要用的服饰和祭品,还让人把皇宫打扫得焕然一新。
草原和中原的老百姓们,听说铁木真要登基称帝,建立大蒙古国,都高兴得不行。草原的牧民们,纷纷骑着马,带着牛羊,往中都的方向来,想参加铁木真的登基大典;中原的老百姓们,也都张灯结彩,在街道两旁挂起了红灯笼,还准备了鲜花和水果,想迎接新皇帝的登基。
登基大典的前一天,草原的贵族们都到了中都。其中有个叫札木合的贵族,以前跟铁木真是好兄弟,后来因为争夺草原的统治权,跟铁木真反目成仇,打了好几仗,最后被铁木真打败了,投降了铁木真。札木合见到铁木真,心里很愧疚,低着头说:“铁木真,以前是我不对,不该跟你反目成仇,还跟你打仗,害了很多草原的勇士,我知道错了,你要是想杀我,我无话可说。”
铁木真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札木合,过去的事,就别再提了。咱们以前是好兄弟,现在草原统一了,新王朝也要建立了,咱们更应该团结起来,一起守护草原,守护老百姓们,让草原的牧民们,再也不用受战争的苦难。以前的恩怨,咱们一笔勾销,以后,咱们还是好兄弟,怎么样?”
札木合没想到铁木真这么大度,竟然原谅了自己,激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赶紧说:“谢谢你,铁木真!以后,我一定跟着你,一起守护草原,一起建设新王朝,绝不再跟你反目成仇!”
“好!”铁木真笑着说,“明天就是登基大典了,你作为草原的贵族,要好好参加,跟我一起,见证新王朝的建立!”
“好!”札木合用力点头。
登基大典的当天,中都的天空格外蓝,阳光也格外明媚。中都的街道上,挤满了老百姓们,草原的牧民们骑着马,中原的老百姓们拿着鲜花,都在等着铁木真的出现。皇宫前面的广场上,搭起了一个高高的祭天台,祭天台上,摆放着祭品,草原的贵族们和中原的官员们,都穿着整齐的服饰,站在祭天台下面,等着铁木真登基。
上午九点,随着一阵鼓声响起,登基大典正式开始。哲别带着一队草原骑兵,骑着马,在前面开路,后面跟着木华黎和博尔术,再后面,就是穿着龙袍的铁木真。铁木真穿着一身黄色的龙袍,上面绣着五爪金龙,手里拿着玉玺,脸上带着威严的笑容,一步步往祭天台走去。
老百姓们看到铁木真,都纷纷欢呼起来:“大汗万岁!万岁!万万岁!”
草原的贵族们和中原的官员们,也都纷纷跪下,喊着:“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铁木真走到祭天台上面,转过身,对着下面的老百姓们和贵族官员们,声音洪亮地说:“乡亲们,兄弟们!今天,咱们大蒙古国正式建立了!以前,金朝欺负咱们草原,中原的老百姓们也受金朝的压迫,日子过得很苦。现在,金朝灭了,新王朝建立了,以后,我会带着大家,一起建设大蒙古国,让草原的牧民们,能安心放牧;让中原的老百姓们,能安心种地;让所有的人,都能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再也不用受战争的苦难!”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老百姓们和贵族官员们,都激动地大喊起来,声音震得天地都仿佛在动。
接下来,石抹明安走上祭天台,手里拿着一份诏书,大声宣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金朝已灭,天下未定,朕顺应天意,顺应民心,建立大蒙古国,定都中都。封木华黎为太师,掌管全国政务;封博尔术为太傅,掌管全国军事;封哲别为太保,掌管全国侦察和骑兵;封石抹明安为中书令,协助太师处理政务;封札木合为亲王,掌管草原东部地区;封郭宝玉为将军,协助太傅训练士兵……钦此!”
被册封的大臣们,都纷纷跪下,喊着:“谢陛下隆恩!臣等一定尽心尽力,为陛下效力,为大蒙古国效力!”
铁木真笑着说:“众卿平身!以后,咱们君臣一心,共同努力,把大蒙古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让老百姓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是!陛下!”大臣们齐声答应,然后纷纷站起来,站在祭天台下面。
接下来,铁木真开始祭天。他手里拿着香,对着天空拜了三拜,然后说:“上天保佑,大蒙古国建立,愿上天保佑大蒙古国国泰民安,老百姓们安居乐业,再也不受战争的苦难!”
祭天结束后,登基大典就圆满完成了。铁木真走下祭天台,跟老百姓们和大臣们打招呼。老百姓们都围了过来,纷纷给铁木真递鲜花和水果,有的老百姓还拉着铁木真的手,不停地说:“陛下,谢谢您!以后,咱们终于有好日子过了!”
铁木真笑着说:“乡亲们,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以后,咱们都是大蒙古国的人,我会好好守护大家,让大家永远过上安稳的日子!”
接下来的几天,中都里天天都在庆祝,老百姓们在街道上唱歌跳舞,商贩们也都拿出最好的商品,打折卖给老百姓们,草原的牧民们还在广场上举办赛马和摔跤比赛,吸引了很多中原的老百姓们观看,大家都沉浸在新王朝建立的喜悦之中。
这天,木华黎带着郭宝玉,来到铁木真的皇宫里。郭宝玉手里拿着一份地图,递到铁木真面前,说:“陛下,这是西夏和西域的地图。现在咱们大蒙古国已经建立了,河北、辽东等地也都稳定了,接下来,咱们可以考虑攻打西夏和西域了。西夏一直跟金朝勾结,以前也经常欺负草原的牧民们,西域那边,有很多小国家,要是咱们能把西夏和西域打下来,大蒙古国的地盘就更大了,实力也会更强,以后再也没人敢欺负咱们大蒙古国了!”
铁木真接过地图,仔细看着,然后说:“郭宝玉,你说得有道理!西夏和西域,确实是咱们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西夏跟金朝勾结,多次侵犯草原,杀了很多草原的牧民,这笔账,咱们该算算了;西域那边,虽然都是小国家,但要是不把他们打下来,他们肯定会趁机作乱,给咱们大蒙古国添麻烦。不过,现在咱们刚建立新王朝,中都、河北、辽东等地还需要时间稳定,不能马上就攻打西夏和西域,不如先等半年,等各地都稳定了,士兵们也休整好了,粮草也囤积到位了,咱们再出兵,攻打西夏和西域!”
木华黎点头说:“陛下说得对!现在确实不是攻打西夏和西域的最佳时机。咱们可以先派侦察兵,去西夏和西域侦查,摸清他们的兵力部署和地形,再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等半年后,再出兵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