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钻铳管,是个慢活,也不必让大匠师傅们亲自盯着了吧?”
“可以交给那些个新来的学徒,手艺精湛的大匠们,专司打造枪机之物,枪托之类,则将于木工,各个零件,分门别类,然后分开生产,最终组装到一块去。”
“这么一来,工匠们的培养时间,便可以降低一些了。”
陈天王想着办法。
好吧,流水线生产最大的好处就是,工人只需要熟悉一个操作流程就行了。
这么一来,便可以降低培训工人时间,提高效率。
此时,陈天王敦敦教导,最后又说道。
“总而言之,一定要尽可能的把这个速度给提上来!”
“是,天王!”
刘三赶紧的点头。
嘱咐完了这一切,陈天王这才,腰上别着双枪,又捎带着到了兵仗局边上的炮局走了一趟。
汤若望在这这进行着铸炮。
当陈天王过去后,他赶紧的出迎。
这个洋人老头,对于陈天王那可叫一个恭敬啊。
毕竟陈天王好像还真是上帝之子……
“臣汤若望拜见陈天王。”
“免礼。”
陈立勋摆手,然后扫视着炮局里面,那正在晾晒着的泥模,微微颔首。
“还没开始铸吗?”
“天王,这才几天啊?”
汤若望苦涩一笑,实际上炮局这边的生产,才刚刚进入到正轨当中。
这年头铸炮都是泥模铸炮,铸炮之前, 便需要制作泥模。
而泥模的晾晒,阴干,也是需要时间的。
外加准备融炼铜料的炉子什么的,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将炮铸出来的。
陈天王对于铸炮,倒不是太心急,他朝汤若望道。
“那就慢慢来。”
“不过孤王要造的大炮,口径,弹重,必须要一致化,标准化。”
陈天王嘱咐着道,汤若望赶紧的点头。
“天王放心,这些做到并不难!”
马上,他又微微皱眉。
“不过天王,打造炮架需要木料,还有融化铜水的木炭,还有铸造时用的铜料,得想办法解决啊。”
“现在,这些东西都凑不齐。”
打造西式三磅炮用的炮架,需要上好的硬木,要不然一开炮,炮架就散架了,那可不行,而现在北京城被围死了,木材肯定是运不进来的。
铜料也差不多。
但只见到,汤若望有些头疼的道。
“木炭的话,倒是不缺,皇宫那边,运出来了十好几万斤。”
木炭确实不缺,李自成放火把紫禁城烧了,里面的梁柱什么的,没有烧尽的便成了木炭,所以木炭暂时是不怎么缺的。
“但木料,铜料就比较缺了。”
“木料的话……”
陈天王思考了一下,然后道。
“京中的勋臣府邸,不少都荒下来了,把房子拆了,还怕找不到好木材?”
“再不济,在紫禁城,尤其是景山上面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树木,砍了就是!”
“这里面堪用的,就用来打造炮架,枪托之物,不堪用的嘛,就直接烧炭好了。”
陈天王说着,心里却是在琢磨,崇祯自缢的那颗老歪脖子树,可不能砍啊。
这可是着名旅游景点,得留着!
他继续给汤若望出着主意。
“铜料的话,毁铸铜钱,然后京中的寺庙里面的铜佛,也可以毁铸了。”
“再不济,紫禁城里面的铜缸,铜钟,大鼎什么的,也可以毁铸了,这么一来,缺一百门炮都够了。”
“这,这不太好吧?”
汤若望有些忐忑,陈天王却是瞪了他一眼。
“有孤的令旨,你怕什么?”
“就这么的办!”
“好了,孤王还有事情,你抓紧铸炮好了。”
陈天王嘱咐完了这一切,便匆匆的离开了。
他这位天王,可是个忙人啊。
虽然手下的地盘只有一个北京城,但所要处理的事情,却是千头万绪,极大的考验着他的能力。
仔细想想,当下的陈天王的日子,甚至还不如,紫禁城里面的那位义兴皇帝朱慈烺呢。
因为义兴皇帝朱慈烺,现在每天可滋润着呢,不只有上千个,已经回到了宫里面的宫女太监们伺候起居,锦衣玉食,还不用四处奔波,甚至王德化还在为其忙活着选妃呢。
对比起他而言。
陈天王可真是一个劳碌命啊。
不过,垂拱而治就能够会稳天下的朱慈烺,竟然还不知足。
这清妖的大兵还在大兴,通州,京畿大地上面驻着呢,竟然在奸计骆养性的撺掇下,想要对咱们的陈天王下手了,实在是太可恶了啊!
当然了,咱们的陈天王这会,还不知道情况呢。
在离开了兵仗局,炮局之后,腰插双枪,在一众腰上,同样别了枝手铳的亲兵们簇拥下,陈天王到了自己的天王府。
天王府是以前的成国公府,在北京城也是属一属二的豪宅了,修的那叫一个气派,不过朱纯臣已经死了,这里现在也改头换面,成了咱们陈天王的王府了——也不能一直住在皇城啊,那不显得有些图谋不轨?
天王府,陈天王在穆仁智的带领下,参观了一下自己这个大的有点过分了的豪宅。
然后,便进入到前厅之内。
这里,申耀荣诸葛大道,已经恭候多时,还有五六个身穿着洗的发白的儒衫,年龄二十到四五十不等的穷酸文人了,以及七八个,身穿着破旧道袍的的道士。
申耀荣,诸葛大道身边的这些人,都是他们在北京城里面的朋友。
物以类聚,跟他们的情形也差不多。
要么是科举时一块遇上的穷酸文人,一个个妥妥的学渣,还不服气,屡试不第,却自认为是怀才不遇, 自诩王佐之才。
要么,就是在天桥,或是大街小巷,摆摊混饭吃的道士。
不过陈天王倒是来者不拒——主要是他的人才太少啊。
虽然他还要对这些个人,进行面试。
但这只是走一个程序,这些个识文断字,又没有仕过大明朝的主,只要愿意归顺陈天王,多少都能够落个职事。
“既然都是通读文史,那孤王这有几本书,你们先看看吧!”
陈天王说着,一摆手外面便有人端着托盘进来,给他们每人,都发了三本书。
分别是《大明田亩制度》、《为政纲要》。
哦对了,还有一本书叫《天王济世录》又称《真约》。
这都是陈天王这几天,连夜写出来的,马上就会付梓印刷,大规模的发放。
书才发完,陈天王还没来得及问话,外面,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了过来,一边喊,一边嚷嚷着道。
“天王,您父神昊天上帝也下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