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
朝鲜王国。
汉城,昌德宫!
朝鲜国王李倧坐于王位上,经历了“丁卯胡乱”、“丙子胡乱”,两次清妖入侵朝鲜,已经这个朝鲜国王的骨气给打的一点也不剩下了。
现如今的李倧,所图所求的便是一心事清,安心度日。
躲在昌德宫里面混吃等死!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随着清妖滚滚入关,没多大油水的朝鲜,就自然被清妖们忽略了,朝鲜国王李倧,也就得以混过了余生。
但陈天王的异军突起,导致鳌拜跑路到了朝鲜,打破了李倧混吃等死的节奏。
此时,李倧愤怒不已,开城之事,让他格外的愤怒,与之到来的,还有惶恐!
“胡虏之兵浮海而来,与往日不同,俨然海寇一般,杀我朝鲜军民官吏,犯我朝鲜开城,诸卿以为,孤应该何以应对之?”
领议政李景奭见状,他当即上前两步。
这个朝鲜当下王廷的最高文官,当下也是头疼的很。
在丙子胡乱之后, 因为主张与清妖们议和,归顺清妖,所以他一直站在最高的权力中心,不过眼下的局面,却让他们这些个主和事清派,陷入到了尴尬之境。
清妖胡虏本性不改,黄台吉在的时候,还稍稍讲些规矩。
去年黄台吉驾崩。
今年清妖,就这么的不讲规矩了,一边全力攻取大明,一边又派三千兵马,入侵朝鲜江山,这是妥妥的把主和派给架在火上烤啊。
李景奭知道,这件事一个处理不好,朝鲜国内, 心向宗主大明的“斥和主战”派,就要重新抬头了。
他拱手,朝着国王李倧道。
“大王,胡虏之君黄台吉去年驾崩,据驻盛京使节回奏,国中乃是由其子福临执掌,但幼主当朝,大权却落入到了诸王,诸旗主之手,以睿王多尔衮,肃王豪格,分成两派,多尔衮势大几分,挂为主帅,出征大明。”
“如今,突然间有数千胡骑,乘海路入我朝鲜。”
“这究竟是胡虏之中,何人之意,暂且不知,臣以为,应该一边遣使赴盛京,查明情况,一边派人,与开城之胡虏沟通,弄清虚实!”
“也不能够任由胡虏,纵横我国中三千里江山,开城距离汉城颇近,陛下宜当暂避于南汉山城,同时,也应该速诏八道精卒悍勇,拱卫京畿道,防备胡虏再犯我汉城!”
李倧听罢,微微颔首。
“既然如此,孤便暂避于南汉山城!”
说罢,他又补充上了一句。
“不过,弄清情势之前,倘若无王廷旨意,勿要发兵冒犯开城之大清天兵。”
好嘛。
他这个国王,可真够憋屈的,鳌拜都把开城给打下来了,还砍了开城留守金灿成。
可他愣要保持着克制,就是怕得罪了大清国。
谁让朝鲜兵弱呢?
两次胡乱,给李倧还有朝鲜举国上下,带来了极大的心理阴影, 在这样的情况下,别说是他们这群事清主和的了。
就是那群所谓的“斥和主战派”,实际上,也就是放放嘴炮而已。
李倧就是看清楚了这群货的嘴脸,才会在历史上,铁了心的抱住了清妖大腿。
“大王,可倘若胡虏之兵,主动冒犯我朝鲜其余州县呢?”
另一边,左议政金自点有些头疼的看着李倧,朝鲜王国的军队,肯定没胆子去招惹清妖了。
所以,他就是没这句叮嘱也没事。
问题在于,清妖们可是会主动的招惹朝鲜州县的……
“不得抵抗!”
“以免落其口实!”
李倧只犹豫了半秒,便做出来了决断!
他心里清楚,抵抗也打不过,还可能会激怒了清兵。
倒不如,来个不抵抗好了……
当朝鲜国王李倧,提出来了不抵抗政策时,另一边,夺下了开城,好好的撒了回欢,重新找回了当大清天兵威风的三千满洲兵。
却是又开始了新的骚操作。
“奴才朴国昌,奴才全少夕,奴才金月败,拜见都统大人!”
三个朝鲜士人,此时已经剃了发,脑袋后面悬着一根金钱老鼠尾,正跪在鳌拜的面前,一副恭谨奴才的模样。
“好,好,好。”
鳌拜看着这个朝鲜奴才,脸上泛出来了笑容。
这是他昨个才在开城,收的朝鲜奴才,朝鲜境内也是有人愿意给大清国当奴才的。
而且数量还不少哩,这三个朝鲜士人,都是两班旁系出身,搁在正常的情况下,一辈子也就是个穷死,苦死的命数,可如今,搭上了鳌拜这条线,投效了大清国当奴才,那一下子,便要发达起来喽。
鳌拜并不是那种只会打仗的粗坯——他可是后来的辅政大臣,怎么可能是这样的货色?
他深知自己麾下的三千满洲兵想在朝鲜立足,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此,他一边派船走海路归辽,到盛京去禀报他在朝鲜为大清国开疆拓土的功绩!
当然了,他也不能够直说,是自己担心丢了山东后被问罪,所以跑路到了朝鲜。
在给盛京那边,顺治皇帝的奏疏里面,鳌拜把自个说的,那可真叫一个无辜啊。
他是因为洪承畴反水,力战之下,不得不逃窜入海,本欲归辽谢罪,可奈何遇上了风浪,所以便漂到了朝鲜,结果朝鲜国内的刁民们,看他大清天兵们落了难,不思主动的救助,反而欲趁机发难,所以他鳌拜才不得已出兵,夺了开城,据了朝鲜的州县地盘。
而做着这些的同时,他还忙活着在朝鲜扩充部下的人马。
因为他在奏疏上面,已经说了,自己已经据了朝鲜两道数十州县,扩充了朝鲜绿营三万。
但这实际上,都是虚张声势,没影的事,因此,他还得麻溜的在朝鲜扩绿营。
虽然大清国在关内的统治,彻底的土崩瓦解了,但还是积攒下来一部分的经验。
在招揽了几个不得意的朝鲜士人,鳌拜便开始了在朝鲜推行大清国的奴才制……
此时,他朝着面前的朴国昌,全少夕,金月败三人道。
“我大清要在开城,办绿营,招募朝鲜壮勇,只要投效绿营,便可以得一户朝鲜农民为包衣,还可以得田土五十亩。”
“这件事,要抓紧去做,有愿意投效我大清的,悉数带过来见我!”
“嗻!”
三个刚刚投效大清的朝鲜奴才,麻溜的磕头接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