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人,就不必这么多礼了!”
坐在书案前,陈天王手上的笔,停顿了一下
他的案牍工作,愈发的繁重了。
治理天下,可比治理一个北京城难多了。
尤其是,他在北京城时,所制定下来的天王府下辖机构,统治起来整个天下,明显有些个吃力许多了,而且也不太完善,因此他最近在规划着一个能够治理天下的,崭新的行政体系,涵盖中央到地方。
同时呢,还有一个并轨,自上而下的宗教信仰机构与民政机构相辅相成。
主抓信仰,思想方面!
这样的机构,陈天王不能够照抄“天上”的。
他得自己结合明末的实情,编出来一个,同时呢,还要给这些个机构,起一个仙气飘飘的名字。
这就有些耗人心神了。
但只见到,陈天王抬眸,看了一眼进来的诸葛大道,还有王小斗后,笑着道。
“一路过来,都辛苦了吧?先坐吧。”
“是天王!”
二人赶紧坐下,一边道。
“为伐妖大业做事,不怕辛苦!”
“欲灭清妖,附儒妖,及天下的诸多名目的杂妖,确实是需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陈天王满意的点了点头。
一旁,自有记录人员,将他的这句话给记下——这是未来要编到语录里面的。
但只见到,陈天王是一边写写画画,一边朝诸葛大道说道。
“大道,南直隶需要有人坐镇才是,这可是江南要冲,孤需要一个江南总督!”
“就由你暂且兼任好了!”
“天王放此,江浙直三省交给臣,臣定然将这三省,给化为天王伐妖的国力,让这三省上下的百姓们,齐诵天王之真经!”
“并对此地的儒妖,附逆,连根拔起,绝不姑息!”
诸葛大道拍着胸脯道。
他现在于陈天王手下,可是稳居二号人物!
一是因为,他掌了宣教司,属于天王府下,陈天王之下的神权二号人物。
第二,则是因为,他有领军的经验,所以稳压了自诩王佐之才的申耀荣一头!
作为真正有“法力”的陈天王,可是不担心,手下会以下犯上的。
因为陈天王不是世俗的权力拥有者,他还是正儿八经的“上帝之子”。
最重要的是,他可是一步一个脚印,带着这群陈家堡里面的乡亲们,发展到今日的事业的!
这种开创之主的权威,可不是手下能够撼动的。
这就使得,陈天王用人,可谓是大胆至极。
他朝诸葛大道点了点头。
“有你这句话,孤就放心了!”
“江浙两省,有中六,右二两军,但南直隶的话,倘若孤王带兵离开,便无兵镇守了,因此,孤会留下骑兵五千,供你差遣!”
“孤则亲率中一,上一两军,还有精骑五千,征伐武昌!”
“天王,上一军 ,中一军两军,虽是我神军当中,最骁勇的两军,装备也最为精良,不过以两军之力,合五千精骑,不到三万众,征讨武昌的左良玉,恐怕有些不足吧?”
“左良玉麾下,据闻可是有八十万大军!”
诸葛大道有些担忧。
陈天王虽然法力高强,但左良玉却又兵多将广,又占据了长江上游的地利,兵少了的话,还是会有些风险的。
最重要的是,武昌北边的襄樊,还有一个大顺,西边的四川,还有一个大西。
“无妨!”
陈天王摆了摆手,淡定自若,浑然没将左良玉给放在眼里。
开玩笑,就左良玉这点斤两,跟他陈天王拼?
他有这个实力吗?
所谓的八十万大军!
去掉个零,剩下个八万就不错了,里面能打的精锐,估计还没有上一军, 中一军,还有陈天王要带到湖广的五千骑兵们多!
说句不好听的,陈天王哪怕只率着中一军,一军之兵!
配合着“法力”,也能够轻飘的将左良玉给收拾了。
他之所以带这么多兵,是为了方便接收湖广的广大地方,扼守出川门户,防止大西国东进,同时发兵驱逐位于襄樊的大顺军队!
至于左良玉?
冢中枯骨而已!
诸葛大道见陈天王如此自信,也不敢多说,毕竟陈天王可是神嘛,神哪会有错的?
而一旁的王小斗,也显得自信满满,他嚷嚷道。
“左良玉算什么啊,见了鞑子,流寇就会跑路的货色,哪是天王的对手。”
“我们上一军,还有天王亲领的中一军,装备了快六千条自生火铳了,鸟铳也装备了四五千条,还有天王坐镇,有天王的法力在。”
“一仗就能把他左良玉给打崩了,到时候,便是趋势收湖广,复西南,西北,接着,就是一统天下喽!”
说着,王小斗一脸激动,朝陈天王道。
“天王,咱们等料理完了关内不臣,是不是就要出关,扫平清妖了?”
“小斗有志气。”
陈天王笑着夸赞了一句。
“不过,不是料理完了关内诸侯,等料理掉了左良玉,收回了襄樊后,西南,西北,孤要先缓一缓!”
“清妖才是主要矛盾,大西,大顺,是次要矛盾,要先灭清妖,再逐流寇!”
“逐?”
诸葛大道愣了愣。
陈天王用的是逐,而非灭字!
这是要把张献忠,李自成往哪里驱逐啊?
……
这边,陈天王在上一军的抵达后,要率领着上一军,中一军,还有五千精骑,前往襄樊的时候!
另一边,武昌的左良玉,正在自己的宁南侯府内头疼着。
左良玉驻兵武昌,号称八十万大军,崇祯在三月时,封了他为宁南伯,后来朱由崧加封他为了宁南侯!
短短几个月,也没立啥功就成了侯爷。
可左良玉却一点也不高兴。
因为他这个侯爵,陈天王可不会承认啊。
“侯爷!”
见左良玉头疼,一旁的手下,当即嚷嚷道。
“那个陈天王,依我看,就是一个装神弄鬼之徒,咱们打了这么多年仗 ,如见过有什么神鬼?”
“对对。”
这个副将的话一出口,顿时引得左良玉麾下一票将佐们的附和声,他们明显是不信陈天王的“法力”的。
左良玉面露凝重。
“可是,那陈天王是真的驱逐了清兵的!”
“哼,那未必是真的,清兵入关,哪一次不是抢饱了就走?”
“这一回, 估计也是清兵抢掠一番,逃之夭夭,他陈天王不过是吹牛罢了,这种事,咱们之前干的多了。”
副将马士秀不屑道。
旁边诸将纷纷赞同。
他们当了这么多年的大明官军了,对于清妖的路数,再了解不过,哪一回不是抱饱了就跑,然后他们这号大明官军,跟着清妖屁股去“收复失地”?
左部地处武昌,北临大顺,东面又是南明朝廷,消息较闭塞!
因此, 陈天王的神迹,流传的也不多,所以,这些个左部将领,便开始了自我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