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必要!”
朱慈烺摆了摆手,颓丧至极。
天下局势,他还是知道的。
陈天王这个昊天上帝之子,可比他这个“天子”要高贵的多了。
尤其是,这篇增补的新篇,已经从法理上,赋予了陈天王凌驾于所有世俗君主的权力。
连大顺的李自成,都归顺陈天王,口诵真经,拜上帝,未来天下诸国,想必也会如此吧?
他这个大明义兴皇帝,又能为之奈何,他叹息了一声。
“只可惜,朕不能够为父皇复仇,擒杀闯逆了……”
“先帝,先帝……”
一旁的王德化抹起来了眼泪。
朱慈烺悲伤的很。
此时的他, 神形有些消瘦。
这几个月来,朱慈烺在北京城内的日子可不好过。
倒不是陈天王为难了他,而是他自己吓自己。
整天担心遭受到了什么迫害,吃不好,睡不好。
哦对了,在他刚刚登基的时候,还曾宠幸过几个宫女,甚至有些个不知节制的意思……
可自打经历了陈天王于天坛火烧假神那档子事后,朱慈烺就不敢碰女色了,就是憋的再狠,他也不敢碰。
就怕哪个宫女怀上了身孕,然后生下来个儿子——在朱慈烺看来,倘若真有一个儿子出世,就是他“升天”之时。
不过现在,朱慈烺的心,却是放下来了。
因为,这个承天应命统御万邦篇!
赋予了陈天王无上的权力的同时,也剥夺掉了他们朱家的一切统治之权,落得这个下场,朱慈烺也认命了——他还能怎么样?
在李自成手上,他不也就是一个宋王。
在陈天王这,能落得一个,保存大明国号,皇帝之位的结果。
已经算是不错了。
尤其是,这样一来,他大概就安全了!
唯一,让他有些不满的,就是陈天王对于大顺的处置,李自成竟然有天子之命……
还获得了陈天王的承认。
这让朱慈烺不免的苦涩异常,他父皇崇祯的大仇,是没有办法报了。
他感慨道。
“天王凌驾于君王之上,大顺,大明,皆是万邦之一,看来,此仇只能够……”
“陛下,先帝也并非为李自成所杀。”
“李自成也并无杀先帝之意,皆是因为,先帝性子刚烈罢了!”
王德化抹起了眼泪说道。
朱慈烺听罢,虽有不悦,但也知道,王德化是劝他放下仇恨。
因为,现在大明,大顺,皆是陈天王所统御的万邦之一,他除了放下仇恨,又能如何?
……
“开台伯郑芝龙,叩拜天王!”
南京,天王府,陈天王等了五六日,终于等到了郑芝龙的到来。
看着这个跪在自己面前,个头不高,但身材矮壮,皮肤也黝黑的很的中年汉子,陈天王呵呵一笑。
“平身吧。”
“开台伯道远而来,辛苦了。”
“不敢,不敢,能觐见天王,一睹天王神容,是臣万世修来的福份,臣,臣又岂敢说什么辛苦?”
“朝觐天王,乃是天下万民都盼望的事情,臣能有这样的机会,是求之不得!”
郑芝龙马屁话,一套一套的,他小心翼翼的站起身来,手上还捧着一本《天王济世录》——这本书未来的发行量,估计得达到以亿来计算了,大明朝上下,迟早得人手一本。
“好好好。”
陈天王笑了笑,站在宝莲之上的他,满意的朝郑芝龙点了点头。
旋即,又话锋一转道。
“开台伯可知,自己的命数?”
“臣,臣不知,还请天王提点!”
郑芝龙一脸激动的道。
他是很迷信——到了海上,波涛骇浪的,总要有一个心理寄托。
而对于陈天王这个“现世神”,郑芝龙更是笃信到了极点了,这也是为什么,他这么轻易就归顺了陈天王的原因!
“你的命数本是坎坷至极的。”
“倘若孤不降世的话,你便会被清妖所蛊惑,归顺了清妖,举族被拘于北京,然后,最终为清妖所杀。”
“这,这……”
郑芝龙不由色变,额头上汗水淌了下来。
“那,那如今天王降世,臣的命数又是……”
“呵呵。”
陈天王笑了笑,看着面前惶恐不安的郑芝龙,他道。
“你如今的命数如何,皆看你自己的努力,进则为一国之主,退则为圣庭勋爵,孤降世而来,驱逐了清妖,许多人的命数,也因之而改变,你的命数也是同理。”
说到这里,陈天王看着其手上攥着的《天王济世录》。
笑吟吟的问道。
“你的这本真经当中,可有孤新增补的承天应命统御万邦篇?”
“承天应命统御万邦篇?”
郑芝龙下意识的一愣。
虽然攥着一本天王济世录,但已经通读并背诵了全书的,并不记得,书中有这么一篇啊?
“看来,是福建消息闭塞,你还不曾听闻过此篇。”
陈天王笑了笑,旋即一招手,旁边的仙女打扮的侍女,麻溜的奉上了一本新编的《天王济世录》。
“此真经,便赐于你了。”
“谢,谢天王赐下真经。”
郑芝龙扑通跪倒在地——这可是陈天王亲手所赐之真经,那无疑是镇宅驱邪的宝物啊!
“你翻开看看里面的承天应命统御万邦篇!”
陈天王笑着,朝郑芝龙道。
这本真经,实际上已经开始大规模刊印并分发了,只不过郑芝龙所处的福建过于偏僻,因此没看过罢了。
“是是。”
郑芝龙当即翻开书页,顺着目录找到了承天应命统御万邦篇。
迅速的读完了后,他合上真经,深呼吸了几下平复心情,激动的看着陈天王道。
“天王是意思是臣有一国之主的气运?”
“卿倒是有悟性啊。”
陈天王大笑了两声,朝郑芝龙道。
“你觉得如何?”
“臣,臣……”
郑芝龙激动的都快蹦高高了——一国之主的气运啊?
“天王,敢问,敢问臣之国运,在何处,在何方?”
“吕宋于你而言,倒是一个好去处。”
陈天王笑了笑,看着郑芝龙道。
好吧,郑芝龙麾下的势力太多太杂了,历史上,郑成功不过继承了其一小部分的力量,便撑起来了东南抗清的局面,并两度北伐。
陈天王思前想后,这么强悍的武力,遣散了不好,倒不让郑芝龙去打下一片疆土,开拓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