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连续的北伐失败、征讨李继迁的无功而返,诸多事情的接连挫败感,愈发让赵光义感到苍老和无力。他明白,自己的寿限将至了,必须给帝国安排好一个合适的接班人。

他逼死两个侄子赵德昭、赵德芳和弟弟赵廷美,就是要为自己儿子上位扫清障碍,但他对儿子的培养也是一波三折。

在他迫害赵廷美的时候,他最疼爱的大儿子赵元佐因为和赵廷美关系最好,屡次上书求情,但他置之不理。结果赵元佐受打击过大就疯掉了,整天神神叨叨妄想着别人要害他,先是持刀伤了宫人,后来又纵火焚烧宫殿,赵光义只好把他关在南宫里面,不许他出来。

他转而去培养二儿子赵元僖,雍熙三年(986年),赵光义任命赵元僖为开封府尹,封为许王,正式确立了他的准皇储地位。然而到了淳化三年(992年),年仅二十七岁的赵元僖就死掉了。最让赵光义难过的是,通过彻查赵元僖的死因,发现这个原先自己寄予厚望、倍加疼爱的儿子居然有谋逆的阴谋。

那一天,赵元僖在上朝的时候突感身体不适,于是就请假回家,结果刚一到家就陷入了昏迷。赵光义听说后,就立即停下了早朝赶去看望儿子,当他看到儿子的时候,赵元僖就已经快不行了。看着儿子在怀中咽下最后一口气,赵光义悲痛欲绝,哭得几欲昏厥,还写下了《思亡子诗》来缅怀赵元僖。

为了表达这份疼爱,赵光义还准备追封赵元僖为太子,追赠谥号“恭孝”。恰在此时,他接到了大理寺传来的案情报告,心情顿时由悲伤变成了愤怒。

原来赵元僖是被他的爱妾张氏毒死的,这张氏漂亮是漂亮,但是小心眼、特别喜欢妒忌。赵元僖本来很宠爱张氏,但是这古代有权有势的皇子怎么可能只有一个女人,本着得不到就毁掉的原则,张氏把毒药撒在了赵元僖的碗里面,结果导致了赵元僖的暴毙。

随着案情的深挖,大理寺接着发现赵元僖豢养了大量私兵,准备如果赵光义不传位给自己,就要密谋起事,还制定了缜密的谋反计划。

原来,赵元僖虽然是准皇储身份,但是八年多来始终没有转正的迹象。而且以前的正牌嫡长子继承人赵元佐还活着,并且经常被赵光义和李皇后嘘寒问暖,赵元佐的儿子赵允生又深得赵光义喜爱,这一切都让赵元僖深感不安。他不禁猜测,赵光义迟迟不立自己当太子,是不是还在等着赵元佐恢复健康?是不是打算立赵允生当皇太孙?

对权力的渴望和对失去权力的恐惧,让赵元僖不得不提前谋划。后世人们都发出了感慨,这赵元僖不就是他爹赵光义的翻版嘛,只不过生不逢时,没有赵光义的好机遇罢了。

大儿子疯了,二儿子死了,到底立谁为太子呢?赵光义在剩下的几个儿子中徘徊不定。最后他把目光放在了三儿子赵恒身上,这个儿子从来没有争储位的心思,表现得儒雅大方,待人接物显得彬彬有礼,很有些谦谦君子的储君风采。而其他的几个儿子,四皇子赵元份也是疯疯癫癫的,五皇子赵元杰平时生活过于骄奢,再往下的又太小了。

于是在和吕端、寇准等多位大臣商议后,赵光义宣布任命赵恒为开封府尹、封寿王,确立了赵恒的准皇储地位。

到了至道元年(995年)八月,赵光义为赵恒在太庙举办了隆重的太子册封仪式,这是唐末大乱以来,近百年来第一次举行太子册封典礼。一时间百姓欢腾,因为在百姓看来,这就是太平盛世到来的征兆。

就在他们父子从太庙回宫的路上,百姓们当着赵光义的面赞叹太子赵恒:“多么俊朗的少年天子啊。”这下就让无比爱恋权力的赵光义吃醋了,他回宫后冲着朝臣大为光火:“都怨你们非要搞什么册封仪式,说是为了稳定民心,现在可好了,大家人心都向着太子,没人心里还有我这个皇帝了。”

大家都吓得不敢作声,最后吕端上前安慰道:“大家称赞太子,不正说明陛下您眼光好,选人选得对嘛”,大家都接连上前安慰,赵光义才不再怄气,神色慢慢缓和了下来。

时间又一晃,一年多过去了,到了至道三年(997年)的年初,赵光义的身体越来越差,一开始还能勉强上殿早朝,后来就只能卧床处理一些政务了。

他的身体垮得非常快,到了二月,赵光义再也没能从龙榻上站起来,三月份的时候,赵光义就连汤药都没法下咽了,整个人更是动不动就陷入间歇性的休克。

至道三年三月二十八日,赵光义死了,时年五十九岁,庙号太宗。巧合的是他也死在了万岁殿,就是那个22年前,他面对大哥尸体的地方。据说他临死前大声嘱咐身边的人:“不要再杀人了!”之后吐血三升而亡,这是他杀害那么多亲人后良心上最后的不安吗?这是他临死前对人生如此多过失的追悔吗?而这答案我们永远再无法知晓了。

赵光义的一生中,虽然坏事蠢事做了相当不少,但是他自诩甚高,认为自己功绩高过秦始皇,才能盖过汉武帝,品德胜过唐太宗。因为怕留下一个坏名声,他创造了一个过往的帝王之最——改史料,他曾无数次亲自下手篡改史书,甚至焚毁重修史书,删除了大量不利于自己的东西,另给自己凭空塑造了一个光辉伟大的形象,以至于现在还有学者拿着这些编造的记录, 吹捧宋太宗的文治武功。

但本书的写作初衷,压根不是什么读死书、什么枯燥的重述史书,而是要和大家一起做真正的独立思考者,拨散重重的历史迷雾,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咱们就从下面的几个案例中,看看赵光义是怎么给自己脸上贴金的。

先举个例子,淳化五年(公元994年),赵光义在朝会上对群臣说了,太祖实录这本书很多地方写得都不对,因此这本书应该销毁重写。这就是《旧录》变《新录》的着名改史事件了,因为《旧录》已毁,时至今日,原书到底写了什么,我们一无所知。

然而在其他史书中,我们能够发现一些端倪,《续资治通鉴长篇》记载了赵光义整体谋划了“陈桥驿兵变”,到后面的“黄袍加身”,其中描述了“匡义立于马前,请以剽劫为戒”这么一个非常详细的情节,说赵匡胤带兵回京时,是赵光义拦着军队不让抢劫。然而《续资治通鉴长篇》的作者李焘又在下面做了个注:“《旧录》禁剽劫都城实太祖自行约束,初无纳说者,今从《新录》。”意思是说,原先旧录里是说赵匡胤自己约束士兵的,后来《新录》记载的是赵光义制止的,窥斑见豹,李焘隐晦地表露出赵光义对历史进行了太多的修改。

通过这一处改动,赵光义陡然就成了“陈桥驿兵变”的主要组织者,进而成了北宋的开国功勋,他的形象也变得更加光辉高大。

宋初着名直臣王禹写了本《建隆遗事》,其中序言里说了写书的原因,就是他发现赵光义修改了太多史书,担心赵匡胤的功绩被抹杀,因此要把正史里面没有记载的内容收录成册。

再举一例,《续资治通鉴长篇记载》《宋会要辑稿》都有记载,说赵光义在端拱元年(公元988年)下了一个诏书,说自己打16岁的时候,就跟着周世宗柴荣征南唐,到了18岁,又去征讨北汉,自己“屡与贼交锋,贼应弦而甚众”,是屡建奇功,多次得到周世宗的亲自奖赏。

然而赵光义的这个自述是漏洞百出,赵光义出生在公元939年,他16岁的时候应该是公元954年,即后周的显德元年,这时候柴荣才刚刚登基,正愁着要应对与北汉之间的高平之战,还没有出征南唐。而且根据《东都事略》记载,在赵光义18岁的显德三年(956年),赵匡胤父子出征南唐后,赵弘殷曾让人带回开封一批书籍“归以遣太宗”,这说明当时赵光义压根就没离开开封。

到了显德六年(959年),柴荣征伐北汉,在这一年赵光义21岁,而不是他说的18岁,按照赵光义所说的时间,几次根本都对不上。咱们可以试着代入想一下,假如你在上初三、高三的年纪,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动静,一定会记得清晰异常,哪里会把最基本的时间要素都搞错,很明显,这是赵光义在倾力打造自己从小到大都功名赫赫的神武形象,但是不小心把时间搞混了。

而且他要真的是“屡与贼交锋,贼应弦而甚众”以一敌百的猛将,就不至于在面对敌军时,落得个驴车千里奔逃的狼狈模样了。

扒下来史书里这些硬抹在脸上的金粉,剩下的只是一张赵光义粗糙黝黑的丑脸,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无论再怎么自我吹捧,赵光义都与英明神武无关,个人能力更是平庸至极。本来在赵匡胤手中欣欣向荣的宋朝,在他的领导下慢慢走向衰落,大宋几百年武德不振的根源也就在赵光义执政时埋下。

毛主席评价宋太宗,“不择手段,急于登台”且“无能”,是“小人”做派。这个评价是极为公允的,赵光义为了那点所谓的权力,丢掉了作为一个人最基础的道德底线、最基本的纲常伦理,杀兄、杀弟、杀侄,甚至北伐那千万条将士的生命都只是为了印证他的“光辉伟大”;他自私到了极致,他所有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手中的权力,甚至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能抢自己的风头。

他居然能够好好地活到老死,影响是深远和恶劣的,这给后世利益至上的人群找到了行事依据,也拉低了唯利是图行为的道德基准。

总而言之,赵光义是个小人,一个无能的小人。在我们泱泱中华的历史长河中,他是一个不该善终的人。

——却就在赵光义生命垂危之际,一场巨大的阴谋正在暗中酝酿。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凤帝九倾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大唐:我能搞钱,多娶公主合理吧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执戟战红楼马谡别传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异世枭雄传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笙书传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路过漫威的骑士楚韵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朕又不想当皇帝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寒门日月抗战:我原始股开局,老总震惊!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成语故事科普曹操那些事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探唐:书荒自己写,与众共赏之逸云:一场探寻世界真相的小故事大魏第一武卒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吃鸡靠给古代大佬剧透,我逆袭了!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唐末从军行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唐末,开局就被软禁东汉之乱世黄巾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生存技能点满,边境打猎养全家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重生为质子,竟然称帝了?大明帝国一六一六秒懂三国全史记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大明第一相我在北宋吃软饭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让你冒充世子替婚,你调教出绝世女帝?单手举起千斤鼎,你说他是状元郎?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我来现代当明星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现代文三国演义【白话文】三国大反派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嫁给女帝后,我成了千古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