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时间到了景德二年(1005年)十月,宰相毕士安病逝了,毕士安是一个性格温和、好为善事的好人,他的去世让朝局瞬间失衡。原因是寇准性格太刚了,经常看谁不顺眼就往死里骂,关键是他连皇帝也不给面子,急眼了就敢指着鼻子唾沫星子横飞。大家对他是怨声载道,有毕士安在的时候,还能经常帮他打打圆场,左右安抚让大家消消气。

毕士安死后,寇准依然是我行我素,整天一副“天老大我老二”的派头,大事小事都要抬杠争个输赢,这就让皇帝慢慢开始抓狂。但这寇准毕竟是在澶州之战中立过大功的人,赵恒一边心怀感恩,一边却在心里极力忍耐,“这瘪犊子玩意要不是有功,我受你这窝囊气”。

此时大大咧咧拽了吧唧的寇准还不知道,他已经被一双充满仇恨的眼睛给盯上了,这双眼睛的主人就是时任知枢密院事的王钦若。

这个王钦若长相很有特点,他极为瘦小,脖子上长了一个大如头颅的瘤子,人们都说王钦若之所以那么聪明,就是因为长了两个脑袋。他的出身很苦,七八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紧跟着母亲也改了嫁,没了生计的王钦若只得投奔在了大伯家。

寄人篱下的日子可是很不好过的,尤其是还有着一个苛刻的婶娘,开始的日子里,小王钦若是砍柴、做饭、挑水什么脏活累活都干,却还经常因为活没干完被罚吃不上饭。冬天的时候,王钦若连件厚衣服都没有,在每个寒冬的深夜,他都是蜷缩在茅屋里瑟瑟发抖,据他很久以后说,那段时间里他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冷、彻骨的冷。

后来到了堂弟读书的时候,王钦若被选做了陪读,总算是摆脱了繁重的劳作,但还是经常遭受堂弟的欺辱。他很聪明,先生教的他听一遍就能明白,还能举一反三。

看着蠢笨如牛、胖得像猪一样的堂弟,他心里只有一个字,“恨”,他恨婶娘一家,恨自己悲惨的身世,恨身边每个比自己好命的人。他咬牙发奋读书要出人头地,立誓不惜任何手段要当天底下最大的官证明自己。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学会了把这股敌意隐藏了起来,更学会了察言观色,揣度长辈的心思做事情,这样就能少挨些打、就能少饿肚子。就是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产生的行为模式,直接影响了王钦若的一生。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王钦若很不走运地成为了后者。

太宗淳化三年(992年),31岁的布衣王钦若中了进士,就此踏上了仕途。王钦若是个善于“揣摩人心”的能臣,他很会迎合上意,并快速帮领导解决掉麻烦,因此他也不断得到重用。赵光义当时非常头疼官仓粮食腐烂的问题,他很快就提出了改善粮食保管的方法,并说明了实施的具体步骤;后来赵恒忧愁税赋过重的问题,他就连夜整理出全国欠税的条目呈报,上面各地的税种、数额、户数一一对应,哪些税种该减免、哪些该保留,让赵恒一看就清清楚楚。

也正由于会揣摩人心,性格阴暗的王钦若又开发了个相关技能——说人坏话。

经常喜欢说坏话的小伙伴们请注意了,马上我们就请大师级人物给大家做一次实战教学。

我们平时说坏话的时候经常会陷入一个误区,就只是单纯地陈述“那个人多么多么坏、对自己怎么怎么不好”,说完拉倒,能不能产生效果不知道。

王钦若大师说坏话的水平是炉火纯青的最高层次,他说坏话的高超境界有两点体现:

第一点是共情。人们总是对别人的恩怨高高挂起、作壁上观,却对自己的个人得失充满警惕,这是人性使然。我们的王钦若大师说坏话的时候,都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利害,直接引起对方害怕自身受损而产生的恐惧。

前朝宰相李昉的儿子李宗谔当时任职翰林学士,文笔、能力都不错,这就让当时的名臣、也是后来的宰相王旦很喜欢他,想推荐他更重要的岗位上。王旦是出于公心的,于是在正式推荐前,提前和一众大臣进行了商议。

结果这事就让王钦若知道了,他早就和李宗谔有矛盾,于是转头就和皇帝唠了家常:“王旦和李宗谔几代世交,最近听说李宗谔请托王旦帮忙推荐提拔,而且王旦已经答应他了。这当然无可厚非了,毕竟谁不喜欢扶植自己人上位呢。”果然几天后,王旦就以举贤任能的名义推荐了李宗谔,赵恒惊讶之余当机立断地直接否决。

皇帝最怕的是什么,是权力的丢失,是大臣私下弄权把自己蒙蔽,王钦若深刻地领会到了这个心理,瞬间击中了皇帝的脆弱点。我们相信王钦若说坏话的时候,语气、表情一定是配合到位的,清澈的大眼睛里会极力表现出真诚和善良,话里话外都在传递着一个意思:“俺说这话可不是出于个人恩怨,而是出于替你考虑,是出于一颗正义的公理心。”

第二点是“不说坏话”,这“不说坏话”恰恰是说坏话的最高境界。我们总会对别人说出来的主观认定不自觉地怀疑,而会对自己推断出来的结论深信不疑,这是人思维的本能。那就把证明这个人“坏”的证据“不经意间”拿出来好了,甚至可以用夸赞的方式,关键不在于你怎么定调子,而在于领导听到以后会怎么认为。

赵恒有个宠妃叫刘娥,原先的郭皇后去世后,赵恒就想立刘娥为后,参知政事赵安仁却提出刘娥出身过于卑微,建议立老宰相沈伦的孙女沈才人。赵恒听了以后虽然不太高兴,但觉得赵安仁是替朝廷考虑,也就没做多想。

这事让王钦若知道后,就立即拿来做了文章,于是找机会跟皇帝说:“赵安仁这人真不错,他以前是沈伦提拔上来的,到现在还不忘恩情去推荐沈才人,真是仗义啊。”

赵恒一听就大为光火,搞了半天,敢情你赵安仁拿我的事情不当回事,原来是拿出去换人情了,这妥妥就是奸臣啊;于是就疏远了赵安仁,不久之后就清理出了宰执班子。

说坏话是把双刃剑,如果你坏话说多了,总会让听者觉得你怨念太重、心机太深。但是说坏话大师王钦若不会这样,他会一边说着坏话,还一边让皇帝觉得他是一个虚怀若谷、善解人意的好同志。

上次在澶州之战前,他提出迁都金陵,却被寇准当庭劈头盖脸一通臭骂。之后他一度被冷落,被赶去地方做了一段时间节度使,直到战事结束很久后才又重新回了中央;而且从此他身上还被人扣了一个“逃跑宰执”的帽子,沦为了笑柄。

对寇准他是怀恨在心,但他没有着急出手,而是在安静地观察着。此时的王钦若如同一条默默潜行的鳄鱼,默默地在等待一个能一击致命的时机。

有一次大臣朝议后,又是一轮吵架抬杠的寇准照样是大大咧咧地先走一步,赵恒在后面目光复杂地看着他的背影,无奈地说道:“寇宰相虽然性格让人难以忍受,但澶渊之盟厥功至伟。毕竟为国家做过贡献啊,大家就忍让一下吧。”

这个时候,王钦若知道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只见他上前一步,悠然叹了一口气:“陛下您知道百姓怎么议论澶渊之盟吗,虽然是陛下不惜万乘之躯犯险才拿下的和平,但大家都说这是被迫签下的城下之盟,是屈辱的和议。”

听到这种评价,赵恒当然有些郁郁不乐,王钦若见状立即趁热打铁:“皇上知道赌博吧?赌徒输到最后就会倾其所有,甚至不惜押上身家性命,这就叫孤注一掷。皇上你那个时候就是寇准的孤注啊,要是赢了他就是荣华富贵、千古流芳,要是输了反正丢的不是他寇家的江山。所以说人家寇准聪明,我们自愧不如啊。”

高,真的是高,说坏话高手王钦若就像一个高明的剑客,出手两招狠辣至极,几句话就一剑封喉,让寇准不世之功化为乌有。

这第一步,他瞅准皇帝厌烦情绪升起的节骨眼,表现出来替皇帝着想的样子,顺其自然地来了把火上浇油。

第二步,他使用了“代入感”这个绝招。他把皇帝的视角直接切换到了一个被利用的工具身上,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让人屈辱感顿生。

他的这短短几句话实在是太形象了,由此还诞生了“孤注一掷”这个成语。

王钦若整个表达流水自然,毫无刻意说坏话的痕迹,顺理成章得出寇准“名为爱国,实为欺君”的结论,还顺势把自己当年的逃跑行为套上了忠君的光环,给自己打造了一个“为了国家多年来不惜忍辱负重、背负骂名”的光辉形象。

王钦若一席话让赵恒有种大梦初醒的感觉,赵恒顿时觉得这个寇准着实是可憎可恶。不久后的景德三年(1006年)二月,寇准被罢了相,贬职到远在大西北的陕州做知州。

好不容易挤走了寇准,望眼欲穿的王钦若也没能当上宰相。接替的人是王旦,王旦的做派就是那个时候最典型的士大夫形象,他举止优雅,行走间步履轻盈,言谈举止间透露出一种高雅的气质,遵循着“克己慎独,守心明性”圣人教诲。

王旦这个人有一个着名的特长——“一眼识人”,看一眼就知道你适合干什么方面的工作。他是赵光义时期的进士,入仕后他干的主要都是人事工作,担任过同判吏部流内铨、知考课院、理检院,这些岗位包括了识人、用人、查人的一整套流程。

常年的浸淫让他目光变得极为锐利,很会看人识才,在他手上出了很多能臣干吏,这就让当时还只是皇子的赵恒也注意到了他,长期和他交好。赵恒选择这样的人才当宰相是有所考虑的,这时候刚刚从战争转入和平,军队大批裁撤、相关职位大批撤销转任,必将涉及大量的人事变动,一个“知人善任”的宰相将给大宋省去很多麻烦。

当上宰相后的王旦恪尽职守、埋头苦干,大大发挥了他“一眼识人”的功力。在彼时紫宸殿的晨光里,王旦的袍角掠过金砖,像白鹤掠过雪原。新科进士们战战兢兢跪成排,这位宰相却只消一瞥便定乾坤:\"你适合管钱粮\"、\"你去刑部历练\"、\"你去边关吃三年沙子\"——后来果真个个应验。赵恒曾打趣他这本事:\"王相的眼睛,莫不是借了司命星君的判官笔?\"

最绝的是秦州知州人选之争。当王旦举荐李及时,枢密使曹利用急得直拍案几:\"那书呆子连马都骑不稳!\"王旦不紧不慢抿口茶:\"曹公可记得去年春闱?李及答卷时滴墨未污卷面,这般定力...\"他忽然拈起案头镇纸,\"好比这方青玉,温润内敛却可镇纸千斤。\"

三个月后,秦州传来捷报,李及不仅整肃军纪,还设计生擒西夏细作七人。在那天的殿堂之上,群臣望向王旦的眼神不自觉地多了些许敬畏。

王旦同时更加强了廉洁管理、业绩考核,整个大宋也更加吏治清明、井井有条。

最郁闷的人还是王钦若,王旦当上宰相以后,不遗余力地死死压制着他。有一次赵恒提议也提拔王钦若为相,王旦坚决不同意:“大宋立国以来,还没有南方人当宰相的,况且这个王钦若也不是什么贤臣。以上我所说的都是朝臣们共同的看法,不是我王旦自己非要压制某个人。”王钦若是江西新余的,确实是南方人,王旦公开歧视南方人,而且还强调这是大家的共同意见。这说明,在当时的朝廷里,地域歧视是个普遍现象。

在古代,南方地区较晚开发,在北方人看来属于“蛮夷”地区。然而,随着南方的逐步开发,越来越多的南方读书人步入仕途,这使得朝堂上的“南北战争”愈加激烈。

而赵恒也只好收回了任王钦若为相的想法。王钦若气得牙痒痒的却丝毫没有办法,他只能极力压制住对王旦的怒火,反而笑脸相迎,但同时默默咬着牙等待着新的机会。

此时大宋的外无战事、天下太平,然而咱们的皇帝赵恒并没有就此去享受他的安逸生活,他像是个修修补补的泥瓦匠,一直在一点点找补着大宋这座宏伟大厦上的坑坑洼洼。他先是弥补了大宋的制度漏洞,又加强了国防、解决了边患危机,然后发展经济、解决了宋朝人的吃饭问题,让大宋的盛世气象愈发昌隆,国运蒸蒸日上。

但赵恒还不满足,心里还是有个疙瘩,他知道成长中的大宋王朝基石上现在还差最后一块缺损,那就是需要证明大宋王朝国祚长久的“正统性”,换句话说就是,凭什么非得是你们老赵家人当皇帝呢?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凤帝九倾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大唐:我能搞钱,多娶公主合理吧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执戟战红楼马谡别传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异世枭雄传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笙书传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路过漫威的骑士楚韵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朕又不想当皇帝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寒门日月抗战:我原始股开局,老总震惊!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成语故事科普曹操那些事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探唐:书荒自己写,与众共赏之逸云:一场探寻世界真相的小故事大魏第一武卒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吃鸡靠给古代大佬剧透,我逆袭了!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唐末从军行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唐末,开局就被软禁东汉之乱世黄巾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生存技能点满,边境打猎养全家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重生为质子,竟然称帝了?大明帝国一六一六秒懂三国全史记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大明第一相我在北宋吃软饭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让你冒充世子替婚,你调教出绝世女帝?单手举起千斤鼎,你说他是状元郎?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我来现代当明星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现代文三国演义【白话文】三国大反派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嫁给女帝后,我成了千古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