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如果孩子本身没有兴趣,强迫她去学只会让她受罪,这毫无意义。
”她语气坚定地对娄晓娥说道。
“你怎么还跟大学时候一样死板啊?”娄晓娥笑着回应。
大学时,两人不仅是室友,更是无话不谈的好友。
她们形影不离,连上课吃饭都在一起。
那时彩铃常督促娄晓娥思考人生方向。
娄晓娥性格大大咧咧,对待学业也不够用心,经常挂科。
“晓娥,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将来?”彩铃曾问,“现在虚度光阴,也许你觉得可以依赖父母或男友。
但你不努力提升自己,又如何匹配优秀的人呢?”
娄晓娥至今仍记得大学时期彩铃对她的教诲。
有一次,彩铃半开玩笑地说:“大学时我还能给你点建议,现在看来是没资格了。
”娄晓娥听后有些不悦。
彩铃见状,连忙笑着说:“是我错了。
”这让娄晓娥意识到自己在她心中的重要性。
娄晓娥好奇地问彩铃为何从事了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没想到彩铃的笑容突然消失了。
娄晓娥慌忙道歉,但彩铃很快恢复了笑容,表示愿意解释。
娄晓娥则表示有时间倾听。
原来,彩铃提到大学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事情。
娄晓娥回忆起她曾因优异的成绩获得奖学金。
彩铃感慨道:“生活中变化总比计划快。
”
彩铃的母亲因病去世,家中因此背负巨额债务。
母亲离开不到半年,父亲便再婚,迎入一位年轻的新妻子。
彩铃对父亲的行为充满怨恨,而她与弟弟均拒绝承认继母的身份。
某次争执中,年幼的弟弟因不愿称呼继母“妈”被父亲责打,此事让姐弟俩更加疏离于家庭。
如今,彩铃已能平静讲述过往,但提及父亲的行为依旧难掩愤懑。
她曾面临辍学困境,学费无着落让她一度萌生放弃学业的想法。
即便如此,她仍坚持完成大学学业,却未能实现儿时成为女科学家的梦想。
好友娄晓娥对此深感惋惜,认为彩铃本有机会追逐理想。
然而,当彩铃提到父亲不仅拒绝资助她的学习,甚至拒绝承担弟弟的教育费用时,她终于感到绝望。
初中的时候,彩铃因家境原因选择退学,她一心只想赚钱供弟弟读书。
娄晓娥对她的决定表示不解,感叹她做事糊涂。
彩铃坦言,生活中很多事情身不由己。
她笑着说自己无法解释过去的某些行为,但娄晓娥并不在意,只希望了解她真实的内心。
彩铃认为既然无法改变命运,就选择接受。
娄晓娥佩服她的坦然,并承认自己有时也很自私,这在她看来并非坏事。
回忆起求学时光,娄晓娥自嘲成绩平平。
尽管母亲全心投入辅导,她的成绩却令人失望。
娄晓娥不解自己是如何进入学校的,言语间带着轻松幽默。
娄晓娥回忆起中学时光,感叹父亲为了让她学习,每周都会请老师补课,即便她并不情愿。
因此,她的学业成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庭经济的支持。
彩铃注意到娄晓娥的生活方式,认为她比自己更幸运,因为她成长在一个优越的家庭环境里。
大学时期,娄晓娥用的是高档商品,为人大方,加之她外貌出众、性格温柔,吸引了众多追求者。
彩铃曾因这些原因感到嫉妒。
然而,娄晓娥如今已能独立生活,展现了她的能力。
彩铃对此表示钦佩,并提到自己进入乐器行业已有多年,若无成果便会离开。
她是个有抱负的女孩,不会轻易坚持无意义的事情。
娄晓娥对彩铃为何涉足乐器行业感到好奇,而彩铃则反问娄晓娥为何经营饭店。
娄晓娥坦言,这与她的丈夫有关。
同样,彩铃也透露,自己的乐器行起步源于前男友的影响。
两人相视一笑,话题轻松愉快地结束。
娄晓娥突然问起彩铃的前男友,这让她感到意外又好奇。
彩铃苦笑说他们已经很久没联系了,而娄晓娥也意识到自己确实疏忽了这段友情。
彩铃回忆起那段往事,那时她刚步入职场,生活忙碌不堪。
每到周五下班,她都会去一家安静的酒吧放松。
这家酒吧并非喧闹的夜店,而是一个适合聊天和品味音乐的地方。
酒吧里有一位驻唱歌手,不仅外貌出众,歌声也深深吸引着彩铃。
作为一名热爱摇滚和爵士乐的人,她在香江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而这名歌手的音乐风格正符合她的喜好。
彩铃笑着提到,她对他的欣赏是自然而然的。
然而,彩铃自嘲说自己太过平凡,认为像这样的独特人才不会注意到她。
娄晓娥则反驳称,如果是她,一定会被彩铃的魅力所吸引。
彩铃无奈地笑了,觉得自己或许并不如朋友眼中那么出色。
在一家名叫诺李赵的酒吧里,常能看到一个年轻小伙子,他既唱摇滚又表演爵士。
这类音乐风格往往吸引了一些叛逆的年轻女性。
彩铃为了目睹这位驻唱歌手的风采,连续五天下班后都跑到酒吧。
尽管她的生活目标是赚钱和提升生活质量,但看到这些追求自由的灵魂时,她内心深处还是充满了羡慕。
她曾提到前男友的经历,说他穷时会在酒吧驻唱维持生计,而富有时却踪迹全无。
然而,几天下来,彩铃始终没能见到那位歌手的面。
终于,她按捺不住好奇心,向酒吧老板询问:“你们酒吧的驻唱歌手通常什么时候开始工作?”老板听后一脸困惑:“驻唱歌手?我们酒吧并没有固定驻唱歌手。
你是说前几天来唱歌的那个吗?那是猫仔,他想唱就来,我给他报酬,他不来也不勉强。
”
彩铃惊讶于那个看似阳光帅气的年轻人竟有如此接地气的绰号。
老板则提醒她,猫仔在这里唱歌已有多年,显然不是普通人能轻易结识的朋友。
彩铃被问得有些慌乱,试图解释只是出于好奇随便问问。
但老板显然经验丰富,一眼便洞悉她的意图,调侃道:“你该不会真的喜欢上他了吧?”
彩铃并非坦率之人,被直截了当地点破时,显得颇为尴尬。
“我觉得你或许不该喜欢他。
”老板打量着彩铃,严肃地说。
彩铃沉默良久,终究难掩心中疑惑。
“猫仔明显不是你的同类,盲目追逐并不明智。
”老板直言的事实,彩铃怎会不知。
“再说,他钟情的对象也不是你这类人。
”
老板深知猫仔的性格,他在这儿工作多年,了解得很。
“他喜欢怎样的女孩?”彩铃执拗地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