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柳梦璃满脸担忧地望着自己,秦圣心中一暖,摇头道:“梦璃,你无需担忧,这些问题我早有考量。”
“你可知道,琼华派的玄霄,按他原本计划,从你们幻瞑妖界掠夺紫晶石后不久,便要在卷云台举派飞升。”
闻言,柳梦璃摇了摇头。
秦圣微微一笑:“是我给玄霄提了建议,让他再等五年,才执行举派飞升计划,如此一来,我五年后能帮他,他也可趁这五年尝试突破到太乙金仙,提高举派飞升的成功率。”
“关于琼华举派飞升的内幕,我之前也跟你说过,此事的重要性,远超人间王朝的更迭,定会吸引六界的关注。”
“如此一来,此次人间王朝更迭,注定不会有太多势力参与,就算有势力介入,也不会派出多少高手。”
“只要我在这五年内稳步发展,便能推翻大唐,建立属于我大秦帝朝。”
柳梦璃恍然大悟,没想到秦圣,早已将一切安排妥当。
“可是,秦大哥,你如此大费周章,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秦圣淡淡道:“好处可不少,最直接的,就是能获得大量人道气运的加持,极大提升我们的实力。这些啊,等你以后慢慢就清楚了。”
“哦!”
见秦圣如此说,柳梦璃便不再追问,反正秦大哥说了,日后她自会知晓。
……
一晃,半年时光匆匆而逝。
这半年里,柳梦璃在秦圣的悉心帮助下,成功突破至金仙之境,实力大增。
秦圣自身也收获颇丰,不仅将先天水火二气凝练了一半,修为更是愈发深厚,达到了真正的太乙金仙初期。
只待一个契机,便能顺利突破至太乙金仙中期。
与此同时,黄裳暗中发力,多次为右丞相出谋划策,接连弹劾了数位与右丞相不对付的朝廷大臣。
右丞相大为欣喜,赏赐了黄裳诸多好东西。
黄裳也因此成为右丞相府上的第一幕僚。
他凭借右丞相府的资源与关系网,掌握了不少朝廷大臣的命脉。
又过了半年,尹喜那边也传来喜讯。
彼时关东大旱,百姓颗粒无收,可官吏却强逼百姓缴租税、服差役。
百姓走投无路,纷纷聚集到黄巢和王仙芝周围,与朝廷官吏多次爆发武装冲突。
在这半年间,黄裳暗中操作,将黄巢曾写的《不第后赋菊》列入反诗行列。
那首诗的内容:“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即便普通百姓听了,也能感受到黄巢心中的志向,以及与对朝廷的不满。
如此一来,黄巢声名远扬,也被正式打上反贼标签,遭到官府通缉。
在尹喜的蛊惑下,黄巢和王仙芝终于按捺不住,先后起义。
先是王仙芝与尚君长等聚众数千人,在长垣县揭竿而起,攻州占县,接连攻陷曹州、濮州和郓州,声势日益壮大。
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号称草军,并传檄诸道,斥责唐朝吏治腐败、赋役繁重、赏罚不平等罪恶。
此前,有谣言“金色蛤蟆争怒眼,翻却曹州天下反”,待王仙芝造反,天下皆为之惊恐。
而后,黄巢与兄侄八人,积极响应王仙芝起义,率部攻陷郓州,斩杀节度使薛崇,宣称自己亦是草军一员。
此举,让草军声势愈发浩大,如燎原之火般蔓延开来。
一时间,四方苦于苛征暴敛的百姓,以及散居民间的庞勋旧部,纷纷争先投奔黄巢与王仙芝的义军。
短短数月间,义军人数便达数万之众,他们攻郓州、袭沂州,所到之处令天下皆惊。
若说王仙芝起义令人心生畏惧,那么黄巢起义则如同一把利刃,彻底撕开了大唐帝国的伪装,让那些野心之辈看到了帝国的虚弱。
面对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各地纷纷爆发起义。
刹那间,大唐国土上竟涌现出数十股起义军,天下陷入一片混乱。
在这数十股起义军中,有两股看似不起眼,却潜力无限的队伍,分别是郭靖率领的郭家军,与萧峰率领的萧家军。
两人一南一北同时起义,如同其他起义军一般,迅速攻克数座城池作为根据地,随后开始巩固自身势力。
由于此前准备充分,他们早已暗中将周围的大帮派、山贼盗匪或诛杀或收服。
因此,在他们的地盘上,治安良好,百姓生活得到绝对保障。
另外,郭萧起义军的优良作风,也深受老百姓好评,越来越多的百姓,决定加入他们的队伍。
不仅本地百姓踊跃参军,就连周边城池的百姓,也拖家带口前来投奔,在此定居。
甚至,不少世家也表示愿意出钱出人资助他们。
这些世家认为,此举既能得到庇护,又算是一种投资。
万一郭靖和萧峰日后势力壮大,他们这些初期投资者,定能获得丰厚回报。
毕竟,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更能赢得人心。
然而,在郭靖和萧峰看来,世家的资助连锦上添花都算不上。
他们并不缺钱,无论是黄裳利用手中权力暗中资助,还是秦圣丹田世界内储存的物资,都足以支撑大军消耗。
而人,他们显然也不缺。
这一年里,无论是暗中收服的大帮派、山贼盗匪,还是主动参军的老百姓,人数都已积累到极为可观的数字,只是大部分被隐藏起来了。
即便如此,明面上两人麾下的势力也有两三万之众,在众多起义军里只算得上中等水平。
因此,面对世家们的投资,两人并未拒绝。
毕竟资源多多益善,有了这部分投资,他们正好能名正言顺,将隐藏的军队逐步摆到明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