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圣朝星,熟悉的、带着铁锈与腐败气息的空气扑面而来,与澜星清新的人工生态循环系统形成鲜明对比。
苏槿没有回她和太初在圣辉城的小公寓,而是直接前往了星球总督府。
圣朝星的总督,一个有些发福、眼神精明中带着几分惫怠的中年男人,对苏槿的到来并不十分意外。
他认识这个女孩,更准确地说,他认识她身后那个总是沉默寡言、却透着不凡气息的白发老头——太初。
星辉学院机甲系的崛起,以及冯家少爷与他们的交集,都让总督对这对奇怪的组合留有印象。
“苏小姐,太初老爷子,什么风把你们吹来了?”总督脸上堆起职业化的笑容。
苏槿没有过多寒暄,直接说明了来意:她希望在圣朝星的大片废弃土地上,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种植试验。
总督闻言,几乎没怎么思考就爽快地答应了。
反正除了圣辉城及其周边有限的区域,整个星球就是一片巨大的垃圾填埋场,那些土地在他看来毫无价值。
如果能被开垦利用,哪怕是做试验,传出去也算他的一份政绩。
“没问题!苏小姐有志于改善星球环境,这是大好事!我批给你……嗯,东三区到南七区那片地怎么样?面积足够大!”
总督大手一挥,显得极为慷慨。
苏槿对此并不意外,她随即递上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计划书:“总督先生,这是关于建立新型垃圾处理站的初步方案,可以作为种植计划的前置……”
总督看都没看那份计划书,直接打断了她,笑容更加热情:“哎呀,这些细节苏小姐你自己把握就好!需要什么手续,我让下面的人全力配合,一路绿灯!”
他话锋一转,目光热切地看向太初,“不过……确实有件小事,想请老爷子帮个忙。我那个不成器的儿子,今年也要去外面上机甲学院了,你看……能不能请太初先生出手,帮他定制一台机甲?要求不高,能用就行!”
这才是总督如此爽快的真正目的。
他深知太初在机甲制造上的非凡能力,一台量身定制的机甲,对于他儿子在外求学、乃至拓展人脉都至关重要。
苏槿与太初对视一眼,太初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苏槿平静地开口:“可以。我们为您准备两台,一台一阶训练机,适合入门和基础课程;一台三阶定制机,足够用到他毕业,甚至参与一些中级赛事。”
总督闻言,喜出望外!
他原本只指望一台不错的一阶机,没想到对方如此大方,直接附赠一台三阶!
三阶机甲,在市场上已经是价格不菲的高端货色了!他脸上的笑容顿时真诚了十倍,热情得几乎要将他们奉为上宾。
“太好了!太感谢了!苏小姐,老爷子,你们放心,在圣朝星,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趁着对方高兴,苏槿再次提了一句:“关于垃圾处理站,如果总督府有意向,可以参与合作……”
“不用不用!”总督连连摆手,浑不在意,“这种小事,苏小姐你们自己处理就好,我们政府部门就不参与了,相信你的能力!”
他满心都在那两台机甲上,对什么垃圾处理、种植开荒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根本没有丝毫兴趣,只觉得是苏槿这种搞研究的人异想天开。
苏槿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面上依旧平静:“好的,那我们自己处理。”
离开总督府,走在圣辉城与外围垃圾场交界的那条鲜明界线上,苏槿看着远方一望无际的、锈迹斑驳的废土,嘴角微微扬起了一个清浅却笃定的弧度。
一切,都在按照她的计划进行。
她早就开始规划这个“垃圾处理站”了。
这几年,她通过对圣朝星垃圾成分的分析,结合在晋穹学院学到的尖端生物科技与材料分解技术,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案
——将垃圾进行分类、破碎、生物降解、有害物质提取、以及金属材料回收。
处理后的残渣,正好可以作为她改良土壤的基质,而回收的资源则可以反哺计划的运行。
总督的不参与,正合她意。
这意味着,她将拥有极大的自主权。
一旦这个体系建成并运转起来,处理垃圾本身就能带来巨大的利润,而由此改造出来的大片土地,其所有权和使用权,在总督那张轻飘飘的批文下,实质上将完全由她掌控。
除了圣辉城,整个圣朝星的废弃之地,都将在她的计划下,一步步从肮脏的垃圾场,转变为孕育生机与财富的沃土。
这不仅仅是种植,这是一场无声的、规模宏大的领土开拓。
太初跟在苏槿身后,看着她纤细却挺直的背影,数据流中默默更新了任务列表:首要任务:守护苏槿。
新增子任务:协助完成“垃圾处理与生态改造”计划,并确保其所有权归苏槿所有。 他感觉,他的小主人,似乎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总督府的批文和太初承诺的机甲如同两张畅通无阻的通行证。
苏槿的计划以惊人的效率在圣朝星东三区至南七区那片广袤的废土上铺开。
首先需要的是人手。
消息像野火般在拾荒者中传开——要建一个什么“处理站”,招收工人!不是白干,是发工钱的!而且每天还提供足量的、味道据说还不错的营养液!
这对于在垃圾堆里刨食、朝不保夕的拾荒者来说,无疑是天上掉馅饼。
报名点排起了长队,一双双在污垢和疲惫中闪烁着期盼的眼睛,望着临时搭建的招工台。
苏槿的招募和管理方式简单而有效。
工作不是按时间,而是按“计件”。
她将垃圾初步分为几大类:
金属类: 按照铁、铜、铝、稀有合金等进行粗分,需要去除明显的非金属附着物。不同金属单价不同,稀有合金价格最高。
聚合物类: 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需要按材质(如pEt、pp、pVc)和颜色进行大致分类。
有机质类: 腐烂的食物残渣、废弃植物纤维、动物排泄物混合物等,需要集中运送到指定的发酵池。
电子废弃物类: 破损的光脑、通讯器、家用电器等,需要小心拆卸,分离出贵金属部件、电路板、电池(单独严格处理)。
高危废弃物类: 含有辐射、强腐蚀性或未知化学物质的容器、零件,由经过初步培训、穿戴防护装备的专人处理,报酬也最高。
不可回收混合类: 暂时无法有效分类或处理的复杂废弃物,集中堆放,等待后续技术突破。
每个工人在入职时都会接受简单的识别培训,并领取对应的工具和标识不同类别的收集袋\/箱。
干得快、分类精准的人,可能半天就能完成基础任务量,领取当日的工资和营养液,早早下班。
干得慢的,也不会被克扣,只是需要工作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标准。
但有一条铁律——一旦发现偷奸耍滑、故意错分或夹带私藏,立即开除,永不录用。
这套制度看似宽松,实则激发了所有人的积极性。
能者多劳,多劳多得,而且有了稳定的收入和食物保障,没有人愿意失去这个机会。
很快,庞大的垃圾山上,不再只是零散的拾荒者漫无目的地翻找,而是出现了成群结队、分工明确、高效作业的工人。
敲打金属的叮当声、搬运物品的号子声、运输车辆由苏槿设计、太初带队组装的简易电动履带车的轰鸣声,构成了一曲奇特的、充满生机的劳动交响曲。
与此同时,苏槿开始着手“废物利用”。
她通过光脑,与圣辉城内以及周边星域需要原材料的小型加工厂、冶炼厂取得了联系。
分类好的金属锭块、初步清洗破碎的聚合物颗粒、从电子废弃物中提取的贵金属……这些曾经被视作废物的东西,如今成了可以出售的商品。
虽然单价不高,但架不住数量庞大,且几乎零成本人力成本已被计入运营,原材料本身免费。
第一笔货款到账时,数额就让太初的数据核心欢快地跳动了几下。
这些钱,没有用于享受,而是被苏槿立刻投入了下一步的建设。
她聘请了建筑机器人由太初监工,确保安全,开始在一片初步清理出来的空地上,建造更加正规的厂房
——金属熔炼车间、聚合物重塑车间、有机质发酵车间、以及一个简易的研发实验室。
一种前所未有的秩序和活力,开始在这片死寂了不知多少年的垃圾废土上滋生、蔓延。
工人们领到第一周实实在在的工钱和额外奖励的营养液时,那张张被风霜和污垢侵蚀的脸上,露出的质朴笑容,比圣辉城内任何霓虹灯都要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