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将那份合作修订案在系统中归档,标记为“源流”项目首个观察样本。屏幕上的关系图谱尚未刷新,但她已开始调出新的操作界面。她没有批准,也没有否决,而是将提案内容拆解成七项可追踪字段,嵌入市场动态监测模块。指令下达后,系统自动向市场团队推送了优先级更新通知。
五分钟后,通讯面板亮起,市场协调员接入频道。画面中,对方正坐在工位上,面前堆着三块数据屏,手指快速滑动其中一块的触控区。“我们刚收到系统提示,需要重点跟踪五家单位的协议模板使用情况。”他语速平稳,“目前已有两家在二十四小时内提交了格式高度相似的新案。”
“把所有模板文件传到分析通道。”林晚说,“比对字符间距、段落缩进、条款排序逻辑,尤其是免责部分的措辞变化。”
“明白。但我们发现一个问题——这些协议表面合规,修改痕迹也符合内部流程记录,但签署时间都集中在凌晨一点至两点之间。这个时段通常不会有紧急事务处理。”
林晚目光微动。这与之前发现的三次重合峰值时间接近。她调出时间轴视图,将新数据叠加进去。屏幕上,几条曲线再次在相近节点形成聚集趋势,虽未完全重合,但节奏呈现出某种规律性偏移。
她开口:“从现在起,你们的工作分为两条线。第一条,维持现有市场秩序,确保所有公开交易流程正常运转;第二条,按我刚才设定的标准,逐项筛查异常行为。凡是涉及非高峰时段决策、跨联盟同步动作、协议格式变异的,全部列入日报摘要。”
“是否需要向上报备?”
“不需要。”她语气平静,“现阶段只做记录和归类,不作判断,也不触发预警机制。你们的任务是收集信息,不是干预流程。”
通话结束后,林晚起身走到主控台前,打开权限管理界面。她在市场团队的数据访问层级中追加了三项临时授权,允许其调取过去六个月内的历史协议样本用于对照分析。随后,她创建了一个独立子目录,命名为“行为节奏库”,用于存储经筛选后的可疑案例。
半小时后,第一份简报推送进来。林晚点开查看,内容显示有两家联盟在昨夜分别与不同第三方签订了资源互换协议,合同模板来自同一源文件,仅替换了个别参数。更值得注意的是,两份协议的起草人邮箱后缀均属于此前标记过的异常域名。
她将这两份文件拖入“源流”档案,系统自动生成关联提示:三个可疑账号在过去四十八小时内共参与了六次类似操作,覆盖四家单位,且每次提交间隔控制在五至七小时之间,几乎构成闭环循环。
林晚坐回指挥席,闭眼三秒。脑后仍有轻微滞胀感,昨夜能力使用后的余波仍未彻底消散。她抬手轻揉太阳穴,随即睁开眼,接通市场团队晨会频道。
画面逐一亮起,五名成员陆续上线。她逐个扫视他们的神情,最后停留在那位最早汇报异常的协调员脸上。她集中精神,启动“心灵洞察之镜”。
视野晃动片刻,切入瞬间。她看到的是此人今晨连续查阅行业标准文档的画面,脑海中反复对比着不同版本协议之间的细微差异。他的情绪里带着一丝焦躁,担忧团队因过度敏感而误判形势,影响正常业务推进。但他仍坚持认为,某些变化不该被当作巧合忽略。
图像消失。林晚收回视线,呼吸未乱。一次,用了。今日还剩两次。
她开口:“你们最近的压力不小。”
“确实有点。”协调员坦然回应,“我们怕盯得太紧,反而打草惊蛇;可要是放任不管,又怕错过关键信号。”
“记住一点。”林晚声音清晰,“我们的目标不是阻止谁签协议,而是弄清楚——为什么是这个时候?为什么是这种形式?谁在推动这种节奏?”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她继续道:“接下来几天,你们每天汇总一次数据,重点标注三点:一是协议模板的复用频率;二是决策时间的分布规律;三是相关人员的对外联络轨迹。不要下结论,只需要呈现事实。”
“如果发现更多类似案例呢?”
“继续记录。”她说,“等线索足够密集,自然会看出方向。”
会议结束,众人退出频道。林晚留在原位,调出“行为节奏库”的统计图表。随着时间推移,可疑事件的数量呈缓慢上升趋势,分布看似随机,实则隐含某种递进结构。她将这些数据与行业整体波动曲线并列对比,发现每当市场进入相对平稳期,这类操作就会悄然出现,仿佛借着平静掩护节奏调整。
她忽然想到什么,切换至财务结算模块,查询近十天内各联盟的资金流动峰值。结果令人警觉:三家单位在完成非常规协议签署后,均在十二小时内完成了大额结算转移,路径绕开了主流清算通道,采用了冷门代理结算方。
这不是单纯的规则试探,而是在测试整套运作体系的耐受度。
林晚重新打开通讯面板,准备向市场团队补充一项指令。就在此时,主控屏右上角弹出一条新消息:
【系统提示:编号Lx-714的联盟单位刚刚提交一份联合声明草案,提议建立跨组织信用互认机制,免除部分项目的外部审计程序】
她点开文件预览。标题下方列出六家签署方,其中四家已在“源流”项目名单之中。草案措辞温和,强调“提升协作效率”“降低合规成本”,但核心条款明确削弱了第三方监督的存在意义。
林晚盯着那行文字,手指悬停在转发键上方。她没有立即行动,而是将草案内容复制到分析模块,启动语义比对程序。几秒后,结果显示该文本与此前破解的加密附件残片存在关键词重叠——“信用锚点”“流程简化”“阶段过渡”。
她关闭比对窗口,转而调出市场团队最新提交的动态简报。两份标记为高相似度的协议已被归入数据库,编号分别为mR-089与mR-091。她将它们与新草案并列排列,逐条对照格式结构。三者在条款分段方式、免责项位置、签字栏布局上高度一致,像是出自同一套生成模板。
林晚深吸一口气,指尖落在键盘上。她新建一封指令邮件,收件人为市场团队全体成员。正文只有两行字:
“即日起,所有涉及信用互认、免审机制、内部认证的提案,无论来源,一律纳入一级监控目录。
同步采集签署人近期所有对外通信元数据,重点追踪非工作时段的交互行为。”
她按下发送键,屏幕闪烁一下,任务成功推送。窗外,云都的夜色依旧浓稠,霓虹光带沿着建筑外沿流淌,映在玻璃上形成错位的光影。指挥室内,设备运转声低而稳定,信息流的速度却已悄然加快。
林晚靠向椅背,目光落在主控屏中央。那张尚未命名的关系网正在缓缓更新,新增节点围绕空白中心继续排列,像一圈无声逼近的齿轮。
她的手指轻轻敲击扶手,节奏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