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与刘玉凤的正式履新,如同在江泉政坛的棋盘上落下了两颗关键的重子,不仅确立了新的权力格局,也必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他们留下的市委常委、副市长以及非常委副市长的职位空缺,成为了当下江泉权力场中最为瞩目的焦点。这两个位置,虽不及市长、常务副市长那般显赫,却也是进入市级权力核心或担任重要政府职务的关键台阶,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也考验着新任班长周海洋和秦风的政治智慧与平衡艺术。
全市领导干部大会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新一轮的人事酝酿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观望、揣测,甚至活动,试图在这新一轮的洗牌中占据有利位置。谁将填补这两个至关重要的空缺,不仅关乎个人仕途,更将影响未来市政府班子的协作效率与施政方向。
市委书记周海洋的办公室内,气氛凝重。秦风坐在对面的沙发上,两人中间的茶几上放着几份干部名册和考察材料。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室内投下斑驳的光影。
“秦风同志,政府班子要尽快配齐配强,确保工作不断档、出合力。”周海洋手指轻轻敲着名册,语气沉稳,“这两个位置非常关键,人选必须既能独当一面,又能与你和新玉凤同志形成有效互补。谈谈你的想法。”
秦风深知这次人事安排的重要性。这既是对他作为新任市长在识人用人方面能力的首次重大考验,也直接关系到未来他推动“民生优先、绿色发展”战略的支撑力量。他沉吟片刻,开口道:
“周书记,我认为推荐人选应遵循几个原则:一是政治过硬,这是底线;二是专业能力突出,能切实解决分管领域的复杂问题;三是作风务实,敢于担当,能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四是注重实际工作能力和岗位匹配度,不搞论资排辈,但也要考虑干部成长的客观规律。”
他拿起一份材料,继续分析:“留下的常委副市长职位,分管领域涉及工业、国资、安全生产等,都是硬骨头。需要一位既懂经济、善管理,又有较强协调能力和抗压能力的同志。而另一个副市长职位,目前看可能侧重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方面,需要一位基层经验丰富、熟悉‘三农’工作、有深厚群众感情的干部。”
周海洋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秦风提出了几个初步意向人选,并阐述了各自的优势与可能存在的不足。在谈到副市长人选时,他特别提到了周小龙:“东风县的周小龙同志,在治理污染和推动绿色农业方面展现了很强的专业能力和为民情怀,潜力很大。但他刚刚担任县长不久,还需要在基层主要领导岗位上进一步历练,夯实基础。当前这个副市长岗位,可能需要一位经验更为丰富、能够立即上手应对复杂局面的同志。” 这番话既肯定了周小龙的能力,也体现了对干部成长规律的尊重。
两人就人选的能力结构、地域平衡、性格互补以及潜在阻力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整个酝酿过程,既体现了原则性,又充满了策略性。
几天后,市委常委会会议室,椭圆形的会议桌旁气氛严肃。这次会议的议题之一,也是最为核心的一项,便是研究推荐秦风、刘玉凤同志职务变动后,需增补的市委常委、副市长和副市长人选。
周海洋主持会议,他开门见山,明确了会议主题和推荐原则,强调要出于公心,站在江泉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考量人选。随后,他请市委组织部长吴兵就前期摸底、民主推荐和初步考察情况做了详细汇报。吴兵的汇报客观严谨,列出了几个符合条件且得票相对集中的候选人名单,并附有基本的优缺点分析。
汇报完毕,周海洋环视会场:“大家都谈谈看法吧,畅所欲言。”
会场出现了短暂的沉默。人事问题最为敏感,每位常委发言都需字斟句酌。
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钱卫国率先发言,他倾向于推荐一位资历较老、作风稳健的区委书记进入常委并担任副市长,理由是“经验丰富,能稳住局面”。这代表了一部分求稳的立场。
纪委书记李静则从作风和廉洁角度出发,建议重点关注在重要岗位上经受住考验、群众口碑好的干部,她提到了市发改委主任,认为其“专业能力强,在重大项目推动上敢于坚持原则”。
宣传部长郑强则从班子结构优化角度,建议考虑补充一些有创新思维、善于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推动工作的年轻干部,比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伟。
军区政委王军、秘书长周伟等也陆续发表了意见,角度各异,但都持重审慎。
整个过程中,秦风认真倾听,偶尔记录。他没有抢先发言,而是在大部分常委都表达了初步意见后,才沉稳地开口:
“感谢各位同志从不同角度提出的宝贵意见。我完全赞同周书记提出的推荐原则。结合政府工作的实际需要,我认为,这两个空缺岗位的人选,必须紧紧围绕我们确定的‘民生优先、绿色发展’核心战略来考量。”
他首先针对常委副市长职位:“这个岗位要扛起经济转型和安全生产的重担。我认为,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伟同志是比较合适的人选。理由有三:第一,他长期在经济一线工作,对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有深刻理解和实践经验,正契合我们绿色转型的需要;第二,在高新区任上,他展现了较强的开拓精神和项目运作能力;第三,年富力强,思路开阔,能为班子注入活力。” 他并没有否定其他候选人,而是着重强调了张伟与当前发展需求的匹配度。
接着,针对另一个副市长职位,他提出了不同看法:“关于分管农业农村的副市长人选,我认为需要一位不仅专业过硬,更要有丰富基层经验和强大执行力的同志。东风县周小龙同志虽然表现突出,但担任县长时日尚短,主持一县全面工作的经验还需要积累沉淀,此时提拔略显仓促,不利于其长远发展。我建议考虑另一位候选人,市农委主任王建国同志。他长期在农口系统工作,对全市农业农村情况了然于胸,政策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能够迅速进入角色,打开局面。”
秦风的推荐理由充分,立足工作需求,同时体现了对干部培养的负责任态度。他的发言,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讨论的方向。
在秦风发言后,会场讨论更加聚焦。有常委对张伟的开拓精神表示赞同,但也对其处理复杂利益关系的韧性提出了一点担忧;对王建国的扎实稳重表示认可,认为这确实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需要的品质。
刘玉凤作为新任常务副市长,也发表了意见。她支持秦风的推荐方向,并补充道:“政府班子讲求执行力与合作。张伟同志冲劲足,王建国同志经验丰富、作风扎实,正好形成互补。周小龙同志是棵好苗子,让他在县长岗位上再磨练一段时间,未来可期。我相信在秦市长的带领下,能够形成合力。”
经过几轮充分的讨论、甚至辩论,不同的意见逐渐趋于一致。周海洋作为班长,最后进行总结梳理。他综合了各位常委的意见,特别是肯定了秦风从政府工作实际出发、兼顾干部成长规律的推荐思路。
最终,会议达成共识:
一、 推荐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伟同志作为市委常委、副市长人选考察对象。其现任职务由管委会主任暂时接替。
二、 推荐市农业委员会主任王建国同志作为副市长人选考察对象。
三、 要求组织部根据常委会意见,按程序立即组织深入考察,并尽快将考察情况及推荐意见报省委审批。
方案确定,会议室内凝重的气氛稍稍缓解。这个推荐结果,既体现了对秦风作为市长用人主导权的尊重,也反映了常委会的集体意志,更传递出江泉市委希望班子兼具活力与稳重、专注发展的明确信号。
常委会的决定,很快在有限的范围内传开,再次引发了江泉政坛的震动。
张伟的提名,被普遍解读为市委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强烈信号。他在经济领域的锐气得到认可,但也有人担心其能否适应更复杂的全局协调工作。
王建国的提名,则被视为对农业农村基础工作的高度重视,期待其能利用丰富经验稳步推进乡村振兴。而周小龙未获推荐,在一些人看来是意料之外,但细想之下又在情理之中,体现了新班子在用人上的审慎和长远眼光。
那些未被推荐或支持人选未获通过的人,难免有些失落,但也在观察新班子的下一步动作。
而对于秦风而言,这次人事推荐的顺利推进,是他在市委常委会层面的一次重要亮相和成功协调。他既展现了敢于任用开拓型干部的魄力,也体现了遵循规律、注重实绩的成熟一面。这初步奠定了市政府班子以发展为导向、结构合理的基本架构,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散会后,周海洋把秦风留了下来。两人站在窗前,望着华灯初上的城市。
“班子配备只是第一步,”周海洋意味深长地说,“接下来,如何让这台新机器高效运转起来,真正干出成效,才是对你更大的考验。”
秦风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请周书记放心。我会尽快让新老成员磨合到位,把心思凝聚到发展上。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来回报组织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