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力空军训练基地,李干的办公室里,赵飞龙等人坐在他对面,他在仔细看着照片。
赵飞龙他们拍摄的照片清晰度很高,还有无人机从空中拍摄的各个角度的俯视图。
情报局一直跟踪苏联的洲际导弹发展情况,但是这种导弹从来没有出现过在情报报表上。
但是,李干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老毛子的白杨洲际弹道导弹,是世界第一种公路机动发射的洲际导弹,即机动式洲际导弹。
白杨洲际弹道导弹的出现,成为了美国和北约国家最为忌惮的一种战略武器。
最大一万公里的射程,而白杨洲际弹道导弹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被搭载在更先进的发射车上,机动灵活,跑到哪里就能在那里发射,摆脱了对发射基地的依赖。
美苏两国几十年以来,都在全力刺探对方的洲际导弹发射基地的位置,为的就是能在开战初期,能够一举摧毁对方的战略导弹作战能力。
而白杨洲际导弹的出现,让美国人此前做的努力成为了泡影,想要摧毁这些能够通过公路快速机动的战略导弹,难如登天。
李干记不清白杨洲际导弹的具体服役时间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就在最近两年。
老毛子的保密工作水平的确是有两把刷子的,竟然藏得这么严实。
从无人机的空中侦察照片能够看得出来,这个基地的伪装做得很好,若非是无人机贴近侦察,卫星也好侦察机也罢,估计是发现不了的。
而老毛子开始成建制部署该导弹,说明该导弹的性能已经完全成熟了。
这种能够携带多枚分导弹头的弹道导弹,具备变动机动飞行能力,突防能力极强。
就当前的反导手段而言,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防住这种导弹。
这是老毛子手里真正的战略杀手锏。
李干放下照片,对赵飞龙等人说,“这是老毛子最新式的机动式弹道导弹,一直有传闻,从来没有证实过,赵连长,你们立了大功。”
赵飞龙松了口气,道,“谢谢首长。”
李干说,“夜鹰侦察连开创了超远距离秘密侦察的先例,回去后,你们总结经验,把这个作战方式固定下来,下一步,你们可能要频繁执行此类任务。”
最可靠莫过于人力侦察,李干从来不迷信技术,他从来相信一点——人永远是最后的决定性因素。
李干说,“你们是全军当前唯一一支能够执行此类任务的部队,你们不但要继续增强自身这方面的能力,还要把教学办法制定出来,对兄弟部门进行培训。”
“我们需要更多能够执行此类任务的部队,不单单是侦察,赵连长,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赵飞龙起身说,“首长,我明白!”
如果把秘密侦察任务换成斩首之类的敌后突袭任务,可以想象一下,若干支这样的小队在敌后开花,够老毛子喝一壶的。
这就是李干多年以前提出的超限战概念。
突破传统作战思想的禁锢。
无论是单兵作战能力还是单兵武器装备,东大陆军如今是地表最强。
别的不说,配备到单兵的小型无人机、穿梭机,独步天下,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和其他国家不同,东大的伞兵部队是归空军管的,不是独立军种,也不是放在陆军麾下。
对伞兵部队的运用,李干有成套的成熟办法。
伞兵部队的战损率非常高,空降作战的伤亡非常大,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空降作战行动是诺曼底登陆,即便如此,美军伞兵部队的伤亡率依然超过了70%。
可见,这个兵种从诞生的那天起,面临的危险是天然巨大的。
李干乘坐专机前往感动机场,即伞兵45师的主要驻地,随机带上了赵飞龙,让他们归队。
同一天,秦火那边的空中穿刺式侦察行动开始,第一次出动,就像是一根搅屎棍一样,把西伯利亚地区这口秽物缸给搅了个浑浊不堪。
李干驳回了侦察方案里关于一去不回的侦察方式,严格限制歼-8FR的侦察半径不得超过该机的最大作战半径。
他要求加油机、预警机起飞,在勒拿河我方一侧保持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值班,支援侦察行动。
李干一点也不担心此举会引起苏军的强烈反弹,反之,苏军的反应越强烈,李干越高兴。
他们的反应越强烈,就会暴露越多的军事单位和意图。
如李干所分析的那样,苏军的反应是点到为止的,他们还没有动武的意图,也还没有做好动武的准备。
巴里亚政府的意图是,在东大和美日联军打得热热烈烈的时候,才超虚而入,一举向东推进,收回远东地区、切割东北平原。
在伞兵45师驻地,李干详细了解了伞兵部队的训练情况,提出了加强空降作战训练的要求,同时,他正式向最高统帅部提出报告,建议对伞兵部队进行扩编。
当前东大伞兵部队只有一个集团军,下辖三个伞兵师,其中一个伞兵师以教导为主,如此,能够投入作战的便只有两个伞兵师。
这点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空军希望把以直升机为主战兵器的空中突击部队纳入空军的麾下,用于与伞兵部队形成搭配,陆军予以了强烈的反对。
陆军已经建成了七个空中突击旅,按照每一个战区一个的方式进行配置的。
这些部队以直-20通用直升机为主战兵器,通过直升机进行快速的蛙跳式机动,在战场500公里范围内进行突击作战。
直-20、直-10大批量生产后,直升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并且还搞出了突击型的直-20t,以引进的海豚直升机为原型,哈飞厂搞出了直-19轻型侦察直升机。
那边还有实现了国产化的ch-53c、ch-47d两种重型运输机。
如此一来,陆航部队的直升机装备体系已经完整的。
陆军的理由也很充分,空中突击部队的作战范围在500公里之内,这个范围是陆军部队最大的作战范围,而空军的伞兵部队执行的是动辄上千公里的远距离空降作战,两者在战术上也许形成了搭配关系,但在体系组成上,空中突击部队是陆军作战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陆军有自己的固定翼飞机部队,几百架强-6攻击机就是最为有力的前线支援力量,能够为空中突击部队提供及时有效的空中支援。
这一波,李干支持了陆军,认为将空中突击部队保留在陆军编制里是合适的。
但是,鉴于空军伞兵部队扩编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陆军从战区部队里,挑出了三个师的编制,全部划拨给了空军。
空军用这三个师组建了伞兵第16集团军。
如此一来,空军便有了2个伞兵集团军,除去一个教导师,有足足5个伞兵师可以执行作战任务,力量是足够的了。
日本国土狭窄,当前的弹药动辄打几十公里上百公里的情况下,没有使用伞兵空降作战的必要。
不夸张地说,陆军的远火只要登陆,就能从西打到东,像是切鸡鸡一样把小日本给切成若干节。
扩编伞兵部队,是要用在苏联战场甚至美国战场的。
别以为没有对美作战计划。
五角大楼的某个抽屉里,也一定有对东大作战计划。
许多人知道二炮部队属于战略部队,轻易不动用,实际上,就兵种来说,伞兵部队也属于战略部队。
这种能够对几千里之外的地方实施登陆作战的部队,具备其他兵种不具备的优势。
以前,东大的伞兵部队不被别人放在眼里,这是因为运输机性能限制了。
运-8这种中型运输机七十年代才仿制成功,最大作战距离不超过2000公里,限制了伞兵部队的发挥。
自从运-10服役,安-124入列,这个问题解决了。
尽管运-10属于窄体客机,但必要时候也是可以执行空降任务的。
最关键的是安-124的服役。
采购一批,引进全套技术,在长飞厂那边进行国产化,从根本上解决了东大空军缺乏战略运输机的问题。
等到国产的运-20战略运输机出来,空军的远程输送体系架构也就完善了。
李干向伞兵部队明确提出了未来训练的两大重点,第一是寒区森林作战,第二是热带海岛作战,重点训练这两块。
针对哪些目标、针对谁,众人心知肚明。
美军占据了太平洋许多岛屿,如果全面开战,要实施有效的反击打到美国本土,是必须要先把这些岛屿拿下来的。
最快速的办法莫过于使用伞兵部队了。
依靠陆战队挨个挨个打太几把慢了,而且今时不同往日,二战时期的跳岛战术,在当前的绝对技术兵器面前,就是渣渣。
确定了伞兵部队的作战方向,李干立即返回伯力空军训练基地,等待秦火那边的最终侦察报告。
军事情报之重要,能够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甚至在某些时候,一份军事情报能够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