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盟枢纽的“种子银行”迎来第一百万颗种子时,正值融尘树的百年诞辰。这颗编号为“m-”的种子,被装在一枚由弃星岩石与星盟水晶共同打造的容器里,由凯和莉娜亲自护送到枢纽。当莉娜将种子放入恒温保存舱时,整个银行的全息屏同时亮起,展示着过去百年间收集的每一颗种子的故事——从裂石星第一粒杂交稻种,到枯水星域的沙稻种,从遗忘星域的记忆花种,到未知之域的星尘花原种,百万颗种子像百万颗星辰,在屏幕上组成了一幅流动的宇宙共生图。
“每颗种子都在说同一个词:‘连接’。”阿月站在保存舱前,看着那枚特殊的容器,容器表面刻着一条蜿蜒的线,从弃星延伸至星盟枢纽,沿途标注着种子经过的每个星域,“从火山灰到稻田,从沙漠到花海,它们走过的路,就是‘星尘之约’最实在的轨迹。”
这颗百万号种子的来历,比所有人想象的都更动人。它不是某种高产作物的种子,也不是珍稀植物的种源,而是一颗普通的“共生豆”——这种豆子原产于枯水星域,经小石改良后能在沙漠固氮,又被弃星的培育师与星尘花共生种植,最终结出的豆荚里,每颗豆子都带着裂石星的螺旋纹、枯水的沙纹和弃星的火山纹,像三颗星球在豆种里完成了拥抱。
“它不是最珍贵的,却是最‘懂’共生的。”莉娜仰着脸,看着保存舱里的种子,眼睛亮得像弃星的星尘花,“爷爷说,好种子不是能在所有地方生长,是能和所有地方的土地做朋友。这颗豆子在裂石星学了扎根,在枯水星学了耐旱,在弃星学了抗毒,它知道怎么和每个地方好好相处。”
为了庆祝这一时刻,星盟举办了“种子博览会”。各族人带着自己星域的特色种子和种植故事,在共生广场搭建起临时展台:枯水星域的人用沙稻穗编织成星舰模型,展示沙稻如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遗忘星域的老人捧着会映出记忆的花种,讲述花朵如何帮他们找回失落的历史;影族人则用幻尘模拟星尘花的生长过程,让参观者“看见”种子在土壤里扎根、发芽、开花的每个瞬间,感受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最受欢迎的展台来自七星。凯和莉娜没有展示种子,而是搭起了一个微型的“火山灰农场”——用特殊材料模拟弃星的环境,里面种着最初的“韧”的后代,周围还摆放着凯当年记录的岩壁拓片,上面歪歪扭扭的字迹记录着韧每天的生长:“韧今天多了一片叶”“韧周围的灰变成了土”“韧开花了,莉娜笑了”。
“这才是最好的展品。”一位来自静默星域的参观者看着拓片,眼眶湿润,“我们总以为共生需要复杂的技术,却忘了最本质的是‘坚持’——每天给花浇一点水,每天多一点耐心,就能在火山灰里种出奇迹。”
博览会期间,一场特殊的“种子交换”在广场举行。各族人用自己的种子交换他人的种子,不是为了改良品种,是为了传递故事:小石用裂石星的新稻种,换了枯水星域的沙枣种,承诺要让沙枣在裂石星结果;影族的星澈用能发出共情旋律的花种,换了遗忘星域的记忆花种,说要让两种花在迷雾星域“合唱”;凯则用弃星的星尘花种,换了静默星域的冰花种,笑着说要试试让火山灰里长出会结冰的花。
“交换的不是种子,是‘我在乎你’的心意。”老农看着孩子们用自己做的种子标本互相赠送,脸上的皱纹里都堆着笑,“就像这百万颗种子,单独一颗或许微弱,但聚在一起,就能让整个宇宙都长满希望。”
博览会的最后一天,星盟议会宣布成立“种子学院”。这所学院没有固定的课程,而是邀请每个星域的种植能手担任老师,教大家如何根据不同的环境培育种子,如何在共生中让每种植物都发挥最大价值。学院的校徽是由百万颗种子的图案组成的螺旋形,象征着“星尘之约”与生命共同成长的轨迹。
“我们教的不是种植技术,是共生的智慧。”学院的第一位老师是石老,他虽然年事已高,却坚持要给第一批学生上第一课。老人用粗糙的手握着一粒种子,对台下的各族年轻人说:“裂石星的土地告诉我,种子不会挑剔土地,是土地会挑剔种子。要让种子和土地做朋友,就得先懂土地的脾气,就像要和别的文民做朋友,就得先懂他们的难处。”
当第一百万颗种子被永久封存进种子银行的“时光舱”时,莉娜代表所有“种子守护者”,在舱门刻下了一行字:“今天的种子,是明天的星尘。”这句话很快传遍了各个星域,成为新的共生格言——它提醒着每个文明:今天付出的善意,培育的信任,终会像种子一样,在未来的宇宙中长成参天大树,化作滋养万物的星尘。
离开星盟枢纽前,凯和莉娜去了一趟融尘树。百年的时光让这棵树长得愈发茂盛,枝叶间挂着各族人系上的种子袋,里面装着来自不同星域的希望。莉娜踮起脚尖,将一枚弃星的星尘花种子系在最低的树枝上,轻声说:“希望它能顺着树根,长到弃星去,告诉那里的花,它们的朋友在很远的地方,也在好好开花。”
凯看着女儿的背影,又望向远方的星尘流。他知道,这百万颗种子只是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种子被收集、被交换、被播种,它们会落在已知的星域,也会飘向未知的角落,像无数个微小的信使,传递着“共生”的真理——生命或许形态各异,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渴望着连接与温暖。
他在给星盟的信里写道:“在弃星,我们学会了一件事:宇宙的永续不在宏大的计划里,在每个普通人的手里——是小石弯腰播种的动作,是影族孩子哼唱的旋律,是莉娜给花浇水的耐心。这些动作聚在一起,比任何条约都更有力量,比任何种子都更能让共生的根扎进宇宙的土壤。”
种子银行的灯光彻夜通明,照亮了百万颗种子的梦乡。它们在恒温舱里沉睡,却仿佛能听到来自各个星域的生长声——裂石星的稻浪翻滚,枯水星的沙稻抽穗,弃星的星尘花绽放,静默星域的冰花在低温中积蓄力量。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像一首跨越光年的生命赞歌,诉说着一个简单而坚定的信念:
只要还有一颗种子愿意发芽,宇宙的共生之梦,就永远不会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