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府内,镇朔军安排的指挥使司,随着官员陆续到位,政令开始精密高效的运转,
贺烽想要的是一个稳定给自己汲取资源的后方,所以在军事控制基本稳定后,立刻将重心转向内政建设……
在李御等人的建议下,贺烽以原西夏皇宫的偏殿为临时幕府,设立了名为“安西都督府”的指挥使司
贺烽自领大都督,总揽西夏故地一切军政大权!
下设长史司,司马司,功曹司等,
分别管理民政,军事,官员考核,
大量启用随军文吏,同时也甄选部分愿意合作,熟悉本地情况的西夏旧吏填充其中,
李察哥便被安排在长史司挂了个虚职,参与对西夏人的安抚,
一系列新的政令,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颁布执行下去:
安民令
派遣大量人员,配合军队,深入各州府县,清丈土地,登记户籍人口,明确土地归属,
承认农民对原有土地的耕种权,但宣布所有荒地,无主之地及抄没的原西夏皇室,顽固贵族土地,收归都督府所有,
未来将用于军功赏赐或招募流民垦殖,
此举旨在掌握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兵源,税源基础!
新税令
废除西夏原有繁杂苛重的税制,推行相对简单统一的税赋政策,规定按田亩数量征收粮食,并允许以银钱折算,
同时降低商业税率,鼓励境内及与西域的商贸往来,
贺烽明白,苛政猛于虎,百姓其实没有什么野心,即便有了实质性的行为,也是被有心人煽动利用
不论是哪里的百姓,只要能吃得饱穿得暖,他才不会管你谁做皇帝
想要安稳,唯有让百姓休养生息,才能获得长久支持!
整军令
重申彻底解散西夏原有军队,收缴一切兵甲!
镇朔军进行整编,设立常备军与屯田军,常备军为核心野战军阵,
屯田军则亦兵亦农,战时出征,平时垦殖,以减轻后勤压力!
同时,颁布军功授田法,明确规定立下军功者,可按功勋大小授予田地,
这极大的刺激了将士士气
甚至不仅仅是军中的将士,就连流民,见到如此丰后的惠民田土,也是垂涎欲滴
招抚令
针对西夏境内众多的党项,回鹘,吐蕃等部落,只要承认都督府权威,按时缴纳赋税粮税,并提供兵役,则保证其部落自治权和平安!
头人,首领的地位,也可以得到承认和册封,
这个政策一出,极大的稳定了游牧区域各部落之间渐渐隐动的民心
……
政令推行之初,并非一帆风顺,
一些地方的西夏旧贵族阳奉阴违,隐瞒田亩人口,甚至暗中串联!
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军州,原守将拥兵自重,拒不交权!
对此,镇朔军毫不手软,李锐武,苏锐等人针对敢于公然抗命者,以雷霆手段镇压!
苏锐率领的马军营,如同疾风般扫过几个试图据城顽抗的边镇
城破之后,为首将领及其核心党羽被尽数斩首!
但其下属兵卒及家眷多数得到赦免,
张德柱则负责带队四处收缴兵甲,遇到藏匿或抵抗者,直接抓捕,手段酷烈……
虽有些粗暴,却也极大地震慑了还心存侥幸的西夏旧贵族!
与此同时,对积极配合政令的西夏旧族,贺烽则兑现承诺,给予优待!
李察哥因其“表率”作用,家族得以保全,甚至获得了一些商业上的便利,
这让他更加卖力地为镇朔军奔走,劝说那些尚在观望的旧识宗室子弟,
软硬兼施之下,新政逐渐在西夏故地站稳了脚跟,
底层百姓发现,换了统治者后,赋税反而减轻了,秩序也逐渐恢复,
苛捐杂税和宗室随意征敛的现象大为减少!
衣食无忧,民间反抗之心自然慢慢淡去,
一系列的新政举错,吸引了大量的西夏贫苦牧民,农民!
而与之相对应的,随着镇朔军带来的相对公平的律法和军功授田的诱惑,甚至开始有西夏青年主动要求加入镇朔军!
镇朔军中的外族将士数量,开始与日俱增……
……
安西都督府内,如今兼任长史司主事的李御,忙得脚不沾地,但精神却愈发健旺:
“王爷,各项政令已在灵州,盐州等地初步完成,清出大量隐田隐户……”
“新政开始颁布实施后,民间反响尚可,商路也有所恢复,只是……各地学堂大多停滞,儒生士子颇多微词,认为我军只重武事,不修文教……”
……
贺烽闻言,几乎是条件反射似的沉默了……
“文教……”
他像是在自言自语般呢喃着
他到不是排斥文教,只是当下这世道,很多人迫于生计,已经不在乎什么礼义廉耻,或是什么兴国兴族的大义
没什么文化的人还好些,顶多是拦路掳掠
而很多略微有点文化的所谓的“文人”,会打着文教的幌子招摇撞骗!腐儒就是典例!
贺烽不是不通文墨的人,但他平生最恨腐儒!
甚至对腐儒的憎恨,超过了所有的敌人!
原因无他,因为敌人有形,可杀可躲……
但腐儒那一张臭嘴,有的时候,让人疼不得恨不得……
你跟他计较,就会被拖入泥潭,你不跟他计较,他说你心里默认……
若是动怒杀了他,又会落得残暴嗜杀的骂名,于政令的稳固有害……
“这个文教嘛……”
“先放一放……”
“百废待兴,先把民生,赋税整理好……”
话说到这,贺烽像是想起了什么,我略微犹豫了一刻,朝李御交代道:
“另外,文教这个事……计之深远,你去找几个开明的读书人,我回头和他们商量……”
“领命!”
李御记下,又道:
“还有一事,边境哨卡抓获几名形迹可疑的商旅,经审讯,似是金人细作,还有……疑似南朝来的探子……”
贺烽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果然都坐不住了?严加审讯,弄清他们的目的,同时,加强边境巡查,尤其是通往金国方向和南朝蜀地方向的要道,”
“告诉董怀安,严查这些通商隘口!”
“领命!”
李御肃然应道!
贺烽走到窗边,望着都督府外逐渐恢复生气的兴庆府街市,
他知道,内部的整顿刚刚初见成效,而外部的狂风暴雨,则即将来临!
他必须抓紧这宝贵的时间,将西夏故地彻底消化,转化为镇朔军强大的后援储备力量!
以应对来自东边和南边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