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军衙门前,王家人的牛车排成了一条长队。
在世的王家人中,辈分最长的是王导六子王荟,王凝之见到都得喊一声叔父。
王导子孙中,与王凝之同辈的,则有王导三子王洽的两个儿子王珣和王珉,五子王劭的儿子王谧和王荟的儿子王廞。
与王凝之血缘更近的同辈,则有王廙的两个孙子王茂之和王随之,王彪之的儿子王临之。
王廙是王羲之的亲叔父,书画称江左第一,他也是书圣和明帝司马绍的书画老师。
此番出事的王裕之,正是王茂之之子,赴宴的王镇之则是王随之之子。
从名字上可以简单判断,王正的后代,从王羲之这一代开始,名字里都带“之”字。
来找沈劲要说法的王家诸人,便是以王廞为首,以人数最多的王导子孙为主。
沈劲招待众人入座,笑道:“怎么今日都有空,一起到我这来了。”
王廞是个至情至性之人,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道:“禁军衙门无故扣押敬弘,我们这是来找沈将军讨个说法的。”
沈劲一脸诧异,“王敬弘当街与人冲突,指使亲卫伤人,禁军府不过是传他来问话,怎么就被说成是无故扣押了?”
“沈将军,”王廞抬高了音量,说道:“慕容家的人可没受伤,敬弘却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从车上摔下,孰是孰非,一目了然,有什么好问话的?”
沈劲见他如此不懂规矩,眯了眯眼,“伯舆,这里是禁军衙门,你是要教我如何做事吗?”
王镇之拉了拉王廞,示意他控制情绪,自己则说道:“将军误会了,正值新年,家人团聚之日,得知敬弘被抓,我们都有些着急,还请将军海涵。”
沈劲点点头,“你们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谁对谁错,怎么处理,我自有分寸,你们回去等消息吧。”
王廞忍不住又道:“如此小事,还需几日才能完结?”
沈劲冷声道:“聚众行凶,伯舆觉得是小事?你要是不服,大可以去陛下那里告我。”
王镇之见越说越严重,赶紧拉着王廞起身告辞,又道:“还望将军垂怜,让家人送些吃食衣物给敬弘。”
这个要求沈劲倒是没有拒绝,点头表示同意,站起身,“诸位还请稍安勿躁,不要妨碍禁军衙门办事,听说门外全是王家的车马,慕容家可是一个人都没来。”
说完这句,他拂袖而去。
王家众人走到门外,大多愤愤不平。
沈劲一介罪人之后,没有王裕之祖父王胡之的提拔,早不知道埋没到哪去了,居然如此恩将仇报。
王廞怒道:“我们这就去找陛下,我就不信了,沈世坚敢如此颠倒黑白。”
王镇之还算冷静,想到沈劲的最后一句话,劝道:“他说慕容家没来人,是不是在暗示我们行事有些莽撞了,这里可是洛阳,不是当年的建康。”
“相比建康,如今的洛阳可是姓王,”王廞冷哼一声,“慕容家那帮白奴,拿什么和我们比。”
王镇之连连摇头,“慎言,慎言,这话可不能再说了。”
王家众人在禁军衙门外起了分歧,在王镇之的劝说下,一部分人认为沈劲如此行事,肯定是王凝之的授意,所以他们不能再继续闹下去。
但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就算是王凝之的意思,也不能退让,毕竟追赠的事还没说法,必须要联合起来,给王凝之施压。
这种想法,在别的朝代无疑是自寻死路,可在门阀政治大行其道的当下,并不奇怪。
无论谁当皇帝,都得依靠世家来治理天下,这是武夫和大字不识的庶民取代不了的。
沈劲来到后衙,儿子沈赤黔上前问道:“阿耶如此不留情面,会不会有损名誉,毕竟王敬弘的祖父于阿耶有恩。”
“让我家家破人亡,我成为罪人之后的,不也是王家,”沈劲冷笑着摇摇头,有些不屑,“而且我已经暗示过了,慕容家的人就比他们这帮人聪明。”
沈劲之父沈充当年是跟着王敦造反,这才惨遭灭族之祸,沈劲被人藏匿,侥幸捡回一条命。
沈赤黔好奇道:“阿耶打算怎么处理这两人,一直关着,也不是个事。”
沈劲正要回答,外面传话进来,王殊到了。
父子俩赶紧出府迎接。
王殊的队伍已经到了府门口,与王家众人擦肩而过。
王廞等人不死心,留下些仆役等候在府门外,打探消息。
沈劲带着沈赤黔上前行礼,请王殊入府。
王殊边走边笑道:“我好像来迟了些,伯父已经将人撵走了。”
沈劲这才知道他是来给自己助威的,感动道:“殿下何必亲自跑一趟,些许小事,我自会处理好的。”
“那怎么行,”王殊到厅中坐下,又道:“伯父可不是孤军奋战,这件事也不仅仅是当街冲突这么简单,我看他们不会罢手的。”
沈劲带着儿子在下首坐下,回道:“有些人还是明白事理的,有些人却被利益蒙蔽了双眼。”
王殊摇摇头,“不全是利益问题,而是他们一直以来就是如此行事。”
世家的嚣张霸道,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皇权衰微,也不是一下子能扭转过来的。
沈劲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我打算再晾上两日,看看外面的人会不会有新的动作,如果就此打住,那我便以街头闹事为由,将两人施以笞刑,此事就算了了。”
笞刑就是打板子,以慕容泓和王裕之的身份,受伤不重,侮辱性更强。
王殊没有反对,笑着说道:“伯父下手够狠的,那要是外面继续闹呢?”
沈劲严肃道:“那我就以二人寻衅滋事或者聚众闹事为由,上书朝廷,要求重罚。”
两人都是官身,沈劲敢用笞刑,已经是极限,再往上,就不是他能处置的了。
如果朝廷想处理慕容家,那就是慕容泓寻衅滋事;
如果朝廷的目标是王家,那就是王裕之聚众闹事。
王殊对沈劲的想法很满意,说道:“伯父想得很周到,我没什么可说的,不过来都来了,我便叨扰下,在伯父这里吃顿便饭再回去。”
一切正如王凝之所想,沈劲怎么可能被几个王家人吓住,王殊过来,只是表明态度,接下来,就看王家人懂不懂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