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李乐结束与海外团队的深夜会议,揉着太阳穴打开抖音。
推荐页里,小沈同学的直播间像颗意外闯入视线的星,瞬间抓住他的目光。
画面中,小沈同学浅金色长发松松编着麻花辫,几缕碎发俏皮地贴在脸颊,红丝带如跳动的火苗,点缀在发间。
她身着一袭缀满红玫瑰的吊带裙,剪裁贴合的面料勾勒出轻盈线条,脖颈间那抹绿——四叶草项链随着浅唱低吟微微颤动,像藏着无数音符的魔法符。
此时,她正唱着一首城市民谣,嗓音里裹着江城特有的烟火气,尾音漫开时,仿佛能看见长江边摇晃的灯影。
“这首歌写给每个在异乡拼搏,却把故乡装在心底的人……”
唱罢,她垂眸笑,酒窝陷成小窝,眼睛弯成月牙,跟弹幕唠起为写歌蹲守早餐摊,听老板讲热干面里的乡愁。
李乐听着这股对音乐的赤诚,想起无忧传媒音乐赛道一直想找的 “灵魂歌者”,心跳都漏了半拍。
变故来得突然,连麦pK提示弹出。对面是靠嘶吼式喊麦、疯狂甩特效拉票的主播,礼物特效如烟花般炸开,小沈同学这边人气肉眼可见地往下掉。
她攥紧话筒,指节泛白,鼻尖沁出细汗,却强撑着笑:“喜欢我唱歌的宝子,帮我守守塔好不好?赢了给大家清唱段新改的楚剧风流行歌,保证没听过!”
那股子不服输又纯粹的劲儿,像极了李乐初入直播行业时的孤勇。
李乐没犹豫,指尖在屏幕上划过,“乐帝降临” 特效轰然启动。
金色凤凰拖曳着璀璨光效,如银河倾泻,瞬间霸占整个直播间。
原本被对面压着的人气曲线,猛地飙升,直接登顶平台热门。
小沈同学惊得捂住嘴,眼睛瞪得溜圆,歌声都带着颤:“我的天!这位大哥也太飒了!这特效,感觉下一秒能带我飞到云端唱歌!” 弹幕疯狂滚动,“乐帝降临!”“这排面绝了!” 刷满屏。
pK胜利的瞬间,她鼻尖发红,又笑成月牙眼:“谢谢这位神秘大哥!我兑现承诺,清唱一段——”
她深吸口气,楚剧的婉转唱腔混着流行旋律倾泻而出,水袖般的音符在直播间流淌,粉丝疯狂刷屏 “宝藏歌手藏不住啦”。
下播后,李乐的私信框弹出:“小沈同学,我是无忧传媒的李乐,你的声音里有对音乐的热爱,我们正在打造‘国乐新声’直播,想邀请你一起,让传统音乐在直播里开出新花,有兴趣聊聊吗?”
手机另一头,小沈同学攥着手机蹦起来,差点撞翻桌上的谱子。
她盯着私信反复看,确认 “李乐” 身份后,手忙脚乱回:“李总!我愿意!我写了好多歌,想把楚剧、编钟这些老祖宗的宝贝融进旋律里,做梦都想让更多人听见!”
发完消息,她抱着吉他在房间转圈,谱子上的音符都跟着她的笑声跳跃。
见面那天,小沈同学抱着厚厚的歌单,牛皮纸封面被摩挲得发皱,边缘还粘着她随手记灵感的便签。
她眼睛亮晶晶,像藏着星星:“李总您看,这首《编钟与电子》,我想把编钟的厚重和电子合成器的未来感糅在一起,还有这首《楚韵新唱》,用楚剧唱腔搭rap…… 好多想法,之前没人懂,您要是觉得行,我能玩出花来!”
李乐翻看歌单,指腹划过那些带着温度的音符,墨色笔迹里藏着的音乐野心,让他想起当年在海外用文化对冲打开市场的热血:“行,给你配顶尖制作团队,从编曲到视觉,把‘非遗音乐融合’玩透,首场直播,咱们就搞‘古乐新声’主题,让你在国风舞台上开唱。”
新直播首秀当天,直播间布景如一幅流动的国风长卷。
小沈同学身着改良戏服,月白色水袖上绣着声波纹样,随着动作轻扬,似要抖落满袖音符。
身后大屏是动态山水,墨色山峦间,编钟、琵琶等古乐器虚影若隐若现。
她深吸口气,开场曲《戏腔新韵》响起—— 京剧念白如珠落玉盘,混着电子鼓点炸开,“乐帝降临” 特效配合节奏,金色凤凰翅膀幻化成细碎音符,簌簌飘散。
开播仅十分钟,百万观众涌入,弹幕刷爆 “这才是音乐该有的样子!”“传统文化活了!”
小沈同学唱到高潮处,水袖甩成诗意弧线,眼神里的光和直播间的特效交织。
李乐在监控室看着数据疯狂跳动,知道这场 “破圈” 成了。
此后,李乐为小沈同学规划 “非遗音乐周”,每周联动不同非遗音乐人。
学编钟演奏时,她抱着编钟模型,在直播里跟观众唠:“这青铜做的钟,敲一下,声音能传好几里地,和电子合成器搭一起,老祖宗的浪漫撞上未来感,超酷的!”
粉丝从单纯听歌,开始讨论 “宫商角徵羽怎么融入流行旋律”,直播间成了音乐实验场,也成了传统文化的科普课堂。
一次直播,小沈同学尝试用楚剧唱腔改编rap,唱到中途忘词,慌得脸瞬间通红,话筒都差点拿不稳。
弹幕却没刷 “翻车”,反而清一色 “没关系,再来!”“真实才最动人!”
她深呼吸,把忘词的窘迫编成即兴旋律,沙哑又带感的腔调意外成了亮点。
李乐盯着监控屏笑,立刻让运营剪出 “失误变经典” 片段,配上文案 “音乐里的不完美,才是最打动人的真实”,当晚就冲上热搜,小沈同学 “敢玩又真实” 的标签,成了直播圈的清流。
随着人气飙升,音乐综艺、oSt邀约如雪片般飞来。
李乐帮她筛选,接下 “国乐新声” 综艺,直播里带观众看她和编钟乐团合作。
黄鹤楼前的舞台上,她水袖甩成诗意弧线,唱着为《楚辞》改编的歌,歌声裹着楚地山水的灵秀,观众刷屏 “原来传统文化可以这么潮” 。
某次综艺直播,小沈同学在黄鹤楼前开 “国风音乐会”,唱自己为武汉写的歌。
歌词里藏着热干面的香气、樱花的温柔、长江水的浩荡。
李乐安排 “城市共鸣” 特效,观众打赏 “乐帝降临”,屏幕会弹出对应城市的文化符号—— 北京的胡同、西安的城墙、成都的茶馆……
直播间成了全国网友的 “音乐打卡地”,当晚 “小沈同学 黄鹤楼歌声” 词条登顶热搜,连武汉文旅都来联动,邀请她做 “城市音乐推荐官” 。
看着小沈同学从直播间里的 “宝藏歌姬”,成长为能扛国乐创新大旗的 “音乐新势力”,李乐明白,这是无忧 “音乐 + 文化” 模式的成功 —— 让年轻声音接上传统根脉,让直播流量变成文化传播力。
而小沈同学,正借着直播的光,在音乐宇宙里,把歌韵唱得越来越响亮。
下一站,他们要让她的声音,乘着 “乐帝降临” 的凤凰,飞向更广阔的天地,去让编钟的余韵,在更辽阔的星空下,谱写出新的声韵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