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此时,接客的人和揽活的车夫等才得以从“战场”的对面跑过来,其中就有来迎接王月生的武汉宝芝林的掌柜毕涛,和在此地王家商号历练的老营学员代表曾毓。按照王月生定下的规矩,迎来送往的最高规格也就是如此了,其他人都照常各司其职。多说一句,曾毓是难得的在王家商号里混得风生水起的女毕业生,一手财务的本事令族中的老账房都叹为观止。好在家族内部和对外都说是替王月生培养人才,所以才能稍许被公平对待些,否则一个抛头露面、不守妇道的风评就能压死这个时代的职场女性。

三人也是快六年没见面了,久别重逢,少不得一阵兴奋与唏嘘。王月生看着身材欣长、文质彬彬的毕掌柜道:“老毕啊,几年没见一点没见老啊。是不是对工作不操心啊”。毕掌柜笑道:“东家,可不能亏心啊,咱老毕的业绩那可是响当当的。至于说为啥不显老,你看咱们的小曾姑娘,商号、银号的总账一把抓,不能说不忙吧,你看看她现在啥样”。

王月生看向曾毓,做出大吃一惊的样子:“呀,咱们的小曾姑娘咋还越来越年轻了呢?看来我从西洋给你们女孩带的化妆品,可以少送一份了”。

“讨厌,生哥,抠门就说抠门,别拿人家的美貌说事”。曾毓的谈吐完全不是此时大清人士的模样,而是彻底地被王月生在老营里熏陶或者说带歪的那种自黑自擂、互嘲互吹的后世校园风格。很多年以后,老营的学员散布世界各地、各行各业,有些在校园里都没有见过,但是经常两句话下来,就能从话风判断出彼此的校友身份。这是后话。

老规矩,有宝芝林分店的地方,王月生肯定就住宝芝林。至于曾毓这次来接他,一方面是代表此地老营学员来接自家的生哥,一方面也是因为她就跟一个同样为老营毕业的宝芝林的妇科女郎中(大夫)住一起彼此照应,也属顺道。

当晚并没有什么接风洗尘之类的活动,王月生不提倡这个。安顿下来之后,简单问候了一下药房的同事,就带了两名派驻此地的自己之前就熟识的家丁(保镖)自己上街找饭辙,也顺便随意逛逛。

傍晚,汉口的寒气裹着江风钻进衣领。王月生裹紧青布长衫,沿着青石板路拐进汉正街——这条后世曾被被称作“天下第一街”的老巷子,此刻正从白日的喧嚣里缓过神来,像一口熬了一整天的老锅,蒸汽未散,余温犹存。

汉正街北起汉水,南接长江,自明末“正街”得名以来,已挤挤挨挨铺陈了三百年的商铺。12月底的傍晚,云收雨歇后的夕阳把屋檐下的“招财进宝”木匾染成蜜色,石板路上还凝着白日的潮气,混着糖炒栗子的焦香、酱菜坛的酸鲜、药材铺的苦香,在空气里织成一张味觉的网。

天色渐暗,喧嚣渐歇,灯火初燃。白天的鼎沸人声和骡马嘶鸣稍稍减弱,但远未沉寂。大宗批发交易如布匹、药材、山货的高峰已过,小宗零售和市民采买正当时。

沿街店铺纷纷点亮灯笼——富商大店挂出明亮的煤气灯或煤油灯,如“叶开泰”药铺、“汪玉霞”糕点,映照着鎏金招牌;普通店铺和摊贩则点起纸灯笼或菜油灯,在寒风中摇曳,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街道上空被密密麻麻的招牌--布招、木匾、灯笼--和晾晒的衣物、货物遮蔽,光线幽深,人影憧憧。

街道两侧的店铺大多是前店后坊的格局:

“谦祥益”、“瑞蚨祥”绸缎庄的布幌子被风吹得翻卷,伙计站在门口用竹竿挑着刚到的湖绉、宁绸,喊着“苏州货,软似云!”;

“万源号”杂货铺的玻璃柜台里摆着搪瓷缸、洋火(火柴)、铜锁,掌柜的正用算盘噼啪拨着账,嘴里哼着“汉正街,九省通,买不买的都来逛一通”;

“大有米行”的帆布篷下堆着雪白的湖南米、湖北籼米,伙计用木锨扬着米,扬起的糠秕在夕阳里像金粉;

“叶开泰”药铺的雕花门楣下,老药工正用铜杵捣着艾草,药香混着隔壁香烛铺的檀木味,直往人鼻子里钻。

街上人流交织,百态纷呈。码头、货栈的苦力们拖着疲惫的身躯,三五成群,穿着破旧棉袄或夹衣,脚踩草鞋或破布鞋,涌入街边最便宜的小食摊、大碗茶摊,用几文钱换取片刻温暖和饱腹。归家的商贩推着独轮车、挑着空担子的小贩,结束了一天的营生,脸上带着满足或愁容,匆匆往家赶。

身着绸缎皮袍的外地客商--徽商、晋商、浙商,在本地掮客或买办的陪同下,开始寻觅晚餐和娱乐去处。他们的目标或是临河的酒楼,或是烟花巷的堂班。巡街的更夫与差役提着灯笼、敲着梆子的更夫开始准备夜巡;懒散的官差挎着腰刀,在街口晃悠,眼睛盯着可能出现的“孝敬”。

衣衫褴褛的孩童在人群中穿梭嬉闹,或围着卖零食的摊子流连忘返;角落里蜷缩着瑟瑟发抖的乞丐,向路人伸出破碗。

此时的汉正街,已有了年关的紧迫感。商贩们一边收着当日的货款,一边往货架上补着年货。虽然离春节还有段日子,但一些店铺已开始为年货预热。汉正街及周边小巷,如大夹街、小夹街, 出现了临时搭起的年货棚摊,挂出红纸金字写着“年货上市”、“童叟无欺”的招牌。腊肉、风鸡、咸鱼、干果、蜜饯堆叠如山,空气中飘散着混合的咸香与甜香。

春联摊上戴瓜皮帽的老先生铺开红宣纸,“福”字倒贴的寓意被写在纸角,“招财进宝”“人寿年丰”的墨迹未干,围着挑拣的妇人、学童;

腊味铺挂着风干的腊鱼、腊肉、腊鸡,油光在夕阳下发亮,老板用草绳捆扎腊味,嘴里念叨:“过了腊八就是年,您家这腊肉挂得早,来年日子红火!”;

糖画摊的铜锅熬着麦芽糖,师傅的铜勺在石板上划出龙、凤、鲤鱼,小娃们攥着铜钱围在周围,眼睛盯着糖稀拉出的金丝,咽着口水不敢说话。

茶馆里依然人声鼎沸,说书先生拍响惊堂木,讲述着《三国》《水浒》或刚发生的奇闻异事,甚至包括白天刚发生的码头械斗;商人们在雅座里压低声音谈着生意。

街上不时能看到身着统一号衣(如“宝庆”、“黄孝”字样)的帮派成员,他们是帮会的耳目和打手,目光警惕地扫视着街道,维护着各自地盘的利益和秩序。半公开的赌坊和烟馆(鸦片馆)在幽深的后巷亮起暧昧的灯光,吸引着寻求刺激或沉沦的客人。

王月生每到一处,但凡有条件,都要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美食。汉正街本身是商业大道,顶级酒楼多在沿河或花楼街,但街边巷口充斥着地道实惠的本地风味。王月生刚从码头过来,最勾他的还是那些“热辣滚烫、接地气”的吃食。

在陪同的家丁的推荐下,王月生请了自己一行人吃了:

“王记面馆”的镇店宝——重油烧梅(烧麦)。汉正街尽头的“王记面馆”,门脸不大却总排着队。灶上的木蒸笼“咕嘟咕嘟”冒白汽,揭开盖子,糯米混着猪油、香菇、虾米的香气“轰”地涌出来。烧麦皮薄如纸,顶端捏出十二道褶,像朵半开的梅花,咬一口,糯米黏着猪油的润,咸鲜里带着香菇的香。老板王胖子擦着汗说:“咱这烧麦,用的是洞庭湖的糯米,前日刚到的鲜虾,您尝尝——比您上海的大闸蟹馅儿实在!”

“福庆楼”的“甜尾巴” ——欢喜坨(汤圆)。若说重油烧梅是“硬菜”,那“福庆楼”的欢喜坨就是“甜点心”。糯米粉揉成的圆坨滚上黄豆粉,中间包着芝麻糖馅,煮在红糖姜水里,咬开时糖汁“滋”地冒出来。老板娘是个胖婶子,总爱跟客人唠嗑:“这欢喜坨,要趁热吃!您瞧这圆滚滚的样儿,吃了来年事事圆满!”

隔壁巷口的“老谦记”的“穷讲究”——糊汤粉摊,支着口黑陶大锅。这是武汉冬日早餐\/晚点的灵魂!用新鲜小杂鱼--鲫鱼、鳝鱼骨--熬煮至骨肉化渣,加入大量胡椒,汤汁浓稠微辣,鲜香扑鼻。将细米粉烫熟,浇上滚烫的鱼糊汤,撒上葱花、虾皮、榨菜丁。必配刚炸好的油条! 撕成段泡入汤中,吸饱鲜辣汤汁,是抵御寒冬的绝佳享受。老板舀一勺鱼骨熬的汤,撒把虾米、榨菜末,再淋上淀粉勾的薄芡,汤清得能照见人影,却鲜得人眉毛跳。常来的脚夫们端着碗蹲在门槛上,吸溜吸溜喝得山响:“老谦记的糊汤粉,比汉口的江水还鲜!”

王月生捧着一碗糊汤粉站在街心,看挑担的、拉车的、挎篮的从身边经过:

穿粗布短打的码头工人啃着烧梅,油星子沾在领口;

戴瓜皮帽的账房先生捏着油纸包的欢喜坨,脚步匆匆往家赶;

卖花担子的姑娘举着腊梅,喊着“买束花,迎新年!”;

远处传来巡防营的哨声,惊飞了几只停在屋檐下的麻雀。

勾缝的糊汤粉下肚,王月生再也吃不下任何东西了。但是仍然要用眼睛、鼻子来享受一下此地的美食。

豆皮集中在武昌户部巷,但在汉口汉正街周边热闹处,如靠近集家嘴码头,也有流动摊贩或小店。虽非汉口原产,但因美味早已传入。大铁锅上摊一层薄薄的绿豆、大米混合浆,磕入鸡蛋抹匀,形成金黄蛋皮。铺上蒸熟的糯米,再撒上炒香的鲜肉、冬笋、香菇三鲜臊子 和豆干丁。整个翻面煎至糯米焦脆,出锅前撒葱花。切成方块,外皮焦香,内里糯软咸鲜。傍晚时分,刚出锅的热豆皮香气四溢,是解馋垫饥的好选择。

煨汤摊一般在街边巷口,尤其是居民区附近。常支着一个或几个硕大的铫子,一种粗陶或砂锅,下面炭火慢煨。在 “无汤不成席”的武汉,煨汤是日常。傍晚最受欢迎的当属排骨藕汤。选用粉糯的洪湖莲藕和新鲜排骨,在铫子里煨上大半天,汤色浓白,藕香肉烂,撒点胡椒粉,暖身暖心。还有鸡汤、萝卜牛肉汤等。摊主提供小凳,食客可坐在路边,就着一碗汤,啃块锅盔或烧饼。

几乎无处不在的炸物摊面窝是武汉特色油炸小吃。特制的圆形带凸起中间窝的铁勺,舀上黄豆、大米混合浆,有时掺入葱花、姜末,放入滚油中炸至金黄酥脆。外圈厚软有嚼劲,中间薄脆焦香。是糊汤粉、汤面的黄金搭档,也是边走边吃的零食。

受江南影响,武汉也有汤包。一般在临街小馆里、稍讲究些的早点铺或夜宵摊。皮薄馅大,汤汁丰盈。傍晚热气腾腾出笼,蘸上姜丝醋,是比点心更实在的选择。

风里的年味更浓了。王月生舔了舔嘴角的糊汤,突然想起在船上听一位商人说过:“武汉的汉正街,是座活的江湖馆——你在这头吃糊汤粉,那头可能在议军火、谈生意。” 此刻他望着暮色里渐次亮起的灯笼,忽然懂了:这街的热闹,从来不是单一的。它揉碎了商帮的算计、底层的辛劳、岁月的沉淀,在一碗粉、一笼烧麦里,熬成了最浓的人间烟火。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桃李满天下刺刀1937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寒门崛起全军列阵我在洪武开商铺乱世枭臣穿越之温僖贵妃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铁血大明调教大宋汉末召虎我在大唐开当铺大唐一品特种兵之王三国:白毦陈到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坏人笔记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儒心弈世双生龙影穿越到古代当农民?猎秦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黄浦江的潮声开局明末建基业汉末狂王吕布:开局狂虐刘备东汉:格物致癫鬼才汪臧海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大唐:兕子的农村捣蛋生活撞邪后我靠物理驱魔封神我,张角,开局祈雨被系统坑哭了我在明朝开连锁便利店九鼎圣王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女人越多我越强,先给我来十八个白马大祭师我当皇帝那些事儿大唐状元赘婿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帝业从捡垃圾开始五世同堂记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靖康逆转:易枫传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