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楚地文书记

暮春的楚地,雨刚歇。村口市集的木棚下还沾着水珠,李婶抱着刚织好的半匹楚锦,正和燕郡来的粮商周老三讨价还价。“这锦缎你要五十匹,每匹三百钱,月底交货,咱得立个字据。”李婶嗓门亮,围过来的村民都点头——自打去年商道通了,市集每月逢五开集,买卖越来越大,光靠嘴说总怕出岔子。

周老三却摆了摆手,从褡裢里掏出张皱巴巴的麻纸,上面用炭笔歪歪扭扭画了个锦缎模样,写着“五十匹 三百钱”,连日期都没标。“咱老打交道了,这纸儿就是个意思,还能赖你不成?”

李婶犹豫着,眼瞅着要签字,身后传来一声清朗朗的话:“周掌柜,这字据可不能这么写。”

回头一看,是新先生。他刚从学堂过来,青布长衫上还沾着粉笔灰,手里攥着本卷边的《仓颉篇》。新先生走到麻纸前,指着那几个字:“没写交货地点,没写双方名字,连哪月月底都没说,要是到时候你说‘我以为是下月’,李婶找谁评理去?”

周老三脸一红,嘟囔着:“乡下买卖哪这么讲究,以前都这么办。”

“以前是以前,现在不一样了。”新先生蹲下身,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裹着几页纸——有村民卖粮的记录,有织坊和商队的约定,还有防疫时的登记册。纸页有的卷了角,有的字迹模糊,有的甚至写在树皮上。“你看,张阿伯上个月卖粟米给邻村,记的是‘三石 换布两匹’,没写日子,现在邻村说只换了一匹,吵了好几回;还有医工的防疫档案,有的写‘王姓,发热’,没写哪村哪户,真要是疫病传起来,都没法查源头。”

周围的村民都凑过来,看着那些乱糟糟的纸,纷纷点头。赵叔开了个小杂货铺,上次给织坊送木柴,记在门板上的账被雨水冲了,到现在还没跟织坊算清;王二婶去年买了邻村的粮种,没写字据,后来粮种出了问题,对方不认账,只能自己吃了亏。

“这文书要是一直这么乱,日子长了,买卖做不成,账也算不清,连防疫都受影响。”新先生把纸叠好,站起身,“得教大家写规范的文书,不然以后查起来麻烦,出了岔子也没个凭证。”

这话传到秦斩耳朵里时,他正在郡府后院看粮种记录。案台上堆着十几页纸,有的写“楚地新粟 五袋”,有的写“燕郡麦种 三石”,还有的只画了个粮袋的符号。秦斩翻着,眉头越皱越紧——上个月要统计各村落的粮种储备,光核对这些记录就花了三天,还漏了两个村的数。

“大人,新先生说得对。”旁边的书吏老陈叹了口气,“咱楚地现在市集多了,商队也常来,文书要是不规范,不光咱自己麻烦,以后咸阳来查账,也没法交代。”

秦斩把记录往案上一放,站起身:“去请咸阳的书吏来,就说楚地要开个文书培训班,让他们带些规范的范本过来。再通知各村,不管是市集的买卖人、织坊的掌柜,还是村里管粮种、防疫的,都来学。”

老陈愣了愣:“咸阳的书吏怕是不好请,他们都在官府里忙……”

“就说楚地要推‘文书规范化’,是为了响应‘书同文’的政令。”秦斩语气肯定,“大秦要一统,基层的文书都乱成这样,怎么行?”

三日后,咸阳来了两位书吏,一位姓刘,一位姓郑。刘书吏带了厚厚一摞竹简,都是咸阳各郡县用的规范文书范本,有买卖契约、粮种登记、防疫档案,还有户籍记录;郑书吏则擅长写字,一手小篆写得端端正正。

培训班设在村口的学堂里,学堂的院子里摆了十几张木桌,村民们来得早,天刚亮就扛着小板凳来了。李婶揣着织坊的账本,张阿伯拿着粮种的布袋,赵叔还带了个小木板,准备记笔记。

刘书吏先拿起一卷竹简,展开给大家看:“这是买卖契约的范本,你们看,得写清‘卖主’和‘买主’的姓名、籍贯,比如‘楚地云梦村李阿婆,卖粟米于燕郡涿县周老三’;再写‘物品’,要写清楚种类、数量、成色,比如‘粟米五石,颗粒饱满,无霉变’;然后是‘价钱’,用大秦的半两钱算,写清‘每石三百钱,共计一千五百钱’;最后是‘日期’,要写‘大秦某元年某月某日’,还要双方签字按手印,最好有个见证人。”

村民们都凑上前,盯着竹简上的字。张阿伯挠了挠头:“俺不认字,这咋写啊?”

“没关系,”郑书吏笑着说,“不认字的可以请人代笔,但一定要自己按手印,手印和签字一样管用。而且,咱们会把常用的格式抄在木板上,挂在市集和织坊里,你们照着填就行。”

阿禾站在人群里,听得认真。她去年跟着新先生识了些字,现在能写自己的名字,还能认几个常用字。她看着刘书吏手里的范本,心里琢磨着:要是把这些格式抄下来,挂在市集的入口,村民们买卖时一看就懂,多方便。

接下来的几天,学堂里天天热闹。刘书吏教大家分辨不同的文书——粮种记录要标“产地、数量、播种时间、负责人”,比如“燕郡麦种三石,云梦村张阿伯,大秦三年三月初十播种”;防疫档案要写“患者姓名、年龄、症状、确诊时间、隔离地点”,一个都不能少。郑书吏则教大家写小篆,从“人”“一”“十”这些简单的字开始,村民们学得慢,但都很认真,有的用树枝在地上画,有的用炭笔在麻纸上写。

阿禾每天都来帮忙。她把刘书吏讲的格式,用更简单的话记下来,比如把“买卖双方姓名籍贯”写成“谁卖谁买,家在哪”;还帮不认字的村民代笔,写契约时念一句,让村民确认一句。有天下午,李婶要和周老三签织锦的契约,阿禾帮着写,先问清“五十匹楚锦,每匹三百钱,大秦三年四月底交货,地点在云梦村织坊”,然后一笔一划写在麻纸上,让李婶和周老三都按了手印,还请新先生做了见证人。

“阿禾姑娘,你这字写得真齐整。”李婶看着纸上的字,笑得合不拢嘴,“以后俺织坊的契约,都找你写!”

阿禾也笑:“婶子,等俺把格式抄在木板上,你照着填,以后自己就能写了。”

接下来的几天,阿禾找了几块平整的杨木板,用炭笔把常用的文书格式抄上去。她先抄买卖契约,分了“卖主”“买主”“物品”“价钱”“日期”几栏,每栏下面留了空白,方便村民填;再抄粮种记录,把“产地”“数量”“播种时间”“负责人”都写清楚;最后抄防疫档案的格式,还特意用红炭笔标了“隔离地点”——这是素问特意嘱咐的,怕村民忘了。

木板抄好后,秦斩让人把它们挂在市集的入口、织坊的墙上,还有村医点的门口。村民们路过时,都停下来看,有的还用手指着字,小声念。张阿伯每次去市集卖粮,都先去看木板,记清楚要写哪些内容,再找阿禾帮忙代笔。

没过多久,规范文书就派上了用场。

那天是市集开集的日子,赵叔拉了一车木柴去卖,买主是邻村的织坊掌柜吴老四。两人照着木板上的格式,写了契约:“卖主云梦村赵二郎,买主邻村吴老四,木柴十捆,每捆五十钱,共计五百钱,大秦三年四月十五交货,钱货两清。”双方按了手印,还请了市集的管理员做见证人。

可到了交货那天,吴老四却变了卦,说:“我记得当时说的是每捆四十钱,怎么成五十了?”

赵叔急了:“当时明明说好了五十,你怎么能赖账?”

两人吵了起来,围过来不少人。吴老四嘴硬:“你有啥证据?光靠嘴说不算数!”

赵叔突然想起契约,赶紧从怀里掏出麻纸,展开给大家看:“你看,这上面写得清清楚楚,每捆五十钱,还有你的手印!”

吴老四凑过去一看,脸瞬间白了——纸上的字虽然简单,但“每捆五十钱”几个字格外清楚,下面还有他按的红手印。周围的村民都指着契约,说:“吴掌柜,这可是你自己按的手印,不能赖账啊!”

吴老四没话说,只能掏出五百钱,递给赵叔,嘴里嘟囔着:“早知道这么规范,我就不跟你争了。”

赵叔接过钱,心里松了口气,对着契约感慨:“这规范的文书,真是护身符啊!”

这事很快在村里传开了,村民们都知道了规范文书的好处。以前不爱学的人,现在都主动去学堂问;织坊的李婶每次和商队签契约,都要仔仔细细核对每一项,生怕漏了;张阿伯记录粮种时,不光写数量,还特意标上“去年燕郡的麦种,比本地的高产”,下次补种时,一看就知道该买哪种。

连村医点的素问都受益。有次村里来了个外乡商人,发热咳嗽,素问按防疫档案的格式,写了“外乡商人王某某,三十岁,发热三日,伴咳嗽,大秦三年四月二十确诊,隔离在村东头旧屋”。后来咸阳的医官来检查,看到档案写得清清楚楚,连连称赞:“你们这防疫档案,比有些郡县的官府还规范,要是真有疫病,一查就知道源头。”

一个月后,文书培训班结束了。秦斩让人统计了一下,村里的文书标准化率从以前的不到30%,提升到了95%——市集的买卖契约都按规范写,粮种记录没再漏过数,防疫档案也整整齐齐。新先生和阿禾还一起,把常用的文书格式整理成册,取名《乡村常用文书范本》,里面除了格式,还加了村民的案例,比如赵叔的木柴契约、李婶的织锦契约,方便大家参考。

没过多久,咸阳来了位官员,专门来考察楚地的基层治理。他看到案台上的文书——市集的契约按日期排好,粮种记录分村归类,防疫档案标着不同的颜色——忍不住点头:“你们这文书规范得好,基层政务流转起来就快多了。”

秦斩把《乡村常用文书范本》递给他:“这是我们整理的范本,要是有用,就推广到周边郡县去。”

官员翻着范本,越看越满意:“好!这范本实用,适合乡村用,我回去就上报咸阳,让其他郡县都学学楚地的做法。”

几天后,系统提示弹了出来:“楚地乡村文书规范培训完成,文书标准化率提升至95%,编写的《乡村常用文书范本》在周边郡县推广,助力基层政务高效流转。”

秦斩站在案台前,看着那些整整齐齐的文书。阳光从窗棂照进来,落在纸上的小篆上,每一笔都透着认真。新先生走过来,手里拿着刚写好的户籍记录,笑着说:“大人,现在查什么都方便,以后就算咸阳要调十年前的档案,咱也能很快找出来。”

秦斩点点头,看向窗外。市集的叫卖声隐约传来,织坊的机杼声也断断续续飘过来。他想起赵叔拿着契约维权时的样子,想起李婶认真核对契约的神情,想起阿禾抄在木板上的那些格式——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文书,其实是楚地安稳日子的基石。

“书同文,不只是让大家写一样的字,更是让大家守一样的规矩。”秦斩轻声说,“有了规矩,买卖才公平,日子才安稳,大秦的根基才能稳。”

新先生赞同地点头。案台上的《乡村常用文书范本》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封面上的“楚地”两个字,在阳光下闪着光。不远处,阿禾正带着几个村民,在市集的木板前,教他们填新的粮种记录。村民们学得认真,时不时问一句,阿禾耐心地解答,声音清朗朗的,和暮春的风一样,透着生机。

楚地的日子,就像这些规范的文书一样,一笔一划,都朝着安稳、红火的方向,慢慢写下去。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正良缘杨辰秦惜打怪爆率太高,开局转职武神豪门大佬的六岁小侄女御兽:开局觉醒双灵环回到92:开局被俩大舅哥投河韩娱之影帝重生九零乱晴秋权门贵嫁重生神医嫡女不好惹对手不败战神秦惜杨辰绝代掌教贵女奸商丫头,悔婚无效韩娱之灿我有一个超能终端六零俏媳妇篮球皇帝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爱欲横流农门长姐有空间第39次相亲春闺密事缠绵入骨:总裁好好爱校花的透视高手农家后娘巧种田步步高升V5宠婚:鱼精萌妻,要乖乖凰妃倾天下超级保安在都市boss偏执宠:小娇妻,真甜!姑苏伊梦夜倾城大一开学,学姐一脚踢飞我的行李大国体育权臣重生后只想搞事业傲娇男神住我家:99次说爱你大时代1994闺门荣婿重启1986我在豪门当夫人萌宠豪门冷妻:非你不可道门小天师雄起,我洗鞋子养你少年风水师,出生就和白虎定亲辞金枝凤策长安农家团宠六岁半贪财王妃太嚣张甜宠娇妻无下限
爱看读书搜藏榜:宠婚为爱:甜妻你好文娱:我被黑成了娱乐圈大佬轮回新世规则兄弟!boss偏执宠:小娇妻,真甜!甜妻动人,霸道总裁好情深山村小药神豪门情夺之黑莲逆袭特勤精英九天无神官路登天逆袭,不服输的人生最精彩!漫威里的次元餐厅玉谋不轨四合院:我能采摘别人技能戒不掉的喜欢重生后我不用做寡妇了你是我心里说不出的痛日娱之遇见那些人开局尘遁换木遁,我被全网笑惨了田园医女之傲娇萌夫惹不得不是直播民生吗,你怎么成全能了尊主的巨星之路四合院:秦淮茹,我对寡妇没有兴独家蜜婚:帝少宠妻太深度都市仙途异能反派,求求你给主角留点活路吧学园异战录喷人就变强:我怼哭了百万毒鸡汤命运两头设堵我却左右逢源贵夫临门祸害娱乐圈,你说自己是正经人?巨星大导演庶福良缘重生日本之剑道大魔王哼!我的总裁大人说好断绝关系,你们后悔算什么?我的人工智能可以升级御兽:我契约的都是上古禁忌彪妻重生重生1990,带着全村人发家致一拳和尚唐三藏快穿:宠妻男二走上人生巅峰总有人爱你如命大侠等一等抗战之我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综]一梦经年破产千金逆风翻盘快穿攻略,黑化女配要洗白离婚后,我上离婚综艺被疯抢,前妻跪求复合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小司机的美女总裁老婆天崩开局:伪装神女我赢麻了鉴芳年玫瑰戟她算哪门子表姑娘婉风沉重生矿奴,却成为人类救世主?小撩精太黏人,被偏执校草亲哭穿书被鞭打,我抱上黑化首辅大腿京夜婚动与病弱兄长共梦我在板鸭很开心换嫁随军,谁家凶兽奶呼呼呀!殿下,你抢的王妃是顶级大佬野欲诱吻于他怀中轻颤净水迎帆我女朋友是学医的全家偷听心声吃瓜,我赢麻了荒年肉满仓,缺德后娘养歪女主!和死对头双穿,冷面丈夫成了权臣恶毒公主觉醒后,他们都想当驸马开荒躲乱世,我家过的太富裕了!肥妻苟山村养娃,疯批佛子急疯了民国恶女求生游戏苟分日常七零:娇气包大小姐随军闹翻天穿越开自助,办个酒楼做首富她谋六零娇娇作精,糙汉老公带我躺赢前夫处处护青梅,重生改嫁他疯了非分之想七零娇妻萌宠在手,随军护家无忧被换命格后,玄门大佬杀疯了女配她过分美貌撩倒五个男主后,娇美寡妇跑路了刚大一就与女神老师被强制结婚春深囚宦逃荒有空间,嫁绝嗣糙汉一胎多宝守寡后,我逼疯了满朝文武去种田诈尸后,她成了大理寺卿的掌中娇八零:换嫁小渔村,我成全家团宠重生八零小豆丁,手握空间聊天群SSSSSSSSSSSSSS满级神医清穿:救命!太子妃她又在揍人啦锦鲤崽崽穿六零,捡来爹娘宠上天我死后第五年,疯批皇帝还在招魂敲骨吸髓?重生另选家人宠我如宝拒绝SSS级天赋被封杀,我成唯一真神急!死后成了宿敌金丝雀怎么办凤隐锦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