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牧心中一动,面上却波澜不惊,顺着话头问道:“哦?胡老板对南海局势倒是如数家珍,不知他们在北面的过硬关系,指的是哪路神仙?”
胡商人自知失言,连忙打了个哈哈,举起酒杯:“道听途说,道听途说罢了,当不得真。来来来,喝酒,喝酒!”
“赵东家,这潭州的米酒也是一绝啊!”
刘万年也笑着出来打圆场,熟练地将话题引开,开始大谈潭州本地瓷器,茶叶之利,并隐晦地提出,希望与赵牧合作,共同发财,。
可是,他们提出的利益分成条件,却极为苛刻,甚至都几乎是巧取豪夺了!。
赵牧心中顿时察觉到,这刘万年今日宴请,怕不是另有目的?
不过,赵牧想了想,也只是微笑,既不点头答应,却也不直接驳斥.
偶尔点评一下某道菜肴的火候,或是问些看似无关的本地岁时风俗,将刘万年那些软中带硬,步步紧逼的话语,如同滑不溜手的泥鳅般,一一轻巧地化解开。
他这番油盐不进,深浅难测的态度,反而让在座的刘万年几人更加摸不清他的底细和意图,心中愈发谨慎。
宴席散后,回到云水阁跨院。
阿依娜服侍赵牧脱下外袍,低声道:“公子,席间那个姓胡的商人,话里有话,似乎意有所指。”
赵牧慵懒地靠在那张花梨木榻上,闭目养神片刻,才道:“嗯,注意到了。”
“敖猛在北面有朋友?”
“是这胡胖子为了给自己壮声势信口开河,还是确有其事?”
“让老钱去查一查这个胡老板的底细,重点是查他的货物往来账目和平时与什么人来往,尤其是……看看他是否与京城里,那些看我们不顺眼,不乐意我们搞海运的大人物,有什么蛛丝马迹的联系。”
老钱领命,立刻转身出去安排夜枭的人手行动。
不出三四日,初步的消息便传了回来。
那胡姓商人主要做的是药材和南洋香料生意,与岭南那边确实有些银钱往来。
更重要的是,他竟与潭州本地一位致仕的工部老侍郎,姓周,往来密切,时常以子侄礼出入其府邸,据说还帮着周家打理一些外面的产业。
“工部致仕的老侍郎?”
赵牧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着桌面,若有所思。
工部掌管天下工程,水利,漕运,虽已致仕,但其门生故旧遍布朝野上下,能量绝不可小觑。
这位周老侍郎,是否就是胡商人口中那“北面的朋友”之一?
又或者,他也仅仅只是浮在水面上的一片叶子?
赵牧隐隐感觉到,这潭州城里的水,比那漓江还要浑上几分,深上几尺。
这趟北归之路,似乎从离开粤港那一刻起,就注定不会太平静了。
刘万年的动作比预想的还要快上几分。
就在赵牧收到夜枭初步调查报告的第二天,一张制作极为精美,带着淡淡檀香味的请柬便送到了云水阁。
邀他三日后泛舟洞庭,赏玩“潇湘夜雨”的景致,并言明特邀了那位致仕的周老侍郎一同品茗论道。
“宴无好宴啊,东家。”
老钱拿着那张请柬,面露忧色,“那周侍郎虽已致仕,但在工部多年,根基深厚,地方上的官员多少都要卖他几分面子。”
“刘万年这次把他请出来压阵,怕是来者不善,存心要逼您就范。”
“显然,这人是把东家您当成过路的财神,非要从您这儿割点肉吃!”
赵牧接过请柬,指尖在光滑的纸面上轻轻弹了弹,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人家既然把戏台都搭到洞庭湖上去了,我们若不去,岂不是扫了大家的兴?”
“正好,我也想亲眼见见这位周老侍郎,看看他究竟是哪一方的尊神,肚子里卖的什么药。”
三日后,傍晚时分,洞庭湖上烟波浩渺,水天一色。
一艘装饰华丽的二层画舫缓缓驶离码头,船头悬挂着“聚宝斋”字样的灯笼,在渐浓的暮色中格外显眼。
舫内,刘万年,周老侍郎以及几位潭州商界的头面人物早已等候多时,见赵牧只带了阿依娜和老钱二人登船,刘万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之色。
周老侍郎年约六旬,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虽穿着朴素的深色长衫,但料子极好,面容清癯,举手投足间带着久居人上的雍容气度,只是那偶尔开阖的眼眸中,精光闪动,显露出他并非一味淡泊的退隐老者。
他见到赵牧,只是微微颔首,算是打过了招呼,并未多言,姿态拿捏得恰到好处。
画舫缓缓驶入湖心,天色彻底暗了下来,远处水天相接之处,细雨如丝,无声飘落,湖面泛起细密涟漪,确有一番朦胧诗意。
侍女们悄无声息地奉上香茗和精致的点心,丝竹之声悠扬响起,气氛看似一派融洽和谐。
几轮看似随意的寒暄过后,刘万年终于图穷匕见。
放下手中的官窑瓷杯,他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赵东家,实不相瞒,今日借着这湖光山色邀您前来,除了赏景,也是想借此清净之地,与您推心置腹地谈一谈。”
“刘老板有话但讲无妨。”
赵牧好整以暇地吹了吹茶沫,仿佛全然未觉即将到来的风暴。
“赵东家年轻有为,牧云商会发展迅猛,势头惊人,着实令人钦佩。只是……”刘万年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起来,“这生意场上,历来讲究个规矩和秩序。”
“潭州乃至整个湖广道,各家商路早有定规,多年来彼此相安无事,共同发财。”
“如今牧云商会携南海雷霆之势而来,货品新奇,价格又如此凌厉,已引得不少本地同行怨声载道,长此以往,恐怕会滋生事端,坏了此地的和气啊。”
周老侍郎此时方才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压力:“刘东家所言,确是实情。”
“老夫虽已远离朝堂,但也深知地方安稳重于泰山。”
“赵东家是聪明绝顶之人,当知强龙不压地头蛇的古训。”
“若能遵从本地约定俗成的规矩,大家和和气气,共同发财,岂不美哉?”
这是,图穷匕见了?
赵牧没有说话,只是抬头,看了一眼那满口都是和气生财的周老前侍郎......
他明白,此人口中所谓的“规矩”。
自然是要自己乖乖地将利益大头让出来,由他们来主导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