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故意拖长了语调,观察着李炫的反应。他提到的“六壬遁甲”、“符箓雷法”都是道教中极其高深玄妙的法门,寻常人极难知晓。他这是在用话术进一步试探和套近乎。
李炫心中了然。这位御史大人果然不简单,见识广博,这是在给他“安”一个合理的、且听起来很高大上的出身——“终南隐脉,六壬传人”。这个身份既能解释他的能力,又符合唐人对于“异人”的想象,且听起来颇有渊源和地位,更容易取得信任和尊重。
就在这时,冯御史似乎想到了什么,眼中猛地闪过一丝惊疑不定和难以置信的光芒,他再次仔细打量李炫,尤其是他那份沉稳如山、洞悉世事的眼神,以及那手神鬼莫测的“天罡指”…一个更加大胆、甚至有些骇人听闻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他猛地吸了一口凉气,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试探着、几乎是自言自语般地低声道:“六壬…天罡…符箓通幽…这路数…这气度…莫非…莫非义士竟是…竟是那昔年太宗朝,与袁天罡公齐名,共着《推背图》预言后世之事的…李淳风李仙师的…隔代传人?!”
此言一出,不仅是冯御史自己吓了一跳,连他身边的属官和陈旅帅都猛地抬起头,骇然看向李炫,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和敬畏!
李淳风!袁天罡!《推背图》!
这在唐代,尤其是在官场和道门中,简直是如雷贯耳、近乎神话传说般的名字!这两位被尊为活神仙的人物,其预言和道法在世间流传极广,备受尊崇!
冯御史这个猜测,不可谓不大胆!直接将李炫的来历拔高到了一个近乎传说的高度!
李炫心中也是猛地一震!他没想到冯御史的联想能力如此之强,竟然能将他与李淳风联系起来!这固然是因为他施展的手段(天罡指、符法)确实与传说中李淳风的传承有些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恐怕是冯御史在极度震惊和寻求解释的情况下,做出的最大胆的推测!
这个身份…太惊人了!但也…太合适了!
李淳风的传人,隐世修行于昆仑…这完美地解释了他为何拥有如此超凡的力量,为何对世事似乎有所了解却又超然物外,为何会突然出现在这昆仑险地!
而且,李炫怀中,确实就藏着那卷神异无比的《推背图》古卷!这简直是天衣无缝的巧合!
李炫心念电转,瞬间做出了决定。
他既不承认,也不否认,脸上露出一丝高深莫测、仿佛被触及了某种隐秘的淡淡笑容,语气飘渺地回应道:“御史大人果然见识广博,联想非凡。师门渊源,不便多言。只是…名号皆为虚妄,修行只在自身。大人不必过于执着。”
他这话,相当于默认了!至少,在冯御史等人听来,就是默认了!
轰!
冯御史只觉得脑袋里嗡的一声,激动得几乎要晕厥过去!他竟然…竟然遇到了传说中的李淳风仙师的传人!这是何等仙缘!何等造化!
陈旅帅和那些唐兵更是目瞪口呆,看向李炫的眼神瞬间充满了无比的敬畏,仿佛在看一位下凡的神仙!之前所有的疑惑和不解,此刻全部有了答案——原来是李仙师的传人!那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原…原来如此!竟是…竟是仙师传人当面!冯某…冯某有眼无珠!失敬!失敬!”冯御史激动得语无伦次,再次深深作揖,几乎要行跪拜大礼,“难怪义士有如此神通!能得遇仙缘,实乃冯某三生有幸!只是…只是可惜啊可惜!”
他忽然话锋一转,脸上露出极其惋惜和感慨的神色:“当年李淳风李仙师惊才绝艳,学究天人,却只在太宗朝显露一手,留下《推背图》这千古奇书,便飘然隐去,不知所踪…太宗皇帝后半生可是苦苦寻觅,欲再请仙师出山指点江山而不可得,引为毕生憾事…没想到,没想到仙师道统并未断绝,竟在昆仑这等仙家圣地悄然传承,而冯某…冯某竟有缘得见传人!苍天待冯某不薄啊!”
他这番话,半是发自内心的激动和敬仰,半是…极其高明的恭维和话术!既坐实了李炫“李淳风传人”的身份,又将太宗皇帝都搬了出来,无形中极大地抬高了李炫的地位,更表达了自己无比的荣幸和谦卑。
李炫心中暗笑,这位冯御史果然是个老狐狸,这马屁拍得不着痕迹又恰到好处。他面上依旧淡然,微微摆手道:“御史大人言重了。先祖(他顺势用了这个称呼,进一步坐实身份)淡泊名利,一心向道,不喜尘俗纷扰。晚辈资质愚钝,唯奉师命在昆仑清修,偶入尘世历练罢了。此番相遇,亦是缘法,不必过于挂怀。”
他这番话,既承认了“李淳风传人”的身份,又解释了为何久不现世(在昆仑清修),还点明了现在出现的原因(下山历练),完美地圆上了所有逻辑。
“是是是!仙师家风,高风亮节,令人景仰!”冯御史连连点头,脸上的敬佩和狂热更甚,“义士…不,李真人(他立刻改了口)如此年轻便有如此修为,必是得了仙师真传,将来成就不可限量!”
洞内其他众人,包括陈旅帅和那些士兵,此刻看李炫的眼神已经完全变了。那不再是看一个厉害的“义士”或“高人”,而是在看一位活着的传奇,一位与太宗皇帝时代的神仙人物直接相关的存在!那种敬畏,是发自骨子里的。
李炫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个身份带来的权威和信任,是无可比拟的。他顺势将话题拉回现实:“冯御史,陈旅帅,眼下危机未除,还需谨慎行事。当务之急,是补充给养,恢复体力,并探明周边形势。”
“谨遵真人法旨!”冯御史和陈旅帅此刻对李炫的话简直是奉若纶音,立刻齐声应道。
“陈旅帅,挑选三五名伤势较轻、身手敏捷的弟兄,随我一同出洞,就近搜寻猎物与水源。切记,隐匿行踪,不可生火,速去速回。”李炫下令道。他现在需要亲自掌握外界情况,并寻找一些可能有用的药材。
“末将遵命!”陈旅帅立刻点了四名状态最好的士兵,人人神情肃穆,仿佛接到了神圣的使命。
李炫又对冯御史道:“御史大人且在此安心休息,约束众人,保持警戒。我观这山洞还算隐蔽,暂可栖身。”
“真人放心!冯某定当谨守此地,等候真人归来!”冯御史连忙保证。
李炫点点头,拿起那用布包裹的法钱(此刻在众人眼中,这无疑是李仙师传承的仙家法器了),率先向洞外走去。陈旅帅等人紧随其后,神情肃穆,仿佛不是去打猎,而是去执行一项神圣的任务。
李炫手持那用布包裹的法钱(此刻在众人眼中已是仙家法器),率先向洞外走去。陈旅帅和四名精干的唐兵紧随其后,人人神情肃穆,屏息凝神,仿佛不是去执行一次简单的狩猎任务,而是跟随一位活神仙去进行某种神圣的仪式。
洞外,天色已近黄昏。夕阳的余晖给险峻的山峦披上了一层血色,寒风凛冽,卷起地上的雪沫,气温正在迅速下降。
李炫深吸一口冰冷却清新的空气,灵台一片清明。他强大的感知力如同无形的触手,向四周蔓延开来,仔细分辨着风中的气息、远处的声响、以及…天地间流动的能量。伤势恢复了一些,让他对这种环境的感知更加敏锐。
“跟我来,保持安静,注意警戒四周,尤其是高处和密林。”李炫低声道,选择了一个他认为最有可能找到猎物和水源,同时也相对隐蔽的方向,悄无声息地向前行进。他的脚步轻盈如猫,几乎在雪地上不留痕迹,对地形的利用和潜行技巧远超这个时代的任何猎手或斥候。
陈旅帅等人竭力跟上,心中对李炫的敬畏又加深了几分。这位“李真人”在山林中的行动,简直如同鬼魅,与这片冰雪覆盖的险恶环境融为一体,却又带着一种莫名的掌控感。
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远离了山洞,李炫再次抬手示意。
众人立刻伏低身体,借助岩石和枯树的掩护,紧张地望向前方。
前方是一处相对开阔的林间谷地,一条未完全冻结的小溪蜿蜒流过,溪边有几只体型肥硕的雪鸡正在啄食草籽和冰下的水生昆虫。旁边还有一些野兔的足迹。
“是雪鸡和水源!”一名士兵压低声音,眼中露出喜色。
陈旅帅示意弓箭手准备。
“莫急。”李炫再次低声制止,他的目光锐利如鹰,扫视着整个谷地,以及周围的山坡和密林。“你们在此等候,没有我的信号,切勿妄动,保持隐蔽。”
他需要亲自勘察,确保万无一失。他的直觉和感知告诉他,这附近似乎…过于安静了,有一种隐隐的不安感。
众人点头,屏住呼吸,将身体埋得更低。
李炫身形一晃,如同融入阴影的猎豹,悄无声息地滑下小坡,向着谷地靠近。他不仅仅是在观察猎物和水源,更是在感知周围的环境——是否有埋伏?是否有危险的气息?是否有…不属于自然的声音或痕迹?
他的感知如同水银泻地,仔细扫过溪流、雪地、灌木丛、以及对面黑黢黢的松树林…
突然!
他的目光猛地一凝,定格在溪流对岸,一处被积雪半掩的岩石后面!
那里…雪地上有几个模糊的、但绝非动物留下的…脚印?!
脚印很大,深陷雪中,靴底的花纹奇特,朝向…正是他们来的方向!而且脚印边缘的雪沫很新,几乎没有被风吹平!
有人来过!而且是不久前!看脚印的方向和深度,对方似乎在此停留、观察过!
李炫的心猛地一沉!
追兵?!他们已经搜索到这么近的地方了?!
他立刻放弃狩猎的念头,身形如电,以比去时更快的速度,悄无声息地退回陈旅帅等人身边,脸色凝重。
“真人,怎么了?”陈旅帅察觉到不对,紧张地低声问道。
“对面有脚印,是人的,靴底花纹奇特,很新。可能有人在我们之前来过这里,或者…正在附近监视。”李炫沉声道,语气严峻,“此地不宜久留,立刻撤回山洞!”
陈旅帅等人脸色瞬间煞白,冷汗差点冒出来。刚刚才脱离险境,追兵竟然又摸到这么近了?!
一行人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沿着来路,以更加警惕和隐蔽的方式,迅速撤回。一路上,李炫更加仔细地感知着四周,果然又在一处背风的岩石下和一片灌木丛后,发现了几处被刻意掩盖过、但仍未完全逃过他超常感知的痕迹——折断的枯枝、被压弯的草茎、甚至…一枚遗落的、造型奇特的骨制箭镞!
对方非常谨慎和专业,但显然也没料到会遇到感知如此敏锐的存在。
危机,并未远离!甚至可能…更近了!敌人就像嗅到血腥味的饿狼,正在一寸寸地收紧包围圈!
回到山洞,李炫立刻将情况告知冯御史。
刚刚放松下来的气氛瞬间再次紧绷到极点!所有人的脸上都蒙上了一层恐惧和绝望的阴影。
“他们…他们竟然追得这么紧?!”冯御史声音发颤,下意识地又摸了摸怀中那个硬物,“这…这可如何是好?!”
“御史大人,陈旅帅,”李炫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恐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必须立刻做出决断。”
他走到洞口,借助岩石缝隙观察外面逐渐暗淡的天色和地形,脑中飞速思考。
“敌人显然已经大致确定了我们藏身的这片区域,正在拉网式搜索。这个山洞虽然隐蔽,但并非绝对安全,一旦被发现,我们就是瓮中之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