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这些土地的问题,朱慈烺早有计划,若是直接将土地分给无地的百姓,用不了多久,势必会被强取豪夺,所以决定将土地国有化。
朝廷将这些土地无偿交给无地的百姓种植,以家里的人口来划分,按照田亩来缴相应的赋税即可,百姓没有买卖土地的权利。
原本江南省的百姓,不仅要向朝廷交人口丁税,还得向乡绅地主交田租,一年到头下来,连温饱都混不上。
勋贵的这两千三百万亩地,已经可以保证新政的运行了,江南省府以就近分配的原则,将这些土地分给了周边临近的村子之中。
不用交田租就可以分到地,且有多少地就交多少赋税,这对江南省的百姓来说,已经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了。
这些事实摆在眼前,再加上《大明月刊》的传播,先前对朱慈烺不利的言论,一下子就被冲的烟消云散,即使生员士子对朝廷不满,也堵不住百姓的嘴了。
勋贵因为有罪名在身,收拾起来名正言顺,但占据最多土地的江南士绅旺族,却不怎么容易动了,这个问题朱慈烺考虑了很久。
江南士绅是指有功名之人,举人以上不纳税、不服徭役,享有特权,江南文风盛行,几百年下来,形成了一家家庞大的集团。
他们在朝为官,通过同年、门生、故旧连成一片,同气连枝,背后都有家族的支持,完全操控江南的一切,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万历之后,士绅集团势力极盛,把持地方官府,兼并土地,偷税漏税,欺压百姓,还发生过朝廷的钦差被活活打死的案例,朝廷也没敢追责。
现在朝廷仅仅是下达了一体纳粮的政令,就引起了士绅集团的反扑,坊间对朱慈烺不利的传闻,以及生员罢课还有承天门伏阕都有士绅集团的推动。
朱慈烺凭借分配勋贵的土地,和《大明月刊》的影响力,还有皇庄同样纳粮这几点,暂时稳住了江南。
若是在下达一体当差和收回土地的政令,估计江南省立即有士绅会推动造反,虽然现在朝廷有能力弹压,但整个江南也得生灵涂炭。
现在天下未平,清廷在北方虎视眈眈,张献忠在四川的情况未知,李自成也不知道在哪里猫着,朱慈烺不敢冒这个险。
原本历史上,清廷占据江南之后,为了正统的名义,也没敢直接对江南士绅动手,还是后来接着几件大案子才对士绅进行的清洗。
根据内阁的计算,只要江南省的士绅按田亩上缴赋税,秋粮征收之时,仅江南一省就可以去除朝廷的赤字,且尚有富余。
同时,这也是朱慈烺给江南士绅最后的机会,若老老实实的上缴赋税,将来一切还有的谈,朝廷可出资收购多余的田亩,若不然只能学清廷那样清洗江南了。
完成江南省的土改新政之后,还有一件事迫在眉睫,便是设立大明银行,统一货币之事,这对稳定大明的经济非常重要。
银行能建立一个高效、透明的国库收支体系,税收可直接存入地方银行,中央通过支票或汇票调拨资金,这能大幅减少实物白银的运输消耗和风险,并有效压缩地方政府以“火耗”为名加征摊派的空间。
且如果官员的俸禄以及军队将士的军饷,皆纳入银行系统,定期直接到底个人的账户之中,可以直接减少层层剥削,将士们也可以直接拿到军饷。
其次就是统一货币,明初发行的大明宝钞,已经形同废纸,失败的核心原因在于?缺乏准备金制度导致政府滥发宝钞、引发恶性通货膨胀,最终信用崩溃?。?
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当初大明朝廷允许百姓用金银兑换宝钞,却禁止反向兑换,实质掠夺民间财富的行为。?
再者就就是滥用,朝廷无限超发宝钞,永乐年间发行量达洪武时期三倍以上,货币供给远超商品增长,引发贬值。?
且永乐年间就禁止用宝钞纳税,加上海外白银的大量输入,正德年之后,大明已经被迫回到了白银货币体系。
只有统一国家的货币,建立完善的银行体系,才能为今后的商业发展做出铺垫,并且激活大明的经济。
朱慈烺在内阁会议上刚刚提出方案之时,内阁众人立即以大明宝钞为例反对,朱慈烺举了各种各样的例子,进行讲解。
这个时代的人,对于商业以及金融对国家的重要性,一点概念都没有,朱慈烺无奈便第二天直接向户部下达了中旨,要求户部立即筹备建立大明银行的事宜。
方案是朱慈烺已经制定好的,依旧以江南省作为试点,在南京城建立大明银行总行,下属各市级皆成立分行。
同时由大明中央银行发行官方的银票,分别发行半两、一两、十两、二十两、五十两以及一百两的银票。
有查抄的勋贵银子作为资金保障,银票可以随时兑换成银子,银子也可以随时兑换成银票,必须保证朝廷的公信力。
户部尚书姜曰广接旨后,心中甚为忧虑。皇帝登基才一个多月,便接连颁布多项政令:出兵、成立江南省、实施土改,如今又要设立银行。
姜曰广感到难以承受,于是急忙赶往内阁首辅方岳贡的办公处,希望方岳贡能联合内阁重臣阻止皇帝的命令。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方岳贡竟然支持皇帝的政策,方岳贡说道:“老夫跟随陛下从京城到山东,再来到南京,陛下虽然年少,行为常常不拘泥于礼制,但最终的结果往往证明陛下的决策是正确的。”
姜曰广反驳道:“此事关系重大,银行不就是钱庄吗?这不是与民争利吗?一旦有所不慎,我等诸公岂不是成了祸国殃民的奸臣?”
方岳贡冷笑地说:“京城沦陷前,满朝诸公都口口声声为国效忠,最终不还是由闯逆攻占京师、让先帝自缢殉国?若非当今陛下在山海关智勇双全,如今连南都恐怕都不存在了!”
随即继续道:“陛下说的对,大明是该变一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