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医务室的地板上,陈小满和安雨琪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医务室开始一天的工作。
正当他们忙碌地为病人看病时,医务室的门突然被推开,医务科科长面带微笑地走了进来。
陈小满专注于手中的病历,并没有立刻注意到科长的到来,直到看完病人后,他才抬起头,微笑着对科长说:“科长,今天怎么有空过来呀?”
与此同时,安雨琪也刚刚结束对一名患者的诊断,她轻盈地走到陈小满身边,礼貌地向科长打了个招呼。
科长微笑着回应了安雨琪,然后转头对她说:“安医生,来医务科这段时间还习惯吧?”
安雨琪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容,轻声回答道:“挺好的,这里的医务室比我以前工作的厂子大很多呢。”她捂嘴轻笑,似乎对新环境非常满意。
科长听后也呵呵一笑,点头表示认可,接着他将目光转向陈小满,郑重地说道:“小满啊,咱们医务科最近的工作成绩相当出色,上面已经有意向要给我们升级了。”
陈小满闻言,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他霍然站起身来,难以置信地问道:“真的吗?”
科长连忙摆手,示意陈小满稍安勿躁,然后继续解释道:“不过目前有两个选择摆在我们面前。”
“什么选择?”陈小满眉头皱了皱问道。
“一个是我们医务科脱离轧钢厂,和机械厂等厂,成立厂医院,晋升什么的从此以后就跟轧钢厂无关了。”
“另一个则是,医务科照常归轧钢厂,晋级医务处,但医务处现有的建筑以及工人不能增加。”
科长说完之后有些郁闷,这升了比没升还让人烦恼。
陈小满陷入了沉思,这两个选择各有利弊。
脱离轧钢厂成立厂医院,意味着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自主权,但也失去了轧钢厂这个靠山。
而留在轧钢厂晋级医务处,虽然稳定,但发展受限。
安雨琪也在一旁认真思考着,突然她眼睛一亮,说道:“科长,我觉得可以先看看其他厂成立厂医院后的情况,如果他们发展得好,咱们也有经验可以借鉴,要是有问题,咱们再考虑留在轧钢厂。”
科长眼睛也跟着亮了起来,点头称赞道:“雨琪这想法不错,小满,你觉得呢?”
陈小满思索片刻后,说道:“我也觉得行,咱们先去调研调研。”
科长一拍大腿,笑道:“好,就这么办!这段时间我先去其他厂了解了解情况,回来咱们再做决定。”
陈小满和安雨琪相视一笑,齐声应道:“好!”
晚上下班路上,安雨琪坐在后座上,捅了捅陈小满:“当家的,今天在医务科你是不是有话没说完?”
陈小满蹬着自行车,闻言笑了笑说:“还真被你发现了,其实我觉得如果成立厂医院,咱们的发展前景会更好。
虽然脱离了轧钢厂,但以后在医疗行业的晋升空间更大,而且以咱们医务科现在的实力,完全能在厂医院占据重要位置。
但我又怕科长他们更倾向留在轧钢厂,所以没把话说太满。”
安雨琪轻轻靠在陈小满背上,说道:“当家的,还是你想得长远,不过这事儿还得等科长调研回来,大家再一起商量,不管最后怎么决定,咱们一起面对就是了。”
陈小满点点头,坚定地说:“对,不管怎样,咱俩都一起,要是成立厂医院,咱们就好好干出一番事业。
要是留在轧钢厂,也把医务处的工作做好。”
两人说着,自行车在夕阳的余晖中越行越远,驶向他们充满希望的未来。
很快,93号院就到了。
陈小满下车,推车进院,路上不时有住户朝陈小满打招呼。
陈小满笑着回应着大家,这时一大妈凑过来八卦道:“小满啊,听说你们医务科要升级啦,是要变厂医院还是医务处啊?”
嚯,这消息传得真快。
陈小满笑着说:“还没定呢,科长去调研了,之后再商量。”
大妈啧啧两声:“哟,这可是好事啊,不管咋样,你以后肯定更有出息。”
进了家门,陈小满和安雨琪简单洗了洗就准备做饭,米缸里的米已经不多了,面袋子也瘪瘪的,安雨琪皱了皱眉,小声说:“当家的,粮食该买回来了,不多了。”
陈小满安慰她:“别急,我来搞定,明天下班就去弄回来。”
两人简单煮了点稀粥,就着酱菜吃了起来,虽然食物简单,但他们心里都怀揣着对未来的期待。
饭后,陈小满坐在桌前,琢磨着要是成立厂医院,需要做哪些准备,而安雨琪则在一旁缝补着破旧的衣服,昏暗的灯光下,两人都在为未来默默努力着。
“当家的,后天就休息了,陪我回趟娘家呗。”安雨琪停下手里的活,朝着陈小满说道。
“没问题啊。”陈小满笑着答应。
第二天上班时,科长一脸愁容地找到陈小满和安雨琪,原来,钢铁厂那边成立厂医院后,因为管理不善,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他厂也有类似情况。
科长有些犹豫,觉得留在轧钢厂晋级医务处似乎更稳妥,陈小满和安雨琪听后,再次陷入沉思。
陈小满想,虽然目前厂医院有问题,但不能因噎废食,这也是个抢占先机的机会,安雨琪看出了他的想法,悄悄握住他的手给予支持。
陈小满深吸一口气,对科长说:“科长,咱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困难,成立厂医院是大势所趋,咱们可以吸取他们的教训,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科长听后,眼神里闪过一丝动摇,说:“让我再考虑考虑。”
下班后,陈小满赶忙去买粮食,心里还惦记着医务科的事,他想着,一定要说服科长,为大家拼出一个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