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罗铮站在书房的窗边,手指轻轻摩挲着那本泛黄的作战记录本。窗外的风穿过玻璃缝隙,在屋内形成一道微弱的气流。他没有开灯,只是借着月光翻动书页。
纸张已经发脆,有些地方甚至被岁月侵蚀得看不清字迹。他的目光在一页页地扫过,直到停在某一行潦草的笔记上——“北岭山行动,未列入正式档案”。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是多年前一次边境联合任务,他们奉命协助调查一起非法越境事件。任务结束后,所有资料都被归档封存,而“北岭山”这个名字,仿佛从未存在过。
他合上本子,眉头紧锁。
客厅传来沈悦的脚步声,他迅速将笔记本塞回抽屉,随手拉上盖子。抽屉发出轻微的咔哒声,他顿了顿,确认声音不大才松了口气。
第二天清晨,医院门诊楼尚未完全苏醒,走廊里只有零星的脚步声和仪器运转的低鸣。罗铮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关上门后径直走向电脑桌前,打开系统登录界面。
权限限制弹出,他输入临时授权码,顺利进入病患数据库。屏幕加载缓慢,他靠在椅背上,耐心等待。
几分钟后,系统终于完成数据检索。他快速浏览列表,目光锁定几组相似症状的病例:高热、神经性震颤、意识模糊……这些病症看似无关联,但结合他在A7区的经历,却隐隐透出某种熟悉的影子。
他调出五名患者的详细资料,逐一比对。其中一名患者的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登记姓名为空,联系方式无效,指纹库中也没有匹配记录。
这不是普通病人,而是某个刻意隐藏身份的人。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方晴发来的消息:“找到一点线索,关于‘北岭山’。”
他点开附件,是一篇未刊稿的扫描件。文章标题写着:“非法实验基地曝光,政府否认介入”。文末署名处留有一串数字:319-286-450。
他盯着这串数字片刻,心中隐隐有了猜测。这不是电话号码,也不是身份证号,更像是一种编码方式。
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母组合,尝试解读。319、286、450——这三个数字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规律?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或许这串数字与某个坐标有关。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阳光透过百叶窗洒落在办公桌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楼下熙攘的医院广场,思绪却早已飞向未知的方向。
离开医院后,他直接拨通花叶萱的电话。
“我在值班。”电话那头传来她略显疲惫的声音。
“我需要你在小区周围加强监控部署。”罗铮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还有,我爸妈那边也要安排人盯一下。”
“出了什么事?”花叶萱立刻警觉起来。
“有人可能盯上了我们。”他说,“我不确定是谁,但必须防患于未然。”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后传来她的回应:“好,我马上安排。”
挂断电话后,罗铮站在路边,抬头望向天空。云层厚重,遮住了阳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他低头看了眼手表,上午十一点十七分。
他决定先回一趟家。
推开家门时,沈悦正在厨房准备午餐,听到门响,她探出头来:“回来了?”
“嗯。”他点点头,顺手将外套挂在玄关衣架上。
“吃饭了吗?”她问。
“不饿。”他摇摇头,径直走进书房。
房门关上的瞬间,他从抽屉里取出那张照片。背面写着三个字:“别回头”。
这是谁写的?又为何要留下这样的提示?
他坐在桌前,仔细端详照片。画面中是他当年的战友,站成一排,神情肃穆。照片右下角隐约能看到“北岭山”三个字的标记。
他用放大镜一点点观察,终于在角落里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编号——K.L.03。
K.L.
那个在A7区临终前交给他纸条的男人,是否就是这个人?
他拿出手机,编辑了一条信息发送给方晴:“帮我查一个人,名字缩写是K.L.,性别未知,曾在军方服役,七年前失踪。”
发送成功后,他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那个男人最后的画面——眼神中满是警告,似乎想告诉他什么。
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继续追查下去。但他清楚,一旦开始,就无法停下。
下午三点四十六分,方晴回复了消息:“找到了一篇旧新闻,提到一位军方联络员在边境任务中失踪,名字缩写正是K.L.。”
她附上了一张截图,上面赫然是“K.L.”两个字母。
罗铮盯着屏幕良久,最终轻声说了一句:“你果然还活着。”
夜幕再次降临,城市灯火渐次亮起。罗铮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的车流,脑海中不断闪现各种片段:A7区的秘密基地、北岭山的行动、K.L.的临终遗言……
他知道,这场调查才刚刚开始。
而在黑暗深处,一双眼睛正默默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