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的爱伴着你,直到永远……”
歌声柔和细腻,听得人心头发暖。
不少女工偷偷抹起了眼泪。
一曲终了,掌声比刚才更加热烈。
“好!唱得好!”工会主任激动得拍起了大腿,“这两首歌必须上!”
这时,门口走进来几个人,为首的拿着摄像机。
“我们是市电视台的,听说你们厂要搞歌唱比赛,想来拍点素材做新闻。”
工会主任连忙迎上去。
“来得正好,我们这儿刚排练了两首新歌,你们可以录一下。”
电视台的人架起机器,李文轩和徐楠又唱了一遍。
当晚,市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就播出了这两首歌的片段。
“本市某机械厂即将举办职工歌唱比赛,图为该厂工人李文轩创作并演唱的新歌《愚公移山》……”
电视画面里,李文轩站在简陋的舞台上,声音嘹亮。
不少市民守在电视机前,听完这两首歌都赞不绝口。
文化局局长正好也在看新闻。
当李文轩的脸出现在屏幕上时,他整个人都坐直了。
“这小伙子不错啊!”局长摘下老花镜,转头对秘书说,“去查查这人是哪个厂的,我要亲自去看看。”
秘书连忙记下。
第二天一早,局长就亲自打电话到机械厂。
“喂,是机械厂吗?我是市文化局的老陈……”第一章乡下收货遇刁民
韩云逸穿越到70年代末的街道上,三轮车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颠簸前行。
车斗里装着些杂七杂八的旧货,麻布袋下压着几个搪瓷缸子和旧报纸,看上去就是个走街串巷收破烂的。
这年头下乡收旧货的人不少,但真正懂行的没几个。
韩云逸骑着车晃晃悠悠进了村,远远就听见有人喊:“收旧货咯!换针头线脑咯!”
他也跟着吆喝两嗓子,声音在村子里回荡。
几个老太太围上来,翻出些破铜烂铁。
“小伙子,这铜锁能换啥?”
韩云逸接过来掂量掂量,锁芯都锈死了,不过铜料还算足:“给您二斤粮票,成不?”
“才二斤?我这锁当年可是花大价钱买的!”
“大娘,您瞧这都锈成啥样了,我拿回去还得熔了重铸。”
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三斤粮票成交。
接下来又收了些破碗破罐子,都是些不值钱的玩意。
韩云逸也不着急,这年头想淘到好东西本来就得碰运气。
太阳渐渐偏西,他已经走了三四个村子,收获寥寥。
车斗里多了些破铜烂铁和几个缺口的瓷碗,连个成色好点的都没有。
韩云逸骑到一个相对偏僻的村子,嗓子都喊哑了,实在渴得厉害。
正巧看见一户人家院门半开,便停下车走进去。
“有人在家吗?讨口水喝。”
院子里坐着个老头,正在抽旱烟。
“哟,小伙子收货的?”老头抬眼瞧他。
“是啊大爷,走一天了,能给碗水喝吗?”
“行,你等着。”
老头起身进屋,端出碗凉白开。
韩云逸接过来咕咚咕咚喝完,长舒一口气。
“谢谢大爷。”
他四下打量这院子,破旧得很,墙角堆着些农具杂物。
忽然,韩云逸的视线定在墙角一个大罐子上。
那罐子刷着厚厚的黑漆,看不出底子,但器型端正,高度怕有半米。
关键是罐子下面压着的几块碎瓷片,露出来的断面泛着青白色。
韩云逸心里一动。
“大爷,您这罐子…”
“装粮食的,咋了?”
“我瞧着挺结实,能卖不?”
老头吸口烟:“这有啥好卖的,破罐子一个。”
“那我出五块钱,您看成不?”
“五块?”老头倒是动心了,这破罐子能换五块钱,够买不少东西了。
正要答应,院门口传来脚步声。
“爹!谁来啦?”
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走进来,穿着皱巴巴的中山装,脸上带着精明。
老头指指韩云逸:“收旧货的,要买咱那罐子。”
男人扫了韩云逸一眼,又瞧瞧那罐子,眼珠子转了转。
“买罐子?这可是好东西,五块钱?你打发叫花子呢!”
韩云逸心里暗道不好,遇上个懂行的了。
“那您开个价?”
男人走到罐子边,用手拍拍:“这罐子我爹从地里挖出来的,少说也有些年头了。你要真想要,八十块,少一分都不卖!”
八十块!
这年头一个工人一个月工资才三十多块,这张口就要八十。
老头在旁边瞪眼:“狗娃子你疯啦?破罐子要八十?”
“爹你懂啥,人家城里人出这个价,那就是值这个钱!”男人根本不听。
韩云逸摇摇头:“太贵了,我可出不起这价。”
“出不起就算了,我还不想卖呢!”
男人说着话,韩云逸却注意到门框上挂着串铜钱,看样式应该是清代的,品相还不错。
“那串铜钱能送我不?就当交个朋友。”
男人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那串铜钱挂在那儿好些年了,也没当回事。
“铜钱?这玩意你也要?”
“就是瞧着好玩,您要不愿意就算了。”
男人犹豫片刻,反正也不值啥钱:“行行行,拿走拿走,别在这儿碍眼!”
他急匆匆就要往外走,回头又交代老头:“爹,晚上我可能不回来吃饭。”
说完人就没影了。
老头叹口气:“这娃子,一天到晚瞎跑。”
韩云逸摘下那串铜钱,从口袋掏出纸笔写了个电话号码。
“大爷,您要是有啥旧东西想卖,就打这个电话找我,我给您公道价。”
“哎,好。”老头接过纸条仔细收好。
韩云逸骑着三轮车离开村子,天色已经暗下来。
回到现代的流云斋,他关好店门,先把那串铜钱拿出来仔细看。
十二枚铜钱,清代不同年号的都有,品相完好。
这串铜钱本身价值不算高,顶多几百块,但韩云逸在意的不是这个。
他从工具箱里找出清洁剂和软刷,开始处理那个刷着黑漆的大罐子。
一层层黑漆被洗去,露出下面的青花纹路。
果然!
韩云逸眼前一亮。
这是个明代的青花大罐,罐身绘着缠枝莲纹,虽然有些磨损,但整体保存完好。
光这个罐子,少说也值个三五万。
韩云逸洗净罐子,把它摆在店里最显眼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