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云逸推着三轮车穿过时空门,眼前的景象瞬间变成了70年代末的老街道。
灰扑扑的天空,破旧的筒子楼,街边蹲着几个下棋的老头,空气里飘着煤炉子的味道。
他将三轮车停在路边,掀开麻布袋检查了一下带来的东西。几包香烟,几瓶酒,还有一些粮票和钱。
韩云逸正准备开始今天的收购,突然听见旁边传来争吵声。
“爹!你能不能别管我!”
“你个败家子!家里就这么点钱你都输光了!”
韩云逸转头看去,一个穿着破旧中山装的老人正在骂街。
老人大概六十多岁,满脸褶子,手里拿着一根竹竿,正追着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打。
那男人躲躲闪闪,脸上写满了不耐烦。
“就输了几块钱,至于吗!”
“几块钱?!那是家里一个月的口粮钱!”
老人气得浑身发抖,竹竿都快握不住了。
韩云逸本来不想多管闲事,但看老人气成这样,万一出点什么事可不好。
他走过去扶住老人。
“大爷,消消气,别气坏了身子。”
老人喘着粗气,指着那个男人。
“你说这孽障,天天就知道打牌,家里什么都不管!”
那男人嘟囔着。
“我这不是想赢点钱回来吗…”
“赢钱?你赢过吗!”
老人又要举竹竿,韩云逸赶紧拦住。
“大爷,您儿子手上戴的这戒指挺好看的,哪买的?”
韩云逸这么一说,老人和他儿子都愣了。
那男人下意识看了看自己右手,食指上确实戴着一枚戒指。
戒指是青白色的,看起来像玉,但又有些发灰,雕刻着简单的纹路。
“这个啊,打牌赢的。”男人随口说道,“那人输光了钱,就拿这玩意儿抵账。”
韩云逸心里一动。
这戒指可不简单。
外面看着灰扑扑的,但内里的质地他一眼就看出来了——和田白玉,而且是羊脂级别的。
只不过经过长年累月的把玩,表面已经包了浆,看起来不起眼。
但这种老包浆的东西,价值只会更高。
“能让我看看吗?”
那男人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戒指摘下来递给韩云逸。
韩云逸接过来仔细端详。
戒指很沉,入手温润,里面的纹理清晰可见。
雕刻的是传统的云纹,刀工精细,年代至少在民国以前。
这东西放到2025年,怎么也得值个二三十万。
“这戒指我想买,多少钱?”
老人一听,眼睛都亮了。
“你真要买?”
“真买。”
那男人却不乐意了。
“这可是我赢来的,凭什么卖?”
“你还有脸说!”老人又要发火,韩云逸赶紧打圆场。
“大哥,你看这样行不行。这戒指我确实想要,但我不白拿。我最近正准备做点生意,需要个帮手,你要是愿意跟着我干,这戒指就算是定金了。”
那男人愣住了。
“什么生意?”
“正经生意,保证比你打牌强。”
老人激动得眼泪都快下来了。
“小伙子,你说的是真的?”
“千真万确。不过有个条件,您儿子得彻底戒赌。”
老人连连点头。
“能戒!一定能戒!”
那男人还在犹豫,老人直接一竹竿敲过去。
“你还犹豫什么!人家给你条活路你还不走?!”
“哎哎哎,我答应还不行吗!”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韩云逸收了戒指,又跟他们约好了时间地点,准备过几天再来详谈。
回到现代,韩云逸躺在流云斋的躺椅上,把玩着手里的玉戒指。
这东西虽然值钱,但他暂时不打算卖。
韩云逸脑子里已经有了计划。
90年代初,正是娱乐业刚刚兴起的时候。
电影院还没普及,KtV还没进来,但台球厅已经开始火了。
那时候的台球桌都是自己做的,木框架加大理石台面,成本不高,但利润可观。
韩云逸正好在木器厂工作,做台球桌的木架子对他来说不是难事。
唯一的问题是启动资金。
他手里收的那些古董他不打算动,那些都是要留着升值的。
但如果把玉戒指拿去抵押,换一笔钱出来,就够他启动这个生意了。
韩云逸打定主意,第二天一早就推着三轮车出门了。
他记得附近有家老字号的典当行,开了几十年了,信誉不错。
典当行在老街深处,门脸不大,但很气派。
黑漆木门,金字招牌,门口蹲着两只石狮子。
韩云逸推开门进去,里面陈设很简单。
一个长条柜台,后面摆着几排格子,柜台后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
男人戴着老式眼镜,正在低头记账。
听见开门声,抬起头来。
“小伙子,当东西?”
“对,想押点钱。”
韩云逸把玉戒指拿出来放在柜台上。
男人拿起来看了看,眉头微微皱起。
“这东西…”
他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又拿灯照了照。
“和田白玉,羊脂级,民国工艺。小伙子,这可是好东西,你确定要当?”
韩云逸点点头。
“就当一阵子,过段时间就赎回来。”
男人沉吟了一下。
“这样,我给你五百块,三个月期限,利息按月算,每个月二十。”
韩云逸觉得还算公道,正要答应,门外突然又进来一个人。
那人三十来岁,穿着一身挺括的西装,手腕上戴着一块金光闪闪的手表。
“老板,收表吗?”
那人说话的时候,韩云逸瞥了一眼他的手表。
劳力士,金壳,钻石刻度。
看起来很高档,但韩云逸只看了一眼就看出不对劲了。
表盘的LoGo印刷有问题,字体边缘不够锐利。
表冠的雕刻也不对,正品的劳力士表冠雕刻非常精细,这块表的雕刻明显粗糙。
最关键的是,表链的做工不行。
正品劳力士的表链每一节都打磨得非常光滑,接缝处几乎看不出来。
这块表的表链接缝处有明显的痕迹,而且金属的光泽也不对。
这是仿品。
而且是90年代初南方刚开始出现的那批仿品。
那时候国内还没有成熟的仿表产业,但广东那边已经有人开始尝试了。
韩云逸看着典当行老板接过手表开始检查,心里暗暗好笑。
老板拿着放大镜看了半天,表情有些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