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他在攻打突厥的时候,女真不一定会选择出兵。
但一些其他武器上的援助肯定还是有的。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攻打突厥的想法,恐怕还得往后面缓一缓了。
这样想着,赵轩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本来他以为可以快点解决了阿史那燕都,但是没想到这个部落的实力超出了他的想象。
就算是他后面要解决了,他也必须要从长计议才行。
于是这样想着,赵轩看向了面前的左丘柘。
“现如今,你已经是朕这边的人了,所以要做什么事,你应该告诉镇。”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你有异心,到时候朕还会派兵专门驻扎在你的房子门口。”
“等到什么时候你取得朕的信任之后,朕自然会选择撤去。”
听见赵轩的这句话,左丘柘的脸色顿时一变。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赵轩的用途,也知道他的野心。
但现在他已经不再属于突厥阵营,若是还给他安排,人专门驻守在房屋周围的话,那就是对他的不信任。
甚至说还有一些怀疑。
察觉到这一点,左丘柘顿时深吸了一口气,不过神情看起来依旧格外淡然。
毕竟他知道现如今的他,虽然表面上已经投诚,但赵轩肯定不会那么快就相信他。
就算是他要取得赵轩的信任,只怕是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去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左丘柘抿了抿唇,随后立刻开了口。
“是,陛下,微臣遵命。”
听见他的话,赵轩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看见他的动作,左丘柘冲着他微微躬身,随后转身离开。
看着他的背影,赵轩眯了眯眼。
虽说现在东瀛国已经成为了他的附属国,但这个国家的天皇向来格外的狡猾。
毫不夸张的说,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完全是无所不用其极。
虽说东瀛国以后不会再和突厥合作,但他们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人。
若是不加以盯紧的话,只怕是有朝一日,他们很有可能会反咬一口。
抱着这个想法,赵轩立刻冲着一旁的小德子开了口。
“你去将顾相和罗成将军给叫来,朕有事情要同他们两个商量。”
听见这话,小德子点了点头,立刻去照办了。
很快,他们二人就来到了御书房,而赵轩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在听完了他的话之后,顾清流和罗成对视了一眼,随后开了口。
“那陛下的意思是要派一个人前往东瀛?”
听见他的话,赵轩点了点头。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派人前去东瀛是最好的一个选择。”
“但是朕担心的是那些人会不接受,并且对朕派去的人会有排斥。”
听闻此话,顾清流的眼眸也是微微闪烁。
他此时也彻底的明白了赵轩的担忧。
确实,如果派官员去东瀛国的话,意思非常的明显,那就是不相信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所以才要派人去盯着。
可若是不派官员前往的话,万一他们有个什么一举一动,那岂不是一点都不知道?
就在顾清流这样想着的时候,罗成略微思索片刻后开了口。
“说起这个,末将倒是有一计。”
听见罗成的话,赵轩立刻抬头看向他。
“什么计谋,说来听听。”
随后,罗成就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其实陛下完全可以借着一个由头派人过去驻扎在他们那个国家的领土之上,这样以来不就可以防范于未然了吗?”
此话一出,赵轩的眼睛顿时一亮。
要不是因为他说的这个计划,而是让赵轩想到了租界这个东西。
对于他这个现代人来说,租界这个东西肯定是早就不陌生了。
虽然它的名字听起来好听,但其实却踏踏实实的是一种殖民。
不仅如此,租界里面一般只允许这个国家的人居住,不允许其他的外人进来。
而且在租界之中还存在有另一个国家的军队表面上说起来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但实际上就是为了盯着这个国家的所有动向。
虽说这个行为确确实实有些不齿,但赵轩却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
不仅可以盯着东瀛国人的一举一动,且万一他们有什么其他动作的话,他也可以先下手为强,防范于未然。
于是这样想着,赵轩点了点头。
“你说的这个办法确实是不错。”
“只是现在没有适当的借口,若是贸然派兵的话,肯定是不行的”
毕竟难就难在这里,他没有办法在现在直接派兵过去。
而就在此时,顾清流开了口。
“陛下,微臣认为我们还是有派兵的理由的。”
听闻此话,赵轩眯了眯眼。
“哦,顾相有何高见?说来听听。”
听见赵轩的话,顾清流抿了抿唇,眼中闪过一抹算计。
“不知陛下还记得我们的盟友英格兰吗?”
“前些时日,我从一位英格兰那边过来留学的学生口中听说,他们的君主,打算对着一些弹丸小国开战。”
“以此来扩大自己的领土。”
“而在这些国家里面,刚好就有着东瀛。”
“若是英格兰能够早些对东瀛动手的话,那我们不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派兵了吗?”
听见这话,赵轩也是露出惊讶的神情来。
因为他这些时日在忙着处理大盛境内的事,所以未曾给乔治三世写过信,对于现在英格兰的情况也压根就不清楚。
如今,在听了顾清流的话之后,才发现原来英格兰已经开启了日不落帝国的进程。
确实,按照历史上的进展来说,英格兰一定会在全球各地征战,目的就是为了拥有更多的殖民地。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确确实实可以和乔治三世合作。
毕竟他对东瀛的地盘其实一点兴趣都没有,唯一的目的就是想要把握着他们的动向而已。
抱着这个想法,赵轩当即便是开了口。
“如此说来,这个计谋倒是可以顺利进行。”
“既如此,那朕就给乔治三世国王写信吧,让他早些出兵,到时候我们直接来一个里应外合。”
这样一来,他们大盛就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而东瀛也不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