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纽约,春雨如丝,将联合国总部大楼冲刷得愈发冷峻。刘昊的定制皮鞋踏在安理会会议厅的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沉稳的声响。他如往常一样,身着藏青色中山装,龙纹领带夹在灯光下泛着幽幽冷光,只是步伐比平日放缓了些许。
转角处,一抹鹅黄色的身影闯入视线。章晶抱着一摞文件,黑色的卷发扎成低马尾,珍珠耳钉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她抬起头,杏仁眼中闪过惊艳 —— 眼前的男人气质卓然,与外交学院教材里那个 “怼天怼地” 的形象判若两人。
“刘代表,我是新调来的翻译章晶。” 她声音清脆,将文件抱在胸前,“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刘昊唇角微扬,露出温和的笑意,伸手接过她手中的部分文件:“辛苦你了,以后叫我刘昊就行。” 这一举动,让章晶微微一愣,记忆里那些 “嚣张跋扈” 的发言画面与眼前的温柔形成强烈反差。
会议准时开始。当漂亮国新任代表试图挑起贸易争端时,刘昊没有像以往那样犀利反击,而是微微欠身,语调平和:“贵国提出的观点,我们会认真考量。但贸易合作本应互利共赢,无端指责恐怕并非解决问题的良策。” 他端起青瓷茶杯轻抿,动作优雅从容,宛如温润如玉的君子。
会场陷入诡异的寂静。各国代表面面相觑,背后冷汗直冒。大颠国代表推了推眼镜,小声对身旁的同僚说:“他这是要干什么?不会又在憋什么大招吧?” 东联邦代表握紧手中的钢笔,目光警惕地盯着刘昊,生怕下一秒就有 “炸弹” 抛出。
章晶站在刘昊身后,强忍着笑意。她想起在外交学院时,教授反复播放刘昊在会议上 “舌战群儒” 的视频,那些霸气甚至有些 “无赖” 的发言,早已成为经典案例。而此刻眼前这人,风度翩翩、礼貌周全,若不是亲眼所见,她简直不敢相信是同一人。
会议结束,刘昊收拾文件时,瞥见章晶憋笑的模样,凑近轻声道:“怎么样,我这表现,还合格吧?” 章晶再也忍不住,“噗嗤” 笑出声:“刘代表,您这装得也太明显了,我都替您累得慌。” 刘昊挑眉,露出一抹狡黠的笑:“这不是想给新同事留个好印象嘛。” 两人相视一笑,窗外的春雨依旧,而这场会议,又将在国际政坛掀起怎样的波澜,无人知晓。
五月的阳光透过常春藤盟校礼堂的彩绘玻璃,在台上投下斑斓光影。刘昊身着藏青色暗纹西装,领口别着一枚小巧的五星红旗徽章,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踏上讲台。礼堂内座无虚席,连过道都挤满了举着手机拍摄的学生,大屏幕上实时滚动着 #LiuhaoSpeech 的全球热搜词条。
“各位,今天我们不谈政治,只聊文明。” 刘昊的声音通过环绕音响响彻全场,纯正的美式发音带着独特的磁性,“华夏五千年的智慧,藏在《论语》的‘和而不同’里,也在敦煌壁画的飞天衣袂间。” 他抬手示意,身后投影切换成《清明上河图》的动态影像,人群中爆发出惊叹。
当进入互动环节,前排金发碧眼的学生们争先恐后举手。突然,一个头戴毛皮帽的大熊国男生霍然起身,用机关枪般的语速甩出一串熊语诘问,尾音还带着挑衅的上扬。全场目光齐刷刷转向翻译席,却见刘昊单手插兜,唇角勾起一抹从容的笑。
“您问华夏文化如何应对科技冲击?” 他用标准的熊语回应,声线低沉如伏尔加河的浪涛,“就像我们的榫卯结构,看似古老,却能在现代建筑中焕发新生。” 礼堂内瞬间沸腾,大熊国男生呆立当场,涨红着脸缓缓坐下。
这只是序幕。紧接着,此起彼伏的提问如子弹般袭来:高卢语、葡语、西语、伊斯兰语…… 刘昊站在聚光灯下,时而化身吟游诗人般用浪漫的高卢语朗诵《诗经》片段,时而以铿锵有力的伊斯兰语阐述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章晶握着同声翻译器的手指节发白,她看着台上那个游刃有余的身影,终于明白为何外交学院将他的发言奉为 “非常规外交教科书”。
当一个身着樱花图案和服的脚盆鸡女生起身时,礼堂陷入短暂寂静。“请问刘先生,” 她用脚盆语提问,“华夏对东亚文化圈的影响是否过于强势?”
刘昊微微眯眼,笑容依旧温润,开口却是字正腔圆的汉语:“听说贵国政府已经开始强制推行华夏语,不如让我看看你的华夏语水平如何?” 话音未落,礼堂爆发哄笑,大屏幕实时将中文翻译成二十余种语言。女生涨红着脸僵在原地,而刘昊身后的背景屏悄然切换成甲骨文与现代汉字的演变图谱,无声诉说着文明的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