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娘子又咬了一口,这次吃得更慢,细细回味。
这面包比她吃过的任何点心都合胃口。
软软的,哪怕没长牙的孩子都能放进羊乳中泡一泡吃一些。
一旦开始卖,又要被百姓疯抢好一阵子了。
鸢尾吃完第一片,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唇,眼睛还盯着案板上剩下的面包片。
她又伸手拿起一片,这次没有直接吃,掰了一半给段娘子。
“段娘子,咱俩再吃一片,剩下的留给她们。”
一个面包不大,剩下几个人分上一片也就没了。
鸢尾说话都带着满足的喟叹。
“这面包空口吃就这么好吃,要是像姑娘之前说的,烤一烤或者夹点东西,肯定更绝!”
她想象着面包烤得微微焦黄,再夹上点烤肉或者豆沙的样子,咽了咽口水。
“姑娘,咱们以后就卖这个面包吧!肯定比蜂蜜小麻花和小饼干受欢迎多了!”
段娘子深以为然。
“可不是嘛!你看这面包,大人小孩都能吃。小孩子吃着软乎,不费牙,还能磨磨牙,大人吃着顶饱,配着烧烤解腻再好不过。而且不用蜂蜜,原料也好找,再也不用担心蜂蜜不够用了。”
她脸上笑容越发真切。
“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从没吃过这么合口味的点心。之前的蜂蜜小饼干是脆生,可吃多了就觉得费牙,这面包不一样,越嚼越香,吃完心里舒坦,一点不觉得腻得慌。”
鸢尾连连点头,嘴里塞满了面包,含糊地附和。
“对!对!而且这香味也特别,闻着就暖洋洋的,刚才我在院子里就闻到了,一路跟着香味过来的,心里还琢磨是什么好东西,原来是这个面包!”
就用面粉和白糖,怎么就能做出这么香这么软的东西?
偏生全天下那么多人都没有想出这样的点子。
她家姑娘都想到了。
嘿嘿。
-
日头偏西,金红的霞光漫过青石板路。
宋嘉宁蹦蹦跳跳地往桃源居赶。
学堂先生今日提前放了学,她一下学就喊着宋砚收拾东西回桃源居。
她的小奶茶!
她的糖醋鱼!
她的小蛋挞!
她的江姐姐!
她回来啦~~
还没走到桃源居门口,宋嘉宁就觉得不对劲。
往日这个时辰,门口该飘着炖菜的浓香。
可今日飘来的,是一股陌生又勾人的焦香,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辛香,顺着风扑进鼻腔。
她皱了皱小鼻子,加快脚步拐过街角,一眼就看见桃源居门前的景象变了模样。
好多客人在排队,还有些手里拿着长长的竹签子,签子上好像是肉。
那些人一口奶茶一口羊肉,吃的满嘴流油,那叫一个心满意足啊。
这是啥?
怎么这么多人吃?
宋嘉宁小脸茫然。
她转头看背着包袱的宋砚。
宋砚也一头雾水。
怎么这些日子的功夫,桃源居变化这么大?
“宁宁回来啦!”门口招呼客人的银铃一眼就看见了她,笑着招手,“快进来,老板在后院呢!”
宋嘉宁点点头,心里带着疑惑往里走。
大堂里原先的方桌摆得更紧凑了,桌上摆着粗瓷盘子和竹签。
食客们吃得热火朝天,嘴边沾着油光,谈论着烧烤的滋味。
她没看见往日摆着蜂蜜小饼干和小麻花的点心碟,心里更是纳闷,脚步不由得加快,往后院走去。
跨进后院门槛,一股截然不同的香味就撞进了鼻腔。
这香味不像烧烤那样浓烈,而是暖暖的、带着纯粹的麦香,还混着一丝淡淡的清甜。
她深呼吸,多吸了几口。
好香啊。
“江茉姐姐!”宋嘉宁扬声喊着,顺着香味往烧窑的方向跑。
宋砚紧紧跟着她。
江茉正和鸢尾、段娘子收拾案板。
案板上还摆着几片面包。
听到宋嘉宁的声音,江茉回头一笑。
“回来啦?”
宋嘉宁跑到案板前,眼睛一下子就被那些金黄的切片吸引住了。
它们薄薄的,边缘是诱人的焦黄色,表面油亮光滑,断面能看见密密麻麻的小孔,像蜂窝一样,又比蜂窝更细密。
那股勾人的麦香,就是从这些切片上飘来的。
“江茉姐姐,这是什么呀?”
好吃的!
肯定是好吃的!
还是甜食!!
看来她今日回来的正是时候!
宋嘉宁踮着脚尖,不忘记问:“咱们家怎么不卖热菜,改卖烤串了呀?”
段娘子在一旁道:“宁宁姑娘,这是江老板新做的面包,可好吃了!小饼干和小麻花以后不卖啦,蜂蜜不够用,这面包不用蜂蜜,味道却更胜一筹呢。”
“面包?”宋嘉宁重复着这个陌生的词,脑海中灵光一现,“就是姐姐之前跟我说过的,软软的、能夹东西吃的面包吗?”
江茉笑着点头,拿起一片面包递到她手里。
“刚出炉还是温的,吃吧。”
宋嘉宁眨眨眼,下意识捏了捏面包片,带着微微的温热,还有一层薄薄的脆感,不像馒头那样松软,也不像烙饼那样发硬。
她低头闻了闻,麦香一下子涌进鼻腔。
唔。
好好闻。
宋嘉宁一下食欲大开。
她啊呜一声吞掉半片。
表皮的脆感在牙齿下裂开,发出轻微咔嚓声。
内里松软,这面包的软是有筋骨的,舌尖舔过的地方,醇厚又绵长。
一丝淡淡的清甜不浓不烈浮上来。
宋嘉宁原本还带着几分疑惑的小脸,瞬间被惊艳填满。
她停下咀嚼,微微睁大眼睛,小嘴巴还保持着咬合的姿势,一眨不眨望着手里的面包。
“怎么样?好吃吗?”江茉看着她的神情,调侃道。
宋嘉宁一脸受惊。
好吃吗??
这还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