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完军务之后,李希音主持召开了《凤栖历法》和《凤栖礼法*祭祀》的修订。
首先是历法,根据农历情况推出今年这一年的日期,并且确定二十四节气和一些比较重要的节日。
二十四节气可以保证农时不会被耽误到,至于一些节日比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等节假日的确定,也为广西境内工厂、商铺和机关单位提供了一个放假安排。
除了节假日之外,历法还根据西方的洋历确定了星期的概念和洋历年,也确定了政府组织单位和工厂做五休二的原则。
在确定本年的历法没有问题之后,李希音就让各级政府刊印下发了,百姓收到历法,都十分高兴,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政府重视他们和重视农业的表现。
之前清政府虽然不像是元朝那样根本不管这些,但清朝地方政府要么不愿意花钱下发历法,要么就是逼百姓出重金购买历法,因此义军此举无疑可以收拢人心。
至于第二件事就是主持修订《凤栖礼法*祭祀》了,这是李希音提出来的专门规定祭祀事物的一门法令。
经过不少时间的讨论,得到了一个初稿,对义军辖区内祭祀问题进行了规定。
首先是规定了可以进行大规模祭祀的项目,包括天地、祖宗和烈士。
首先是天地祭祀,这个就很简单,无论是官方的祭天仪式还是个人拜个皇天后土什么的,都是可以的。
然后就是祖宗了,在这一方面礼法规定所谓祖宗不仅包括了一家一姓之祖宗,还包括了一些上古祖宗。
以汉族为例子,列出来了几个汉族的人文始祖。
首先是上古三氏:缁衣氏、有巢氏和遂人氏。
这三个始祖代表了整个亚洲地区黄种人从一群野兽变成人类的过程,燧人氏钻木取火,使得华夏人类学会了工具,摆脱了茹毛饮血的过程。
有巢氏的出现,代表了人类学会了建造房子,也代表着人开始聚集在一起生活,成为一个个部落。
至于缁衣氏则代表着华夏人类创造出衣服,有了羞耻心,也代表着人类已经很熟练掌握了把植物制造成衣物的时代。
这三个始祖实际上并不是指代某个人或者是某一群人,他们共同代表了华夏人类从茹毛饮血的动物变成人类的漫长历程,在这个过程之中这些先知者学会了用火、学会了造房子,学会了造一副,真正成为了一个文明。
也就是说,三个人代表了华夏人类从动物进化成人类的漫长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持续了不知道多少万年,不知道有多少祖宗死去,但最终人类还是成为了人。
除了上古三氏之外,就是女娲和伏羲,在李希音和众人一起修订的解释里并没有采用他们两个既是兄妹更是夫妻的传说,更没有采纳那么更加飘渺的神话。
在解释里,女娲氏代表了人类社会的第一个时代:母系社会。
在历史上翻阅了很多书籍之后,华夏主流创世神有这么几个:女娲创世、盘古开天和元始开天。
在秦汉以前的各种书籍里面一直以女娲为创世神,认为她是天地和万物生灵的制造者。
后来到了秦汉之后的封建时代,才出现了盘古这一形象代替了女娲,女娲创世神身份被剥夺,在这一时期内女娲身份为万物生灵包括人类的创造者,在神话里面依旧占据很崇高的地位。
不过随着时代变迁,女娲地位也逐渐下降,且有了各种传说。
至于元始天王开天,则是唐宋之后道教为了建立自己的信仰而制造出三清以及元始开天的故事。
可见,女娲这个信仰来自于上古,而根据推论人类建立文明之后第一个阶段便是母系社会,在这个时代女性为实际的统治者,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随着祭祀一些女性祖宗和女性杰出人物的时候慢慢就形成了神明的传说。
李希音虽然不信神明,但却知道,在中国主流神明是这么来的:当一个十分受人爱戴的人死去,政府或者是百姓真心实意为她们建庙供奉,随着时间流逝也就慢慢出现神明了。
因此,在礼法解释里,女娲代表了华夏人类建立文明的第一个阶段母系社会中那些祖宗和为人类文明做了贡献的人。
之后就是伏羲了,他代表了母系社会之后的父系社会,在他的神话里就少了一些人类的诞生故事,更多讲述这个时代出现的一些文明事物,比如八卦,比如音乐等等。
母系社会出现的早,人们意识还很朦胧,自然在神明的构造里最容易出现创世神。
而父系社会人类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人们此时也有了一些意识,因此伏羲的神话自然少了一些创造者的身份,多了一些这个时代的文明事物:比如先天八卦,比如伏羲确定礼仪等等传说。
在女娲和伏羲之后,考虑到广西境界内除了汉族还有大量的少数民族,因此李希音确定了这个时代的三位人文始祖,分别是轩辕氏、神农氏和九黎氏(蚩尤)。
其中轩辕氏和神农氏是汉族始祖,而蚩尤则是九黎遗民的始祖。
蚩尤兵败之后,九黎之民三次大规模南迁,在南方分化为了苗族、白族、壮族等多数南方少数民族。
其实严格来说,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楚国形成和中原各国截然不同的文明荆楚文明,其形成就有九黎的影子。
后来九黎之民多次南迁,其文明遍布于两湖、两广、川渝、云贵甚至是海南地区。
因此李希音特意设立了三个始祖,不仅是承认了蚩尤这个祖宗,更认可九黎这个少数民族的始祖与中原汉族是同根同源的关系。
只不过汉族选择了深耕中原,而九黎族则因为种种原因南迁后传播文明的种子,在几千年前无论是汉族还是各少数民族都是同根之源。
确定了三祖之后,李希音和众人还商议了一些其他的祖宗作为官方祭祀的代表,比如造字的仓颉、尧舜禹等人,但是却不对夏商那些王朝统治者进行官方祭祀。
总而言之,祭祀法典把缁衣氏、有巢氏和遂人氏以及女娲、伏羲两人和轩辕、神农、蚩尤作为华夏先祖进行祭祀,代表了华夏人类从茹毛饮血的动物到建立人类文明的过程里一个个先祖。
本质上对他们的祭祀属于对祖宗的祭祀,而不是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