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里早已亮堂得像白昼,每隔三步就悬着一盏电池灯,白炽灯的光裹着岩壁漫开来,连石缝里嵌着的细碎石子、地上浅浅的蹄印都看得清清楚楚。
方正化亲自在前面领路,手按在腰间佩刀的缠绳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身后的属下们呈扇形散开,脚步轻得像猫,目光却如鹰隼般扫过通道两侧的阴影——
虽说前两次探查已确认通道没有坍塌风险,暂时也没发现异兽或机关,但他半点不敢松懈:
这群教授都是研究院的宝贝大拿,别说受伤,就是磕着碰着,他都没法向圣皇交代。
宋应星这位跨着农科与地理科的教授,一进通道就显出了专业功底。
别人都跟着队伍往前挪,他却停在入口处,从帆布背包里掏出孙云球制的伸缩柄放大镜,指尖捏住金属柄杆轻轻一拉,“咔嗒”一声就拉长到两尺长。
他把镜片凑到通道顶部的岩层上,眯起眼顺着纹理慢慢移动,时不时抬手用指腹拂去岩面上的浮尘,嘴里低声念叨:
“层理这么清晰,是沉积岩无疑,看这颗粒粗细,至少是十万年前的……”
那认真劲儿,比在农科园里观察作物长势还专注,连方正化回头催了两句,他都只摆了摆手,眼睛没离开镜片。
这孙云球制的放大镜确实是野外研究的宝贝:
柄杆是黄铜做的,能自由拉长缩短,不用时缩成一掌长,揣在怀里、别在腰上都方便;
镜片磨得透亮,还做了防水防火的釉面处理,哪怕在潮湿的山洞里、或是靠近篝火的地方,也不怕受潮起雾、被火星烫坏;
更贴心的是,柄杆空心处藏着远望筒的部件,拧开底部的螺帽,抽出内芯就能切换成远望模式,顶端还嵌着一小盏银亮的探灯——
遇上电灯照不到的窄缝、拐角,按一下侧边的小按钮,探灯就会射出一道细光,连石缝里的苔藓、岩壁上的刻痕都能看得明明白白,简直是为野外研究量身定做的利器。
宋应星研究到兴起时,还特意把放大镜递给旁边的弟子,笑着说:
“你试试切换远望模式,看看前面通道的尽头是不是有个拐角?”
如今大明研究院的不少发明,都有了专属冠名,叫起来既顺口又能念出背后的创造者:
像电池、能存电的蓄电池这类储能设备,统一称作“李雷闪存电器”——
毕竟是李雷闪花费良久,才摸透了正负电极的储能规律;
无线电报、有线电报及各类叮当作响的通讯器,都以“朱慈炤电讯”为名,连收发器上都刻着这几个字,谁都知道是朱慈炤熬了无数个夜,才破解了信号传输的难题;
电灯、探照灯等能驱散黑暗的照明工具,全归在“鲁有林照明”旗下,鲁总监当年为了试验灯芯,数次被高温烫伤手;
显微镜、内窥镜、能望到远山的折射远望筒这类观测器械,被命名为“乾德视通”,都是圣皇给出的建议,才得以制作出来;
孙云球在光学领域贡献极大,细如发丝的纤维类远望镜、能照透黑夜的探照系统等,直接统称“孙云球光视”,连镜片包装盒上都印着他的名字。
蒸汽轮机虽没冠上许大匠的名字,但研究院造的舰船都用“许六”冠名——
这名字既亲切,也悄悄留下了他的印记。
唯独轨车、战车、蒸汽车这些影响深远的交通工具,只统一冠以“大明”二字,没给任何人专属命名。
这倒不是没人提议——
鲁有林就曾在会上说,该叫“乾德”,毕竟核心的轮轴设计思路是圣皇提出的;
可朱有建坚决不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加上去,摆着手说“这是众人一起琢磨出来的,朕哪能独占功劳”,旁人又没人觉得有资格担此名,最后便一直沿用“大明”的前缀,连车身铭牌上都只刻着“大明轨车”“大明战车”。
其实按研究院众人的想法,不少发明的核心思路都源自圣皇——
从最早的电池研制方向,到无线电报的研制,再到汽车的动力布局,都有他画的草稿;
若他愿意,早该有一堆设备以他的名字冠名。
可朱有建始终没松口,每次有人提起,他都笑着岔开话题,大家也只能尊重他的想法,只在私下里对着新造的器械感慨:
这些能改变时代的创造,背后藏着的是圣皇的巨大贡献,他才是最该被记住的人。
宋应星蹲在地上,目光紧盯着排盾折叠支撑板露出的岩顶——
那片凹凸不平的岩石绝非自然形成,深褐色的石面上,浅白色的纹路勾勒出凸起星辰,连星与星之间的连线都刻得规整,分明是一幅刻意雕琢的星图。
他心中一喜,居然是星辰图,暗忖:
才刚进通道走了十几步就有这发现,看来这贺兰山的洞窟,果然藏着不一般的玄机。
薛凤祚原本还拿着水文图,想对照岩壁找古水系痕迹;
王徵也攥着小锤,打算敲两块岩石测材质,可两人刚凑近岩顶,就被文理科教授们抢了先。
这群老学者在大明研究院本就是出了名的“跨学科通才”——
程教授懂古籍考据,却能随口说出星象对应的节气;
朱教授专研古文字,还能辨出岩石的形成年代,此刻他们围着岩顶,你一言我一语地辨认星位,连声音都透着按捺不住的激动,把薛凤祚和王徵挤得只能在外围踮脚看。
没一会儿,教授们就发现这只是星图的一角,更多纹路还被排盾的支撑板挡在后面。
“得把支撑板移开!”
程教授率先开口,伸手就要去搬排盾,旁边几位教授也跟着附和,都想立刻看清完整的星图。
宋应星却伸手拦了拦,指着通道深处:
“这洞窟足足有十二里长,咱们不如先往前走,看看整条通道的岩壁上是否都有星图分布。
若是只盯着这一处,万一前面还有更关键的线索,岂不可惜?”
他的话让众人冷静下来,教授们互相看了看,都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