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这行的人家,都会供奉一只十三须花瓷猫,每次行动前都要焚香祭拜。
若瓷猫的胡须掉落或折断,当晚绝不能外出,那是灾祸将至的征兆。”
大金牙话音刚落,胖子好奇地问:“金爷,真有这么灵验?胡须断了就不能干活了?这猫莫非真是神物?”
大金牙答道:“灵不灵我不清楚,但据说屡试不爽,在民间传得神乎其神。”
雪莉杨不解:“那为何如今无人知晓?”
周存解释:“因为这行当已经没人做了。”
大金牙附和:“没错,这行当早就没人干了,我们曾在潘家园见过这种东西。”
老胡盯着瓷猫说:“看来这里住的人,祖上定是湘西的大盗,专门做背尸翻窖的营生,不然怎会这般阔气?只是不知找我们来有何事。”
忽然,周存听见院子传来脚步声,低声说道:“主人来了。”
周存一提醒,老胡立刻坐下。
大金牙和胖子也来到周存身旁。
周存平静地把玩着左手的翡翠龙纹扳指。
很快,一位五十多岁、身材矮胖的男人走进屋内。
“哈哈哈哈哈哈,周爷、胡爷、胖爷、金爷,还有两位贵客,欢迎欢迎!在下雷显明,香江有些生意,大家都叫我明叔。”
明叔一进门就表现得热情无比,但看到周存依旧悠闲地翘着二郎腿盘着手中的翡翠扳指,他心中暗自估量。
明叔出身于古董世家,一眼便注意到周存手上的扳指。
凭他的经验,这东西绝非凡品,极有可能出自宫中。
即便不算古董,仅凭翡翠材质和雕刻工艺,也已价值连城。
果然,不愧是居住在王府里的人,光是一件随身物件就胜过他大部分藏品。
明叔不动声色地走到大金牙面前,开口道:“金爷,咱们有缘啊,以前还做过生意呢。”
大金牙愣了一下,“我们做过生意?我怎么不记得了。”
明叔笑着拍了下自己的嘴,“瞧我这张嘴,没说清楚。
你想想,你是不是卖过一对刻着飞蛾的古玉,还有那位金国将军的黄金面具?”
大金牙忽然想起,“哦,记起来了!好像是卖给一位姓韩的女士了,她也在做古玩生意。”
明叔笑得更开心了,“就是她呀,她现在是我的女人。
看来咱们真有缘分。”
几人面面相觑,明白了这层关系后,周存也不再沉默,直截了当地问明叔:“既然是缘分,那雷先生找我们到底有什么事?”
大金牙这时也没必要拿出自己带的东西了,毕竟对方不是容易糊弄的人。
明叔也意识到周存不好对付,行事风格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强势。
他不再拐弯抹角,直接进入正题。
拿起桌上的相册递给周存,说道:“周爷,您看看,这里面可是我多年的心血,每一件都是市场上难得一见的珍品。”
周存并未接过,只是给了老胡一个眼神。
相处这么久,同生共死,彼此早已熟识。
老胡接过相册翻看起来。
连续几页翻过,他发现里面竟全是形态各异的古尸照片。
每张照片中,古尸静静躺在打开的棺椁里,年代和风格各不相同。
有单独一具的,也有夫妻同棺、侧卧相望的,甚至还有数十具干尸挤在一口巨型棺椁中,外面罩着隔离空气的透明柜。
说是私人收藏,倒更像博物馆里的陈列品。
想起那件十三须花瓷猫,老胡瞬间明白了雷老板的意图。
这么多古尸,显然是冲着周存从献王墓中取出的镇尸镜来的!
老胡疑惑地问:“雷先生,您收集这么多干尸有何用意?”
老胡虽知有人钟爱古尸收藏,但如此规模,实在令人费解。
雪莉杨推测:“国内似乎没人对古尸感兴趣,雷先生,您该是打算将这些古尸卖到国外吧?”
明叔点头笑道:“正是如此。
如今国外不少博物馆都在收购保存完好的古尸,他们称这些为凝结永恒死亡之美的文物,极具商业与文化价值。”
周存无奈地摇头,心中暗嘲。
国外历史短暂,自然热衷于搜集其他国家的历史遗存。
若他们也拥有我国五千年文化的深厚底蕴,恐怕就不会如此痴迷了吧。
周存对古尸和棺椁始终怀有深深抵触。
即便献王墓中有那口万年窨子棺,他也毫无兴趣带走。
除非是特别的空棺,或许在他心情不错时会随手取走。
明叔直截了当地说道:“各位,既然我们有缘聚在一起,我就直说了。
胡老弟,既然你看过了我的藏品,能否让我见识一下你们从云南带回来的镇尸古镜?”
“各位尽管放心,价格好商量,只要在我承受范围内,绝不多还价。
或者你们看中我这里的古玩玉器,直接拿去交换也无妨,绝不会让你们吃亏,如何?”
老胡心里暗想:果然如此,他确实是冲着那镇尸古镜来的。
可他是怎么得知周爷带出了一块镇尸古镜的呢?
不仅是老胡,其他人也十分好奇雷显明是如何知晓镇尸古镜的。
当时一同前往献王墓的只有老胡、胖子和雪莉杨。
了解这件事的只有王府的十个人。
除了周存,其余人都将目光投向了一边四处张望的胖子。
忽然,胖子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他回头一看!
天啊!为什么大家都在盯着我?
难道是我最近晚上偷偷溜出去玩的事被发现了?
胖子慌忙低下头。
接着,他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
众人见状,都以为胖子心虚了。
果然,肯定是他在外面吹嘘自己的事。
周存看着这一幕,忍不住苦笑。
他当然知道是陈瞎子透露的,但胖子为何如此紧张?
老胡移开视线,看向明叔问道:“您是说,您知道这镇尸古镜的底细?”
明叔笑着环顾四周,“胡老弟何必拐弯抹角?这面镜子对我们没用,但对我来说意义重大,世上再没有比它更好的辟邪之物了。”
“至于它的来历,虽未亲眼目睹,但我听几位古玩界的朋友提起时,就断定它必定是先秦时期的古董,绝无差错。”
“秦始皇推崇法家,这一点想必各位都清楚吧?”
点头表示明白的人自然不少。
连不懂装懂的老胡和胖子也跟着点头。
唯独周存依然镇定自若,他跷着二郎腿,悠然地把玩着手中的翡翠龙纹扳指。
大金牙靠近周存轻声说:“这件事我们清楚得很,百家争鸣时期有一家提出治国施政的理论,后来汉代中期尊崇儒学后便彻底消失了。”
大金牙说完,老胡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幸好雷显明没注意到两人的神情。
“几位面前我不说假话,那面能镇尸辟邪的古镜,其实是法家的象征之物,据说造于**山,可以照见天地间的礼义廉耻。”
“根据记载,当年黄河里有鳌尸作乱,掀翻船只,秦王命令将其悬挂于河口,并派兵守护。”
“到了秦汉交替之际,这面古镜落入诸侯王手中,后来又不知为何流传到了云南。”
“能够安装在青铜椁上克制尸变的古镜,世上仅此一面。
周爷,胡老弟,你们若肯割爱,我一定不让各位吃亏,如何?”
明叔把知道的一切全盘托出,脸上透着诚恳,期盼地看着周存,希望能得到他的首肯。
他知道,这笔交易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这位年轻周爷的态度。
明叔说完,老胡内心震撼不已,没想到一面镇尸古镜竟有如此渊源,还曾用来 ** 黄河里的鳌尸。
这镇尸古镜岂不是一件功德无量的神器?
胖子双眼放光,虽然有些内容没听懂,但有一点很明确——这镇尸古镜与秦始皇有关,必定极其珍贵。
雪莉杨也吃了一惊,她也没料到这面古镜如此重要。
此时,老胡也无法决断,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周存的回答。
周存一边把玩翡翠龙纹扳指一边说:“既然事情已经挑明,我也直截了当。
镇尸古镜我确实拥有,也如你所说,但这面镜子我是不会给你的。”
明叔闻言立刻急切起来:“周爷,要是我的条件不合心意,尽管提,我有的东西,您可以随意取走!”
周存道:“别急,镇尸的方法我们自然有别的办法。
实不相瞒,在座的除了大金牙,其余都是摸金校尉,而我,则是这一代的发丘中郎将。”
“摸金校尉?”
“发丘中郎将?”
明叔震惊地问道。
没料到,这几人竟是传闻中的摸金校尉与发丘中郎将。
他人苦求不得,他们却齐聚一堂。
难怪他们如此富有,住豪宅、开名车,连受过伤的东西都是宫廷珍宝。
若他们是摸金校尉与发丘中郎将,这一切便都说得通了。
想起之前找到的黄金面具和飞蛾玉佩,竟都来自古墓。
作为摸金校尉与发丘中郎将,拥有镇尸之法也是存常。
明叔立刻笑道:\"原来在座各位就是传说中的摸金校尉与发丘中郎将,若有你们亲自动手,我自然更加放心。”周存摆手道:\"先别急着高兴,要知道,请一位摸金校尉的代价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更何况是四位摸金校尉与一位发丘中郎将。”周存的意思很清楚:我们很昂贵。
明叔笑着回应:\"当然,当然,请稍等。”片刻后,明叔再度现身,手中拿着两个价格不菲的木盒走到桌前,放在周存身旁。
他先打开小木盒,里面是一件古韵十足的玉器。
众人只觉木盒一开,屋内的酷暑顿时消散无踪。
大金牙最爱玉器,看到玉器摆在面前,忙凑近仔细端详。
他连连赞叹:\"古人说得好,玉藏于山则林木生辉,出水则芬芳四溢。
这件玉凤虽小,但一拿出来,整个房间都似乎变得柔和起来,令人感到无比舒畅。”
随后他转向明叔问道:\"请问这是唐代哪位娘娘佩戴过的?\"周存也觉得此玉非凡,虽不及他的灵玉,但也算得上玉中佳品。
胖子盯着玉器,几乎流出口水。
老实说,这玉比周存上次给他们的那块价值百万的古玉还要精美。
即便是雪莉杨、张赢玔这样见多识广的人,也不禁内心赞叹。
明叔笑着夸赞道:“金老弟果然慧眼识珠!那《娘娘天宝遗事》虽是演义,却也有不少真实内容,书中提到杨贵妃含玉吞津以解肺渴,说的就是这块玉呢。”
“此玉乃千万年前沉于海底的古玉雕成,玉质本就温润,久浸海中更增灵性,能清热润燥、软坚解毒,堪称无价之宝,也是我最为珍视的物件。”
为了让周存接受,雷显明竭尽全力地介绍,虽极力推荐,却句句属实。
周存深知这些话并无虚假,旁人也能感受到此玉的非凡价值。
原本闷热的室内此刻竟似有了清爽之感。
听明叔如此讲解,大金牙双眼放光:“古来盗墓若遇古尸如生,其口中必藏大量美玉。”
他心想,从粽子口中取出的古玉已价值连城,而此玉曾为娘娘常含于口,更是不可估量。
想到此处,他竟凑近想要舔舐。
明叔急忙阻止大金牙。
“等等!现在不能这样做。
如果您愿意跟我去一趟,带回家里想怎么舔都可以。”
“即便天天含在嘴里也没关系。”
周存见状,摇头苦笑,一手扶额,另一手将大金牙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