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的一声,一面寨墙坍塌,崔猛、孙立率军涌入,如洪水般席卷而入。
先前逃回营地的苏定、曾涂等人早已惊恐万分,不敢多留片刻,急忙带领剩下的庄客,护送负伤的曾索仓皇逃出营外。
曾索在马背上飞奔的同时频频回首,只见林冲正率领骑兵追赶那些逃跑的庄客,这让他的怒火几乎燃烧殆尽。
此次带出的庄客皆是壮年,本寄予厚望,但现实却狠狠打击了曾家五虎的信心。
不仅损失众多庄客,还折损了老五曾升,老三曾密亦身负重伤。
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凌州兵溃败,梁山军接管了败兵,并占据了官军大营。
中军帐内,众头领依次落座,史文恭居于首位,命人请单廷珪、魏定国入内。
史文恭有意招降,未将其捆绑,见二人进帐后,起身说道:\"请两位将军入席。”
魏定国瞥了史文恭一眼,说道:\"如今兵败被擒,魏某只求速死。”
史文恭说道:\"我辈好汉齐聚梁山,因朝廷昏庸,放任 ** 当道,奸臣专权,残害百姓。
我等替天行道,杀暴除恶,救民于水火,并非为匪作乱之徒。
若二位将军不嫌弃,可与我等共同举义,继续替天行道。”
魏定国道:\"士可杀不可辱,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说完,径直向外走去。
秦明忍不住道:\"此人实在无礼,我们诚心相邀,也未曾失礼,怎会如此不知好歹?\"
縻貹冷哼一声:\"既然不愿归降,那就杀了他。”
史文恭摆摆手,转向单廷珪问道:\"不知单将军意下如何?\"
单廷珪忙拱手道:\"诸位头领厚爱,不才愿意竭尽全力,共赴替天行道之途。”
单廷珪前往劝说魏定国归降大寨,史文恭听后表示支持,并派人送来酒食,还让捎带家书以防不测。
单廷珪返回营帐,发现魏定国面露不满。”你已投降?”魏定国质问。
单廷珪叹息一声,“何必意气用事?当今朝政 ** ,奸佞当道。”他继续说道,“我们兵败被俘,梁山豪杰以诚相待,不妨暂时依附徐悟锋,暂居水泊,共襄义举。”
“待奸臣失势,再图正道,说服徐寨主接受招安,为国效力亦不迟。”魏定国沉思良久,询问,“若他不肯呢?”
单廷珪笑答,“徐寨主虽因括田法起事,但他出身显赫,招安之心应是有的,就像先皇十节度一样。”
魏定国道,“即便他愿招安,朝廷未必会答应。”单廷珪笑道,“正是因为梁山频繁劫掠州县,朝廷更需招安,如今皇上一心联金抗辽,北伐燕云十六州。”
“大军北上前,必须平息内乱,若不能剿灭梁山,只能招安,或许将来我们还能参与辽地战事。”
魏定国听罢心中动摇。
单廷珪补充道,“徐寨主仁厚,投奔梁山远胜于在地方受文官欺压。”此时,一名梁山士卒送来酒肉,魏定国见状自觉惭愧,决定去请罪。
单廷珪跟随魏定国同往大帐,史文恭起身迎接。
魏定国上前一拜,说道:“久仰梁山豪杰义薄云天,今日相见,果真名副其实。
若首领不弃,愿为先锋效力。”
史文恭扶起魏定国,笑道:“将军过谦了,请入座,共庆此宴。”
席间,史文恭道:“此次攻打高唐州,旨在解救柴进。
我家寨主惜重兵力,故设一计。”
“欲请两位将军假扮援军,诱开城门,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单廷珪笑道:“我本就是援军,何必伪装?”
史文恭解释道:“有二位将军助阵,必能救出柴进。”
魏定国问:“可是沧州的柴大官人?”
“正是!”史文恭点头,将详情讲述一番。
魏定国愤然道:“不想高廉如此歹毒,若早知此事,定不会出手相救。”
林冲说道:“高廉罪无可赦,破城之日即是他伏法之时。
诸位兄弟捉住他时,且留他性命,让柴大官人亲手除贼,也好泄心头之恨。”
众人闻言皆点头同意。
……
夕阳西沉,晚霞被染成血红。
高廉立于城头,遥望梁山大营,不禁咽了口唾沫。
再看城墙上的民夫杂乱无章,宛如城外是朝廷军,而守城者成了乌合之众。
统制官薛元辉低声说道:“梁山贼寇已安营扎寨,恐明日便要攻城,不知援兵何时到。”
高廉皱眉道:“大名府远在千里,暂且不论。
凌州紧邻高唐,按理说这两日该到。”
薛元辉担忧地说:“梁山贼寇气势汹汹,收到书信后多半已闭门不出,怎会来救我们?”
察觉到周围士兵的目光,高廉瞪了薛元辉一眼,本欲呵斥,但想到还需他守城,只能强忍怒火。
高廉说道:“若他们敢不来救援,我兄长绝不会轻饶他们。
大家放心,只需坚持一二日,必有援军。”
高唐州的兵丁知晓高廉是高太尉的族弟,这才略感安心。
高廉叮嘱道:\"你留在这里守着,别让兵士松懈,天就快黑了,要防备敌人趁夜偷袭。”说完便往城下走去。
到达城下,高廉满心忧虑。
虽然他的兄长是太尉,但如果附近州府只派遣几百人来敷衍了事,恐怕连梁山军队的包围都难以冲破,更别提救援高唐州了。
\"早知道这样,当初就应该在梁山兵马围城时弃城而逃。”高廉忍不住叹息。
忽然,城上传来喊声:\"大人,好像有援兵来了!\"
听到这话,高廉立刻转身跑上城头。
只见城外两三里处,一队人马快速逼近,扬起漫天尘土,后面还有大批部队跟随。
还好,这支部队看起来训练有素,很快就甩掉了追击者。
薛元辉激动地喊道:\"大人,他们已经摆脱追兵了,是否开启城门迎接他们?\"
高廉急忙制止:\"等等,先看看他们的旗帜。”
薛元辉仔细观察后回答:\"是凌州的队伍,有单廷珪和魏定国的军旗,是从凌州方向过来的。”
\"我早就听说这两人英勇无比,尤其擅长用水攻和火攻,怪不得能够突围成功。”高廉对单廷珪和魏定国的名字并不陌生,看到这支队伍的军旗后也觉得没有异常,但他依然保持警惕。
高廉随即说道:\"等他们靠近城门时,检查是否有正式文书,以免掉入敌人的圈套。”
薛元辉立刻附和:\"大人考虑周全。”
后面的梁山追兵看见单廷珪和魏定国接近城池,也就停止了追赶。
高廉高声问道:\"城下的可是凌州的两位团练使?\"
单廷珪上前答道:\"末将是凌州团练使单廷珪,受凌州知州指派前来增援高唐州,请高知州开城接纳。”
高廉询问道:\"你们有没有官府的公文?\"
单廷珪取出一封信件说:\"这是凌州知州的公文,请高知州派人收取。”
高廉看过后,立刻放下吊桥,同时放下一个篮子,让单廷珪将信放入其中。
不久,高廉拿起手中的信件,展开一看,果然是一份来自凌州的公文,顿时欣喜若狂:\"速开城门!\"
城门应声而开。
\"将士们,随我出击!\"
见高廉下令开门,史文恭毫无迟疑,高声呐喊,率兵直闯城内。
这一变故令高廉和薛元辉惊愕不已,很快意识到这批官兵实为梁山匪众。
\"快!保护本官撤退!\"
高廉全然不顾形象,一边仓皇逃窜,一边大喊求援。
在史文恭的带领下,梁山军队迅猛异常,直逼城头。
高唐州守军毫无抵抗之力,瞬间四散奔逃。
薛元辉虽欲抵抗,却遭遇林冲突袭,猝不及防,未及反应便被刺中心脏,当场身亡。
\"高廉奸贼,休走!\"
林冲一直紧盯着高廉,见其欲逃,迅速追上,一把抓住他的衣领。
\"林教头,饶命啊!我兄长与你有过节,但我并无冒犯于你!\"高廉哀号道。
\"再怎么说也没用了。”林冲冷哼一声,将他交给士兵,用绳索捆绑结实。
转瞬之间,梁山军队完全掌控了城头。
我是柴进,自960年先祖退位后,从未领取过俸禄。
我对金钱毫不在意,最快乐的时候,便是持着丹书铁券,供养罪犯的日子。
我家庄园每年向大宋输送百余名豪杰。
我不辨善恶,分不清谁是真豪杰,谁非如此。
我收留林冲,并非因其是豪杰,而是因为我根本不知他是否称得上。
……
徐悟锋领军进城,一边张贴告示安抚民众,让随军执法队巡查街道,以防扰民。
另一边,他带着众人前往大牢营救柴进。
众人到达牢房时,负责看管的狱吏早已逃散,仅剩三五十名囚犯未逃。
监狱中的囚犯们突然见到一群手持武器的壮汉闯入,全都惊恐地躲到牢房的角落。
“柴大官人!”
“柴大官人!”
众人呼唤许久未见回应,便分散搜寻。
这时,一名浑身伤痕累累的囚犯挣扎至牢门处,气喘吁吁地说:“柴大官人刚刚被抓走了。”
徐悟锋追问:“他被带到哪里去了?”
囚犯摇头答道:“我不知道。”
林冲沉思片刻说道:“或许是高廉早有安排,咱们去找他问个清楚。”
武松听后勃然大怒:“高廉这恶贼实在歹毒,若柴大官人有何意外,我定亲手取他性命。”
那些人见梁山好汉准备离开,急忙喊道:“我们是柴大官人的亲属,请各位英雄搭救我们。”
徐悟锋猛然想起柴皇城一家均被拘押,立即命人将他们释放。
众人来到府衙大堂,命人将高廉押来。
他战战兢兢地鞠躬作揖道:“各位好汉……”
话音未落,武松冲上前,用刀鞘重重击打他的肩膀。
“哎呀!”
高廉痛得哀嚎,跪倒在地求饶:“好汉饶命!好汉饶命!”
徐悟锋拦住武松,对高廉问道:“柴大官人现在何处?”
高廉连连摆手否认:“小人不知,他不是在监狱里吗?”
武松见高廉仍不肯说实话,抽出佩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厉声威胁:“再不说实话,我就割下你的头颅!”
高廉吓得浑身发抖,冷汗直流地说:“我真的不知道,刚才我在城楼上。”
林冲观察高廉的模样,觉得他不似作伪,便提议:“或许他确实不知情,找几个狱卒问问吧。”
徐悟锋点头同意,命人将高廉暂时软禁。
不久,高唐州所有节级和狱卒都被召集过来。
高廉之前收到密信,得知梁山兵马前来是为了营救柴进,但他并未告知他人,因此这些人此刻也全然不明 ** 。
等人都到齐后,徐悟锋质问:“是谁把柴进带走的?”
听到是寻找柴进的,其中一人急忙道:“我是当牢节级蔺仁,之前奉高廉之命,专门负责严密看守柴进,确保万无一失。”
“昨天他又叮嘱我,若城破之时,就将柴进除掉。”
“我也听说过柴大官人的名声,看他是个正直的人,实在不忍心动手。”
“今日听说城破后,害怕高廉再来加害于他,于是将他带出,藏在后院的枯井中。”
石秀听后,愤然道:“高廉这恶贼早就有所安排,刚才还装作不知情哄骗我们,等下一定要让他付出代价。”
众人催促蔺仁带路,来到后院枯井旁查看,只见井内漆黑一片,不知深浅如何。
徐悟锋观察了一下,喊道:“柴大官人?”
只听见井内传来阵阵回音,却无人回应。
蔺仁说道:“柴大官人之前挨了一顿毒打,伤势严重,未能及时救治,看起来是昏厥过去了。”
石秀立刻说道:“我去探查一番,务必救出柴大官人。”
徐悟锋点头同意,让人拿来绳索,石秀迅速绑在腰间,由众人将其缓缓放下井中。
石秀到达井底,四周一片黑暗,只能摸索前行,走了几步竟摸到一堆白骨。
即便石秀胆量过人,碰到骷髅头时仍感到惊恐。
“这些奸佞之人,不知残害了多少无辜百姓,总有一天要替天行道,为世人清除这等恶徒!”石秀一边抱怨一边转向另一侧继续摸索。
石秀又走了几步,发现一个水坑,再往前才摸到一个人,蜷缩在水坑里。
“柴大官人?!”
石秀大声呼唤,但没有得到回应,伸手试探时,感觉对方体温微弱,急忙抱起此人,将绳索系在其腰间,高声喊道:“找到柴大官人了,快拉上去!”
众人听见喊声,齐力拉动绳索。
徐悟锋走近一看,昔日英姿勃发的柴进此刻形容枯槁,头部受伤严重,双腿伤痕累累。
双目半睁半闭,气息微弱,命悬一线。
众人将柴进拉出井口,他依旧处于昏迷状态,徐悟锋赶紧安排人将其送入房间,嘱咐孔厚全力救治。
随后,众人再次将石秀拉起。
紧接着,孙立传来消息,高廉及其家族三四十口人,包括作恶多端的殷天锡,已被全部抓获。
徐悟锋对高廉进行了审问,才知道这人不仅向凌州求援,还向大名府派遣了援军,估计两三天后就能到达。
尽管高唐州城池不大,但城内财物极为丰厚,仅高廉家就被抄出六十多万贯银钱,足见其贪婪成性。
这笔财富徐悟锋绝不会放过,立刻派人回梁山,让杜迁、宋万带领辎重营前来搬运。
同时,他召集众头领商议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大名府军队。
李逵听后喊道:“还商量什么?我们在此守候,等击败他们再撤也不迟。”
徐悟锋转向索超问道:“索超兄曾在大名府驻扎,是否了解那边的情况?”
索超答道:“大名府是河北要地,兵力众多,总计约三四万人。
此外还有十个骑兵营。”
史文恭惊讶道:“十个骑兵营,如果满员,就是五千人,大名府真有这么多骑兵?”
索超面露尴尬,“我以前只是普通士兵,只听说过此事,并未亲眼见过,至于是否虚报军饷,就不得而知了。”
徐悟锋沉思片刻说:“我听说大名府外设有一处马场,养了几千匹战马,正是我们急需之物。”
“既然这样,我们就直接行动,先抢了那个马场,再顺势攻打大名府,还能收获不少钱粮。”
众头领听后纷纷表示赞同,唯有新加入的单廷珪和魏定国脸色骤变。
徐悟锋又问朱武:“军师,我们这次攻打大名府,有何妙计?”
朱武思索后说道:“大名府是四京之一,也是河北重镇,若没有攻城器械,恐怕难以正面攻克。”
“拖延太久可能会引来周围官军,结果可能无功而返。”
“所以要想成功拿下大名府,只能智取。
正好有敌军前来,我们可以吞掉这支队伍,然后冒充大名府军攻城。”
“此外,寨主不妨先遣人手潜入大名府布控,内外夹击之下,拿下大名府定非难事。”
徐悟锋点头道:“此次还得仰仗时迁兄弟。
不知你是否愿意前往大名府一趟?”
时迁答道:“哥哥尽可安心。
早年我曾游历北京,见过一座翠云楼,楼上楼下房间众多。
即便非逢佳节,平日亦颇为繁华。
到时我会在翠云楼上燃起火光,给城内官府制造混乱。”
“哥哥只需见到火光,便可指挥军队响应,大名府必破无疑。”
徐悟锋闻言大笑:“正是此意!你先去大名府探查情况,等我击溃官军后,会派人告知你。
到时,这份功劳自然归你。”
“多谢哥哥!”时迁听罢满心欢喜。
话说大名府的梁世杰收到高廉求救信后,不敢怠慢,立即命闻达率五千兵马支援高唐。
水浒传中,大名府与梁山矛盾颇深。
大名府的两位都监——大刀闻达与天王李成,与梁山的关胜、晁盖关系不佳。
历史记载,关胜确为南宋初期济南名将,多次率军抗金,后因知府刘豫叛变被杀害。
李成则在靖康之乱后沦为盗匪,后投靠伪齐政权,成为汉奸。
大名府作为四京之一,兵力远超其他州府。
梁世杰仅派五千人,实因河北禁军早已今非昔比,不堪重用。
加之高廉与高俅有亲缘关系,高唐州又属大名府管辖,若梁山攻破此地,朝廷定会问责。
即便闻达仅有五千兵马,却都是梁世杰精心挑选的精锐部队,堪称大名府的王牌。
闻达担心梁山攻陷高唐州,便派遣麾下勇将王林率一千轻装士兵先行奔赴高唐州救援,自己则统领大军随后跟进。
王林刚踏入高唐州境内,便被梁山探子察觉,徐悟锋随即命令关胜、崔猛、索超、宣赞、郝思文等人带领千人出击迎敌。
同时,他又指示栾廷玉率领骑兵切断这支官军的退路。
不久后,双方摆开阵势。
王林一见到梁山军队,心中便警铃大作,梁山兵力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气势汹汹,而自己带来的士兵却因长途跋涉而疲惫不堪。
“看来只能先进行单挑,击杀梁山的几位首领,挫败他们的士气,再全面进攻。”
王林主意已定,纵马至阵前,一眼看见索超,顿时怒斥道:“索超,你这不忠不义之人,之前丢失生辰纲,如今又投靠梁山,还不速速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