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带水桃姐去买些年货给老林叔!”罗慧珍爽快应允:“行啊,早点去早点回!”
朵朵和果果偷偷跟着罗小青,看着他骑上永久二八大杠,而林水桃则骑着凤凰牌自行车。
两个小家伙一前一后地坐在车座上。
阎埠贵瞧见罗小青这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心里直犯嘀咕:“我们这个院子里,还真藏龙卧虎啊。
这家伙失业大半年,还活得这么滋润,连那些干部都没他这般自在。”
林水桃把罗小青认作弟弟,确实运气不错!
三大妈感慨道:“可不是嘛,回想以前,小青还病得厉害呢。
罗家当时可是四合院里最穷的一户。
再看看秦淮茹,刚嫁入贾家时,老公进了轧钢厂,日子过得风风光光的。
如今看来,两家情况似乎对调了。”
三大爷默不作声,但内心对罗小青的自行车充满了向往。
为了那份谅解书,他骗了易中海一百块,加上自己的积蓄,本来可以买一辆车了,可惜现在没票。
阎埠贵懊恼地说:“早知道当初不帮易中海站队,一直和罗家维持关系就好了。
现在要是想要辆自行车,向小青开口,他哪会让我掏钱。”
每次想到这里,阎埠贵就懊悔得不行。
三大妈安慰道:“不一定吧,小青这大半年都没去派出所上班了。
听说新来的副所长也想买车,但票不好弄。”
阎埠贵恍然大悟:“说得对,咱们赶紧打扫房间吧!”
罗小青领着林水桃、朵朵与果果上街闲逛,并未前往供销社,而是打算去雪茹绸缎庄转转。
那里出售的衣物颜色丰富且亮丽,非常适合小女孩。
尽管当时是1954年,人们的穿着普遍朴素黯淡,但到了1955年,国家会发出通知鼓励姑娘们穿上色彩缤纷的衣服,所以今年购买这些鲜艳的服装,明年就不会担心过时。
路上,朵朵和果果挥舞着手中的小红旗,看到有人随地吐痰便开始唱道:“叔叔阿姨请听好,莫要随地乱吐痰,吐痰罚款五毛钱!”见到这两个孩子可爱的样子,那些吐痰的人立刻感到羞愧。
抵达雪茹绸缎庄后,身着黑底大红花卉旗袍的陈雪茹娇艳动人地站在柜台前问道:“二位需要些什么?”罗小青为朵朵和果果各买了一件大红色羊毛衫以及红色毛呢外套,穿上后显得格外喜庆。
陈雪茹注意到罗小青购置了不少衣物,而且仪表堂堂,便善意提醒说:“小同志,这种衣服可不能照单全收哦。
她们俩正值成长期,应该选择大一号的,这样至少能穿两年。
如果天气寒冷,还能在里面多加一层衣服。
若是按现在的尺寸刚好,明年冬天长高了就穿不下了。”
林水桃随即帮忙挑选了大一号的衣物,发现里面若再添些衣物也正合适,不会显得过大。
接着,罗小青也为林水桃挑选了一件毛衣、一件毛呢外套、一条裤子以及一双棉皮鞋。
给林水桃买完衣服后,林水桃也开始为罗慧珍挑选,最后选中了一件蓝底白花纹的棉袄、卡其色裤子,还有一双舒适的棉皮鞋。
在这个时代,皮鞋属于高档商品,最便宜的也要七块钱一双,许多女性一辈子都穿布鞋,从未穿过皮鞋。
林水桃找到一位正在选购衣服的大姐说道:“大姐,我想给我妈买件衣服,她没来,我看您的身材跟她差不多,能不能麻烦您试试?”
“行啊,小妹妹这是带着对象为家里人买衣服呢,真孝顺。”
刚把东西买齐,罗小青正打算离开,林水桃拽住她说:“小青,我最近攒了些钱,想给你订做一套列宁装,行吗?”
看到林水桃紧张的样子,罗小青笑着答应了。
林水桃拉着罗小青走向陈雪茹:“大姐,能不能帮我给小青做套列宁装?布料要好一些的!”
陈雪茹拿起软尺:“当然没问题!”
陈雪茹亲自为罗小青量尺寸,不是离得太近,她的内心开始加速跳动。
陈雪茹自然不知道,眼前的罗小青正是她曾经朝思暮想的相亲对象。
衣服买完后,又添置了许多年货,罗小青才带着林水桃和朵朵果果返回四合院。
刚进门,秦淮茹就盯着罗小青手里的一大堆东西,还有好几双皮鞋,眼眶泛红,她这辈子连皮鞋都没穿过……
回到四合院,林水桃便回去了。
现在老林的身体完全康复了,平时打些零工维持生活即可。
但过年时,林水桃还是会留在家里,毕竟四合院人多嘴杂,她在罗家帮忙打扫,大家也不会说什么;要是过年都不回去,恐怕会惹来闲话。
罗小青回到家,拿出给罗慧珍的新衣服,果然罗慧珍看到后皱眉道:“小青,你怎么又乱花钱?我自己还有好多衣服没穿,买这些做什么?皮鞋更是浪费!快拿回去退了!”
罗小青:“妈,发票丢了,退不了了,您要不要试试?”“以后可别再这样乱花钱了!”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她眼中已噙满泪水。
这孩子,比亲生的还好!罗慧珍转身进了屋换衣服。
许大茂提着两只全聚德烤鸭,满脸献媚:“小青,是不是挨家送啊?”
罗小青瞥了眼许大茂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
“直说吧,什么事?”
许大茂:“什么都瞒不过你,嘿嘿,我现在工作了,攒了点钱,想买辆自行车。”
然而,却苦于没有自行车票。
你是派出所副所长,人脉广,能不能帮忙弄一张?”罗小青苦笑着说道:“这么点小事,至于这样为难吗?”
确实不能怪许大茂如此认真。
在这个时代,自行车仍是稀缺之物。
直到1949年,全国的自行车产量也只有区区一万五千辆。
全城拥有自行车的家庭不到百分之一。
像罗小青家这样的三辆自行车,更是罕见至极。
罗小青从口袋里拿出几张票,这些都是叶老给他的各类工业券。
太多,他也懒得分类,直接随手摊在桌上。
他从中挑了几张自行车票,递了一张给许大茂:“拿着吧,买了别忘了去派出所盖钢印!”
许大茂被这一幕惊得目瞪口呆。
即使在轧钢厂当领导时,他也没见过如此多的票据。
连厂长都难以拿出这么多。
“小青,整个城,你绝对是讲义气的人。
这张票多少钱?我买了。”
罗小青也不清楚这些票具体价值几何。
“算了,就用烤鸭抵账吧!”
“不行,二十块,让你吃点亏!”
许大茂说完便急匆匆地去买车了!
他想成为胡同里第二户有自行车的家庭,气死那个傻柱。
罗小青也不推辞,把钱收了起来。
这就是他愿意与许大茂交往的原因——只要正常往来,许大茂总不愿让对方吃亏。
每次到罗小青家蹭饭,他都会带些东西,送些特产。
这次沈幼甜怀孕,还真亏了他带来的老母鸡。
罗慧珍穿着新衣走了出来,“小青,你觉得这衣服怎么样?是不是太显眼了?我一个寡妇,这样穿合适吗?”
沈幼甜走出房间,“妈,好看,你看起来年轻了好多年呢!”
罗小青:“妈,现在是新时代。
不再是旧社会,寡妇只能穿黑白灰的时候了。
再说这蓝色也不扎眼,挺好看的!”
朵朵和果果依偎在罗慧珍身旁:\"妈妈,您是最美的!\"罗慧珍轻抚她们的头,语气带着嗔怪:\"你们俩又偷偷跟着你哥出去了,你哥挣钱不容易,今年给你们买了这么多衣服,还想要?真是不懂事!\"朵朵和果果缩到罗小青身后,做鬼脸。
此时,许大茂推着一辆锃亮的新永久牌二八自行车踏入院子。
阎埠贵眼尖,立即赞叹:\"哟,许大茂发了吗?买了新车子?\"许大茂扬眉:\"那是!\"阎埠贵疑惑:\"不对劲啊,你哪来的车票?凭你的级别根本拿不到。
\"许大茂笑而不答。
阎埠贵脸色阴沉,旁边的大妈关切询问:\"老阎,怎么了?你这脸色不大对劲。
\"阎埠贵低声愤懑:\"刚才那辆自行车的票,怕是罗小青给的。
刚刚许大茂提着全聚德的烤鸭去了她家,罗小青给了他们一家一张车票。
\"大妈听后也感叹连连。
许大茂得意地将车推进院子,秦淮茹正在搓洗衣服,好奇问:\"大茂,这是你的?东旭快来瞧瞧!\"贾东旭探出头:\"你哪来的票?\"许大茂挥挥手:\"不重要,总之我买到了!傻柱,快出来看看你爷爷的新座驾!\"他炫耀道:\"这是我攒了四个月放映员的工资,再想办法搞到的车票!\"
何雨柱盯着这辆自行车,眼神复杂。
他一直觉得自己的条件已是四合院同龄人中最优渥的。
屋宅分两处,又兼轧钢厂掌勺之职,乃顶好的营生,月俸三十余。
然罗小青率先置得单车,竟连许大茂那小子也购得一车!
“奇怪了!大侄子,咱们同为工友,我家贫农出身,你家却是三代雇农,怎他就得着票,我没?”
许大茂:“问啊?我攒的银子都在这儿,你的呢?怕是全贴补给贾家了吧?那贾东旭该谢你才对,帮你养家口!哈哈哈!”
许大茂推着新得来的单车绕着院子转悠,气得傻柱扬手欲揍。
“小子,有种你就别逃!”
“小子,有种你就别追!”
傻柱恨得牙痒痒:“许大茂那混蛋,咋就被他弄到车子啦!”何雨水:“傻哥啊,你就只晓得埋怨小青哥,怪许大茂不学好,瞧瞧现在。
人家也有车了,咱院里第二户有车呢。
你平日里帮东帮西,那些银子,够买好几辆车哩!待许大茂成家后,你还拿得出银子娶妻么?”
傻柱微微一怔,可不是嘛,大爷常说,跟啥人学啥艺。
许大茂学小青无益,但如今,这四合院里日子过得最旺的,仿佛就是罗小青与许大茂啦。
就他们家有车呢。
易中海立于门口,静静观瞧这场景,心里琢磨,这车票八成是罗小青给许大茂的,单凭他自己定是弄不来。
可眼下得先稳住柱子,刚才许大茂的话提醒到了柱子,别让他想通了。
“柱子,眼馋单车了?回头我替你找厂长问问,若有余票给你讨一张!争取娶亲时也能配齐三轮一响。
再讲,人生出息与否,看的不是一时,而是长远。
做人若太自私,那注定难有远路,你看罗小青,今年干脆就没去上班。
我知道你手头紧,今年过年我掏五块,咱俩一块包饺子。
如何?”何雨水:“傻哥哥!”
23易中海:“小雨,大人讲话时,孩子别插嘴,这是起码的礼数!”傻柱一听,过节时易中海要跟他一起包饺子,“好嘞,大爷的话我都听着!要不咱们就去秦姐家包吧,她家困难,剩下的饭菜就留给她。”
易中海满意地瞧着傻柱:“行,我去问问东旭去!”
何小雨见自己刚跟傻哥说了几句,转头易中海就把话给接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