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眉庄侍寝一事,就如同平静湖面上投入的一颗小石子,虽然激起了些许涟漪,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并未在后宫中掀起太大的波澜。
第二日清晨,雍正按照惯例,对沈眉庄进行了一些赏赐。然而,这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雍正很快便将心思放回了处理政事上。
自然的,什么赏菊花啊,准其学习六宫事务啊,给其住所改名等等事件就都被雍正给蝴蝶掉了。
没了这些,华妃都懒得找她的麻烦。当然,早上请安时难免会嘲讽上几句,却也不是经常。
同样的,没有了学习六宫事务的光环加成,沈眉庄也只是后宫中一个普普通通的贵人,拿得也就是贵人份内的份例,也就没有给甄嬛送这送那的献爱心,反倒是安分守己地缩在咸福宫里,没有满宫的乱窜。
所以,上一世的沈眉庄果然是被原身的宠爱冲昏了头,才敢以贵人之位挑衅华妃。
挑衅就挑衅了,华妃刁难她时,她竟然还心生怨怼,却从不在自己身上找问题。
而雍正在宠幸了沈眉庄之后,仿佛将后宫的妃嫔们都遗忘了一般,竟然一连半个月都未曾踏入后宫一步。这期间,太后和皇后都曾派遣心腹前来问候,然而雍正以政务繁忙为由,将她们一一打发了回去。
其间,华妃也往养心殿送过几次点心,刚开始雍正还会留下点心,打发人回去。
后来,干脆下旨晓谕六宫,从今往后,后宫妃嫔若无皇帝诏令,不得擅自出入养心殿。
这道旨意一下,后宫顿时哗然。众妃嫔们这才意识到,皇上此次是动了真格,并非一时兴起。就连一向受宠的华妃都吃了闭门羹,其他妃嫔们自然也不敢再轻易尝试,纷纷收起了争宠的心思。
如此一来,后宫的女人们总算是消停下来了,不再像往日那般勾心斗角、争风吃醋。雍正也得以耳根清净,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前朝的诸多事务之中。
尽管这个世界与他上一世相比,在某些细节上存在许多不同之处,但大体上的格局和脉络却是相似的。
今年八月,噶尔丹之侄策妄阿拉布在近日支持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反叛,纠集二十万人进攻西宁。上一世雍正重用年羹尧,五月下令将川、陕、甘、云四省的一切事务,俱降旨交年羹尧办理,十月又封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指挥全局,命岳钟琪率兵讨伐,历时八个月大胜归朝,自此青海完全归入清朝版图。正是有了这开疆拓土之功,才让年羹尧恃功自傲,跋扈无礼。
这一世,原身依然下旨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同样令岳钟琪率兵讨伐,让年羹尧掌了四省事务。却对他早有防备,并给了岳钟琪便宜行事的权利。只是原身身边可用之人太少,而且朝中八王、九王的势力还未完全根除。老五是个不管事,空享亲王爵位,老十又是个不中用的,除了捣乱就是添堵。老十七果郡王又因曾被先帝议储,而被原身多有忌惮,只能沉迷书画,不碰政事。
其他几个兄弟在这个世界里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原身登基后甚至没有对他们进行封赏,老五、老十和老十七的王位还是先帝在时册封的。老三、老七、老十二连个贝子爵位都没有,如今都成了闲散宗室。就内务府那些眼高手低的奴才,他的这些兄弟如今的生活质量可想而知。
再次揉了揉发痛的额头,这群闹心的兄弟啊,雍正提起御笔,思考了一会儿就写下数道圣旨。
晋三阿哥允祉为诚郡王,并着诚郡王允祉率领庶吉士何国宗、梅珏成、陈厚耀、明安图等人编修律吕、算法等书籍,以订古今之不同。上一世允祉等人就奉命编修《律历渊源》,这个世界还没有这本书,那就让他继续做这件事好了。
着恒亲王允祺,为宗令,掌宗人府。老五心性甚善,为人敦厚,现在已经是亲王爵了,他虽然与老九是亲兄弟,却持躬谦谨,有乐善之风。由他掌宗人府,老八和老九也就不会像上一世那样被残虐至死了。
写完给恒亲王的旨意,雍正不由咒骂了一句:“这些该死的奴才。”
苏培盛听到雍正的骂声,不由从外间探头往里望,见雍正面容阴沉地坐在御案前,他立即缩回头,让身边的小夏子去给皇帝换杯热茶来。
这几天,皇帝是越来越不喜欢他在眼前伺候了,虽然没真的打发了他,却总是让他在殿外候着。苏培盛满脸愁容,不知道自己是哪里惹得皇上不高兴。
雍正可没时间搭理苏培盛,他酝酿了一会儿,继续写着。
晋七阿哥允佑为淳郡王,入礼部任事。这个弟弟腿脚不好,就先去礼部吧,好殆是个实差。
晋十二阿哥允祹为履郡王,入上书房任事。现在的上书房除弘时之外,还有几个先帝的幼子。考虑这个弟弟四十多了,如今连个儿子都没有。等以后其他兄弟的儿子进上书房读书后,可以让他自己挑一个过继。
晋十三贝子允祥为怡亲王,这个弟弟前些日子才从养蜂夹道里出来,腿上的疮症越发严重了,还是先让他在府中养着吧。这世的十三弟虽不如前世一般与他亲密无间,却也是聪慧能干。雍正不由欣慰自己又多了一员干将。虽然不能马上出来为他效力,但总有机会不是?
苏培盛接过小夏子手里的茶盏,轻手轻脚地走了进去,把茶盏轻轻地放在雍正的右手边。
至于老十四嘛……雍正放下笔,拿起布巾擦了擦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温度正好。
抬眼看见苏培盛讨好的笑脸,雍正又是一阵烦闷,开口问道:“说吧,什么事?”
苏培盛笑着,提醒道:“皇上,今天是淑嫔娘娘行册封礼的大日子,您……”
听到淑嫔两个字,雍正紧皱的眉头才缓和下来,看了看天色,已经西时三刻了,是该过去了。
(清朝时,皇帝用晚膳是在未时,也就是下午14点,现代的电视剧为了贴合现代生活改在了晚上。)
今天是淑嫔册封之日,按例,皇上要同淑嫔共进晚膳,并在其寝宫休息。
对于这个原本不存在的角色,雍正很是感兴趣。
指着一旁处理完的折子,雍正吩咐道:“把这些交张廷玉,让他紧着办。”
“嗻!”苏培盛应了一声,冲着站在书房门口的的小太监唤了一声,让他们把雍正处理好的折子送到太和门外的内阁去(现在还没有军机处,得到雍正七年才设立)。
雍正又喝了一口茶,这才慢悠悠地起身,拿起桌子上的十八籽,说道:“去承乾宫。”
苏培盛一甩拂尘,高声喝道:“皇上起驾,承乾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