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台儿庄血色丰碑:以血肉铸长城
1938年的初春,华北平原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战争阴云之下。凛冽的寒风中裹挟着硝烟的气息,枯黄的野草在炮火余烬中瑟瑟发抖。日军凭借着“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野心,沿着津浦铁路南北两端同时发动攻势,妄图迅速打通中国南北交通线,进而实现其鲸吞华夏的丑恶图谋。在徐州东北,一座看似平凡却战略意义重大的小镇——台儿庄,即将成为抵御日军铁蹄的关键战场,见证一场震撼中外的惨烈厮杀。
台儿庄地处苏鲁交界之处,京杭大运河如一条蜿蜒的巨龙穿镇而过,使其成为扼守运河咽喉的战略要地,更是徐州这座军事重镇的重要门户。日军精锐部队板垣征四郎指挥的第五师团与矶谷廉介率领的第十师团,如同两只贪婪的恶狼,将獠牙狠狠咬向台儿庄,企图在此会师后一举拿下徐州,撕开中国军队在华东地区的防线。面对日军的汹汹来势,中国军队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统筹指挥下,迅速集结孙连仲第二集团军、汤恩伯第二十军团等多支部队,一场关乎民族存亡的生死较量一触即发。
3月24日,破晓的晨光尚未完全驱散黑暗,日军便迫不及待地发动了进攻。霎时间,台儿庄上空战机轰鸣,数十架日军轰炸机如黑色的秃鹫,疯狂地向古城投下炸弹。地面上,日军的重炮阵地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炮弹如雨点般砸向台儿庄,古城的城墙在剧烈的爆炸声中轰然倒塌,砖石纷飞。城内的房屋瞬间被火海吞噬,木制的梁柱在烈焰中扭曲变形,化为灰烬,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与焦糊味。
孙连仲部的池峰城第三十一师作为守城主力,在师长的带领下,早已严阵以待。面对日军飞机、坦克、重炮的立体式攻击,他们毫不退缩。当日军的坦克轰鸣着冲向城墙时,士兵们毫不犹豫地抱着炸药包冲上前去,用血肉之躯抵挡钢铁洪流;当日军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冲入城内,他们紧握手中的步枪、手榴弹,与敌人展开逐屋逐巷的激烈争夺。每一条街道、每一间房屋,都成为了生死拼杀的战场。
在这场残酷的巷战中,王冠五,这位第三十一师一八六团团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何为军人的担当。当日军凭借猛烈的炮火突破城防,如潮水般涌入北门时,王冠五深知此时正是决定战局的关键时刻。他没有丝毫犹豫,亲自挑选了数十名身强力壮、悍不畏死的士兵,组成敢死队。队员们手持寒光闪闪的大刀,腰间挂满手榴弹,跟随王冠五冲向敌阵。
在北门的街道上,王冠五挥舞着大刀,怒吼着冲入日军人群。他的动作迅猛如虎,刀锋所过之处,日军的头颅纷纷落地。鲜血溅满了他的脸庞和军装,但他浑然不觉,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将日军赶出北门!在他的带领下,敢死队的士兵们士气大振,个个以一当十,与日军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王冠五连续砍杀数名日军,自己也多处负伤,手臂、腿部被日军的刺刀划出深深的伤口,鲜血汩汩流出,但他依然紧咬牙关,高喊着“誓与台儿庄共存亡”的口号,激励着身边的士兵奋勇杀敌。在他们的顽强抵抗下,日军终于被赶出北门,暂时稳住了岌岌可危的战局。然而,王冠五和他的敢死队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数十名队员永远地倒在了北门的街道上,他们的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仵德厚,时任第三十师八十八旅一七七团三营营长,同样在这场战役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战斗的持续,日军的攻势愈发猛烈,台儿庄的战局陷入胶着。在这关键时刻,仵德厚主动请缨,向旅长请求带领全营战士发起夜袭,打破僵局。
夜幕降临,台儿庄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只有零星的枪声和日军营地的火光打破这份寂静。仵德厚精心挑选了作战经验丰富的战士,为他们配备了充足的刺刀、手榴弹和短枪。凌晨时分,趁着夜色的掩护,仵德厚率领战士们如鬼魅般悄悄摸向日军阵地。他们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避开日军的岗哨,一步一步接近敌人。
当距离日军营地还有数十米时,仵德厚一声令下,战士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营,手中的手榴弹如雨点般投向日军帐篷。爆炸声顿时响起,日军营地瞬间陷入混乱。趁着敌人惊慌失措之际,仵德厚带领战士们端着刺刀冲入敌群,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拼杀。黑暗中,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震天。仵德厚挥舞着刺刀,左突右杀,接连刺倒数名日军。然而,日军很快反应过来,凭借着优良的武器装备进行疯狂反扑。战斗愈发激烈,仵德厚的三营战士们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毫不畏惧,浴血奋战。
这场夜袭持续了数个小时,仵德厚的三营400余名官兵,在与日军的殊死拼杀中,最后仅剩80余人。但他们的牺牲并非毫无意义,在夜袭中,他们成功摧毁了日军多个火力点,击毙、击伤大量日军,极大地削弱了敌人的战斗力,为大部队的进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仵德厚本人也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但他始终坚持指挥战斗,直到被战友强行抬下战场。
战斗在激烈的拉锯中持续到4月3日,此时的台儿庄早已满目疮痍,城内到处是断壁残垣,街道上堆满了尸体,鲜血将运河的水都染成了红色。但中国军队的将士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继续坚守着每一寸土地。
就在这关键时刻,中国军队迎来了转机。汤恩伯军团按照预定计划,从侧背向日军发起了猛烈攻击。日军万万没想到中国军队还能发起反击,顿时陷入了混乱。他们既要应对城内坚守的孙连仲部,又要抵御汤恩伯军团的进攻,首尾不能相顾。中国军队抓住这一有利战机,发起全面反攻。
在反攻的战场上,中国军队的将士们士气高昂,他们怀着对日军的满腔怒火,奋勇向前。步枪的射击声、手榴弹的爆炸声、战士们的喊杀声,汇聚成一曲气壮山河的战歌。经过数日的激战,在4月7日凌晨,中国军队终于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辉煌胜利。这场战役,中国军队共歼灭日军1万余人,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给予日军沉重打击,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然而,胜利的背后是巨大的牺牲。无数像王冠五、仵德厚这样的英雄,或是壮烈牺牲,将热血洒在了台儿庄的土地上;或是身负重伤,留下了终身的伤痛。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战之歌。台儿庄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英雄们的鲜血;每一块砖石,都铭刻着他们不屈的意志。那些在战火中倒下的士兵,他们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但他们的功绩却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如今,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巍然屹立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馆内,一件件锈迹斑斑的武器、一封封泛黄的家书、一幅幅记录着惨烈战斗场景的照片,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当人们走进纪念馆,仿佛能听到当年战场上的枪炮声、喊杀声,能看到战士们奋勇杀敌的身影。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这些在台儿庄战役中牺牲的民族英雄,铭记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让我们在和平年代依然保持着那份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