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越说气势越足,他已经开始设想,通过参谋制衡诸葛亮之后,如何一点点拉拢世家,
如何慢慢攫取权力,怎么培育党羽,只要他这个楔子打进大汉朝廷,就可以复制曹魏朝堂之上的旧例!
他向来最懂人心,向来计策的制定,都是直指人心。
哪个帝王不会担心权臣一家独大?
这就是他司马懿于绝境之中找寻到的一条活路,甚至是可以逆风翻盘的活路!
苦口婆心地替刘禅分析完,他昂着头,摆足了名士风范,就等着刘禅过来解开绳索,劝他归顺。
他会故作矜持一下,最后铭感于刘禅仁德,这才归降,在史书上留下刘禅义释司马的名篇。
想到这,司马懿的下巴已经扬起,
暗自准备在刘禅第一次招降时的表现,怎么拒绝可以体现他的风骨,又可以不损刘禅的面子。
刘禅很耐心地听司马懿讲完,放下手中的笔,鼓了鼓掌,淡然道:
“不愧是司马老贼,计谋一套接着一套,只可惜,你的媚眼抛错地方了。
朕比你们世家门阀自己,更加了解你们!
想挑拨朕对相父猜忌,让你有机可乘?
既然你这么着急,那么朕成全你,长社本地百姓就在附近安置,午后就直接公审宣判,你也早点投胎转世,
你看,朕多贴心?
来人!带司马懿去长社百姓安置地,公审之后,斩立决!”
四个护卫过来提走错愕的司马懿,他这才反应过来,顾不得保持名士风范了,挣扎道:
“陛下,陛下,你怎可如此草率!
普天之下只有我司马懿的才学谋略,才可以与那诸葛亮匹敌,陛下不可自坏长城啊!”
刘禅苦笑着摇摇头,挥手催促护卫赶紧带走他。
与诸葛丞相匹敌?你司马懿太高看自己了,原时空如果不是依托魏国高于蜀地数十倍的国力,
诸葛丞相能把你屎都打出来!
不过,现在已经无所谓了,两次丧心病狂的策略,你司马懿不死,朕心不安啊!
陈到看着司马懿被拖走,突然开口问道:
“陛下,末将有一事不明,还请陛下解惑。”
刘禅点点头道:
“叔至将军请讲。”
陈到正色道:
“末将想请教陛下,为何如此信任陈到,信任文长(魏延),信任丞相,信任子龙国让等?
为何不像司马懿所说,设置制约,万一我等起了异心怎么办?”
刘禅没想到陈到会这么问,他哈哈大笑道:
“叔至将军多虑了,朕不是设置了监军制度吗?难道你还觉得制约不够?”
陈到摇了摇头道:
“陛下的监军,从来不干涉将领指挥,别说夺权,冲锋陷阵,从来都是与战士们在一起,
只提振士气,不制约将领决策,
陛下仁心不假,可哪有这样派监军的啊!”
刘禅没想到陈到竟然会在意这个,错愕了片刻,这才接着说道:
“这样的监军难道不好?朕指派的监军制度,从来不是捆住前线带兵打仗将军的手脚,
而是将深入队伍的监军,帮助将军们更好地纾解士卒困惑,更好地率军打仗。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朕既然信任你们,自然不会胡乱掣肘。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朕连这点都做不到,又谈何兴复汉室?”
刘禅说话间,就给自己起了一个高调,将自己的形象拔高了四五层楼那么高。
他懂个屁的识人之明啊,只不过是抄作业罢了,对于史书留名的忠贞之士,他自然可以放心全权镇守一方。
而照抄后世取才考核制度,可以最大化地识别人才,用好人才。
能够实现能者上,庸者下这一条,其实就秒杀了各种所谓的管理的艺术。
至于名叫监军,实则政委的制度,看似完全不影响将领的军事指挥权,
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将领带着队伍好好打仗的前提之下。
如果将领想要谋反,那时候才会发现,他指挥不动军队了。
监军起到的职责,其实和深入乡间的恤孤令老兵,医者,扫盲教师一样,
他们将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告诉到了每一个人。
知善恶,知进退,就可以最大限度杜绝将领蒙蔽士卒,聚众造反,
蜀中刘永刘琰参与的世家作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他们还以为,军队会像以前一样,换了将官,就可以把控,就可以带着他们去谋反。
血淋淋的现实会告诉他们,天真!
深入基层的监军制度,早就将军队的每个人,都打上了兴复汉室的烙印,
这份烙印比所谓的思想钢印还稳固,因为他是根植在每个士卒的切身利益,以及远大理想的。
他们不再是一个个数字,一个个提线木偶,而是一个个知道自己为何而战,
知道自己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奋斗的目标是什么!
而打破世家对百姓的知识与律法等垄断,就可以让世家无法既吸血,又裹挟百姓对抗朝廷,
他们所谓的话语权旁落的那一刻,就是无根之木,身如浮萍了。
不仅如此,刘禅建立的新式部队,是建立在领先于时代的工业基础,物流保障制度,以及全新的作战方式上的。
想要带这样一支部队谋反,成本是什么呢?
吃的,喝的,这个还好说,火药,子弹,炮弹打完之后呢?
枪管,炮管,乃至车轮的轴承,都有使用寿命,这些坏了之后呢?
就算将神火营整个送给司马懿,他们最多只能打一场酣畅淋漓的战争之后,没有了然后。
这份工业基础,士卒文化水平,乃至监军制度,都是刘禅十多年来深耕三令三策,民生八藏的成果所在。
他为整个民生体系所做的一切,才是这套作战体系最核心的竞争力,谁也夺不走的核心竞争力!
他有更好的发展方向,为何还要听司马懿所谓的帝王心术,所谓的制衡?
司马懿这一套所谓王道,不过是世家门阀贵族制度的一个延伸罢了,这套东西,早就该扫进垃圾堆里,
就这,还有人推崇?
陈到原本想要提醒刘禅限制一下将领的权责,当然是包括他自己在内,没想到却被刘禅秀了一脸。
关键还秀得合情合理,因为他确实是这么做的,用人不疑,能做到这点的君主,有几人?
正在他感慨之际,刘禅突然抽出一支令牌,交于陈到手上。
“陛下,这是何意?”
刘禅唏嘘道:
“拿下了颍川,豫州已门户大开,朕还需要坐镇长社这里,安顿百姓等诸多事宜。
辛苦叔至将去攻取汝南吧!”
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