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锦大捷之后,皇太极对问鼎中原信心大增,心情愉悦带着部队向盛京行进。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行至半途,皇太极骑在马上突然头昏目眩,晃了三晃,险些跌落马下。
“陛下,您怎么了?”范文程赶忙快步上前扶住皇太极。这时卫兵将他从马上抱了下来,只见他鼻子流血,双目紧闭。
“皇上,皇上!”众人焦急地呼喊着。
随军御医把一颗药丸塞进他嘴里,过了一会儿,皇太极“哎呀”一声苏醒过来:“我这是在哪里?我好像做了一个梦。”
“皇上,您刚才昏过去了,现在身体怎么样?”
皇太极抹了一把脸说道:“没事儿,死不了,可能是劳累所致。”
众人这才放下心来,经过简单包扎,部队继续返程。
回到盛京后,劝降洪承畴成了皇太极面临的一个棘手难题。
“范先生,洪承畴是个人才,朕想将他收为己用,你意下如何?”皇太极用询问的目光看着范文程。
“皇上,洪承畴文武双全,的确是个人才。我们日后入主中原需要这样的汉人官员。”
范文程顿了顿,继续说道:“这样吧,微臣去试探一下他,若能招降自然再好不过。”
“好吧,但愿范先生马到功成!”
有时候人固执起来,神仙也没办法,范文程说破了嘴,洪承畴听烦了,来个一语不发,只求速死。
老范摇着头面见皇太极:“陛下,微臣费尽口舌、跑断腿,洪承畴依旧不为所动,一心求死。”
“奈何?”皇太极十分焦急,他爱惜人才,实在不愿杀洪承畴,毕竟日后需要这样的人才。
转眼五天过去了,洪承畴投降之事仍然毫无头绪。
到了第七天中午,范文程兴冲冲地来到崇政殿面见皇太极。崇政殿位于沈阳故宫内中路前院,是皇太极办公之处。
“皇上,大喜啊,洪承畴快要投降了。”
皇太极一脸好奇,疑惑地问:“他一心求死,怎会投降呢?”
范文程笑着解释道:“我暗中观察洪承畴,见房梁上掉了点土落在他身上,您猜怎么着?
“范先生,别卖关子了,快点说吧!”
范文程看着皇太极的眼睛:“他马上就把土掸干净了。如此爱惜自己衣服的人,又怎会是一心求死之人呢?”
“啊,确实有道理。还是范先生看得透彻。”皇太极不禁称赞道。
原来在前两天,范文程侧面打听洪承畴的仆人金生,他说主人对美色颇为在意,范文程就把这话记在了脑海里。
此时,范文程低着头,小心翼翼地问:“皇上,您能否让您心爱的庄妃前去劝说洪承畴?女人温柔的劝说有时有着难以抗拒的力量。”
庄妃,本名为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是皇太极五妃中的永福宫庄妃。
皇太极的五大妃分别是清宁宫皇后哲哲、关雎宫宸妃海兰珠、麟趾宫贵妃娜木钟、衍庆宫淑妃巴特玛璪,
第五位就是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
皇后哲哲与海兰珠、庄妃是姑姑和侄女关系。为何姑侄同嫁皇太极呢?
皇后哲哲是蒙古科尔沁部落首领宰桑布和的妹妹,努尔哈赤活着时,为拉拢蒙古科尔沁部落,就让儿子皇太极,迎娶了宰桑布和妹妹哲哲为妻,就是后来的孝端文皇后。
哲哲是清朝第一个被立为皇后的人。
结婚多年来,皇后无子女,这时哲哲就把哥哥宰桑布和的两个女儿海兰珠和布木布泰迎接进了宫,说是让两个侄女伺候自己,
实际就是为了防止皇太极宠幸别的女人,让两个侄女稳固宫中的恩宠。
于是海兰珠和布木布泰成了皇太极的妃子,这种婚姻关系在大清并不稀罕。
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三十日,庄妃生下儿子福临。
崇德六年(1641年)海兰珠病逝。
说回正题,太宗思索片刻,想到洪承畴的才能对大清的重要性,他太需要这样的带路人了。
“若能收降洪承畴,我不计任何代价。”皇太极坚定说道。范文程满意点了点头。
夜里,皇太极亲自给庄妃做工作,言辞恳切地表明洪承畴归降对大清的重大意义。
庄妃深明大义,“皇上,别说了,奴婢能为大清出力,乃三生有幸。”皇太极感动万分,把洪承畴的一些情况讲给庄妃听。
有了信息才能分析从何入手攻破洪承畴的心理防线。庄妃把“知此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运用到这里了。
午夜时分,月色如水,庄妃身着一袭素雅且不失韵味的衣衫,迈着轻盈的步伐,缓缓走进洪承畴的房间。
洪承畴听到脚步声,警觉抬眼望去,只见一位气质出众的女子站在面前,眉眼间透着温婉与聪慧,貌美肤白,充满青春气息。
“这位贵夫人,您走错房间了吧?”洪承畴收回目光道。
庄妃轻启朱唇,声音柔和却充满力量:“洪将军,小女子没走错房间,就是来看望将军的。”
洪承畴再次抬起头来,一脸的愕然。
庄妃把随手带来的暖壶和玉碗放在桌上,用柔声细语的声音说道:“您这样的英雄豪杰被困于此地,实在令人惋惜。”
说着,庄妃从暖壶中倒出一杯银耳人参汤,风摇摆柳,轻移金莲,来到床铺前,双手捧给洪承畴。
洪承畴冷哼一声,别过头去,不予理会。
庄妃并不气恼,继续说道:“将军一心求死,可曾想过家中老小?您若就这样去了,他们该何去何从?
大清皇帝向来敬重人才,只要将军归降,定能保您一家平安,尽享荣华富贵。”
见洪承畴微微动容,庄妃接着说:“再看这天下大势,明朝气数已尽,这是不可逆转的。
将军难道非要逆势而行,白白丢掉性命,让大好河山陷入更多战乱之中吗?”
庄妃偷眼观瞧洪承畴,见他似有回心转意。庄妃用舌头舔了一下猩红的嘴唇,继续道:
“将军,归降并非耻辱,而是顺应天时,拯救苍生。
您若归降,不仅能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还能凭借自己的才能,协助大清建立太平盛世,保天下百姓的家国安宁。
到那时,洪将军于国,您是大清的开国元勋;于家,您是妻子的好丈夫、孩子的好父亲,这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庄妃见洪承畴心有所动,忙递上一块香帕,说:“将军,看您脑门出汗了,让奴家为您拭去。”
说着翘着兰花指去摸洪承畴的脸,一股麝香味直入洪承畴鼻孔,一阵眩晕袭来,庄妃顺势扑进洪承畴怀里,洪承畴本能伸手抱住了庄妃……
洪承畴长叹一声,答应归降,此后,由于庄妃劝降有功,皇太极更加宠爱庄妃。
……
此时,远在南方的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正式建立农民政权。
李自成是陕西米脂人,出身贫苦,命运多舛。
他早年当过驿卒,后因朝廷裁撤驿站,生计无着,被迫走上造反之路。
民间有这样一则传说:明朝给事中刘懋在外养小三,被老家原配得知,原配乘驿站快马赶到千里之外捉奸,捉个正着,让刘懋出了丑。
他越想越气,恼恨明朝驿站快捷方便,于是想到报复驿站,他回朝上书崇祯裁撤大量驿站,说可为国家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把这些钱用在辽东军饷不好吗?
崇祯正在为筹措辽东军饷而发愁,认为这是好办法,于是裁撤各地的驿站,结果李自成失业了。
没了生活来源,家里妻子儿女还要等米下锅,逼不得已,李自成走上了造反之路。
当然这只是一种带有笑话性质的传说,但也说明李自成失业与裁撤驿站有一定关联。
李自成的舅舅高迎祥是起义军头领,号称“闯王”,李自成就跟着舅舅造反。
高迎祥率部与明军浴血奋战,不幸在1636年,被明朝陕西巡抚孙传庭设伏擒杀。
高迎祥死后,李自成接过他的旗帜,被众人推举为新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