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进攻西华门的起义军则较为顺利,在太监杨进忠的接应下,全队四五十人迅速冲进城门。
他们经过尚衣监、文颖馆,朝着皇帝居住的养心殿进发。“兄弟们,越是顺利越要提高警惕。”教徒头目杨二雄嘱咐道。
一行人很快打到了隆宗门一带,皇帝办公之地养心殿就在眼前,情况岌岌可危。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关键人物皇次子旻宁(即后来的道光帝)登场了。
当时,旻宁正在尚书房读书,听闻变故,瞬间展现出非凡的镇定与果敢。
他迅速组织侍卫抵抗:“王参将,你带一队人马支援东华门,左卫将军,你带一队人马去支援西华门。”
“遵命,”众人分头行动。
旻宁开始安慰太监惊恐的情绪,努力保持表面上的平静,避免引起更大的恐慌。
做完这些,旻宁手持鸟枪,登高望远,“砰砰”两声枪响过后,“扑通扑通”击毙两名试图翻门而入的教徒,稳定了宫中人心。
同时,他紧急调度城外兵力,一方面让太监取来刀剑和火枪加强防御,
另一方面将准备去滑县镇压李文成的火器营官军千余人调入宫内。
在旻宁的指挥下,清军在隆宗门下成功击败起义军。
随后,清军连日在宫中大肆搜捕起义者,并于十七日,将坐镇黄村等候消息的林清逮捕。
此时,正在承德避暑山庄游玩的嘉庆帝得到消息,震惊的半晌合不拢嘴,暗自思忖:
“我怎么如此招人恨呢?前有遭遇皇宫御厨陈德的贴身刺杀。今有天理教攻打皇宫,这幸亏是我来到了避暑山庄,否则后果……”
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嘉庆立即中断“秋围”,火速“即命回銮”。
他要稳定朝中内外对他不满的情绪,在回京的半路上。
急不可耐便下了“罪己诏”,“京中之变,乃吾之过也——惊呼此次事变“酿成汉唐朱明未有之事。
回到紫禁城,嘉庆恨得牙痒痒,想看看给他制造难堪的林清长得什么模样,他要亲自审问林清。
中秋后的紫禁城,正是秋老虎肆虐的时候,天气闷热,外面下起了秋雨。
嘉庆帝在刑狱官员陪同下,迈步来到了天字第一号牢房。狱卒“啪嗒”打开了牢房的门。
嘉庆努力适应牢房内的视线,看到墙角有一个巨大的笼子,笼子下血迹斑斑,散发出霉臭味。
“抬起头来。”狱卒喝道。
朱漆囚笼的林清为之一震,他缓缓仰起脸,额角的刀疤在烛火映照下,蜿蜒如蜈蚣。
借着狱卒手中火把的光线,林清眯着眼,望着眼前矮胖的中年人,只见他身穿龙袍,上面的十二章纹闪着寒光。
林清断定眼前之人就是嘉庆。
他冷笑道:“万岁爷金銮殿坐腻了,跑来地牢看蝼蚁吗?”
“大胆狂徒!”嘉庆怒喝,脸上的青筋暴起。“你聚众谋逆,戕害宗室,可知罪?”
“罪?”林清突然发出刺耳的笑声,震得狱卒手中的火把簌簌掉火星,
“二十年一遇的大旱,河南百姓易子而食,京畿米价涨了三倍!可万岁爷的内务府,上个月还从暹罗进了二十船的龙涎香!”
嘉庆后退半步,锦靴碾碎了墙角的老鼠骸骨。
林清却撑起身子,铁镣哗啦作响:“白莲教刚平,天理教又起,为什么?因为百姓活不下去!
您以为杀了我林清,就能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吗?”
“住口!”嘉庆的龙袍扫翻案几,砚台里的朱砂泼在林清囚衣上,宛如鲜血欲滴!
“朕承继大统,宵衣旰食……”
“” 哈哈哈!”林清打断嘉庆之言,狂笑道:“宵衣旰食?”他猛然扑到铁栏前,浑浊的瞳孔里燃烧着疯狂之火。
“河道总督每年贪没三百万两修河银,就连一个小小的书吏,每年都贪墨千两白银,
朝廷上上下下无官不贪,你这个皇上真是日理万机啊!
眼前的官场贪腐情况。您不知道?还是不愿知道?”
囚笼外,惊雷劈开雨幕。
嘉庆被质问的哑口无言,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突然想起户部尚书前日密奏,直隶巡抚克扣赈灾粮的折子还压在御案最底层。
嘉庆为找回自尊,口中怒道:“狂妄至极,把他给我往死里打!”
嘉庆转身时,听见自己牙齿打颤的声音:“明日午时,菜市口凌迟!”
嘉庆声音听上去有点发颤,林清望着嘉庆远去的背影,开心大笑起来。
笑声中传来一道声音,似乎要撕破这黑夜雨幕,“万岁爷,您记住——天理循环,屡报不爽!”
雨越下越大,狼狈离开监狱的嘉庆,在廊下望着积水里破碎的灯影,
恍惚看见刑场上千万颗头颅落地,他们都睁着林清那样布满血丝的眼睛……
嘉庆处决了林清和太监刘得财等人。至此,京畿地区的天理教起义基本被镇压。
“……”
在直(河北)鲁(山东)豫(河南)三省交界地区,起义军同样面临着清军的疯狂围剿。
嘉庆帝在摆平林清后,迅速调兵遣将,派直隶总督温承惠为钦差大臣,带兵从北面包抄;
山东巡抚同兴在东面堵截;令河南巡抚高杞严防西南两路;又令山西大同镇总兵张绩“前往山外扼要处所驻扎”,
徐州镇总兵沈洪带兵“迅速由东南迎头北上”,两江总督百龄带兵驻扎徐州,防止起义军南逃。
一张有型的天网铺天盖地布置妥当。
为防万无一失,九月十七日,嘉庆帝再调陕甘总督那彦成任钦差大臣,“总统军务”,
并把固原提督杨遇春和清军官兵二万余人调到河南,托津为监军驻守直隶开州督战,逐渐对起义军形成严密军事包围圈。
同时,清政府命令地方官吏组织乡勇,实行坚壁清野,截断粮食和饮水,逼迫起义军投降。
九月下旬,清军向直鲁两省起义军发起进攻。
十月上旬,山东起义军的主要据点定陶、扈家集和曹县先后被清军攻下。
在直隶的开州、东明、长垣等地,由于起义队伍分散,缺乏统一指挥,在清军三次攻势下,接连丢失据点。
到此时,山东、直隶地区的起义军主力基本被消灭,只剩下河南滑城、道口、桃源三个据点。
在随后的战斗中,清军于十月二十七日分七路攻下道口,进而包围滑城。
起义军顽强抵抗,但因力量悬殊,道口失陷,李文成率四千人突围至辉县,最终被清军围困在郊外。
起义军此时还剩480人,走投无路之下,李文成和信众逃进了碉楼。
随后,清军团团围住碉楼,清军士兵奉命向里面喊话:
“李文成你被包围了,赶紧出来投降。如果投降,可放过你的部下,否则大家只有死路一条。”
碉楼里传来信徒的回答:死则死矣,何必多费口舌。我们不交出教主。”里面的人誓死不投降。
直隶总督温承惠下令:炮击碉楼。李文成看看再无生路,举火自焚而死,所有教众无一逃离,上百人殉教而死。
至十二月,钦差大臣那彦成与提督杨遇春完全平定各路乱军,教首冯克善和他的连襟牛亮臣被俘,钦差大臣劝降,二人誓死不降,最后被凌迟处死。
此时有人劝冯克善的妻子带着孩子赶紧逃离,冯妻将幼子托付给乡亲,
她擦干眼泪,持刀率众信徒死战清军,最终寡不敌众,跳崖而死。
跟随她的5000信徒,纷纷跳崖殉教而死,鲜血喷溅四处石壁,其惨状触目惊心。
至此,直鲁豫天理教起义彻底失败。
起义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给清王朝以迎头痛击,其震撼人心不亚于十二级地震。
前一次是贴身刺杀,这一次是直捣皇宫,每一次都朝着清王朝的心窝上捅!令嘉庆帝惊恐万分。
意外收获还是有的,皇次子旻宁在此次事变中的出色表现,为他日后继承皇位增添了重要筹码。
凭借在此次事变中的功绩,旻宁被封为智亲王,所使用的枪被命名为“威烈”,他的名字与后来的道光朝有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