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气三层的突破对布袋掌控力的提升,让林墨心中大定。
他立刻着手反击。
首先,是整理“科学铁证”。
他将矿洞深处采集的气体检测数据(剧毒超标)、岩石样本(高危结构证据)、深部未知辐射场(阴气感应石数据)以及那份赤红矿芯的能量辐射初步分析报告(伪装成地质物理测试),整理成一份详实、专业、图文并茂的《野狐沟矿洞深部极端环境及不可开发性补充调查报告》。报告中,他刻意强调了深部存在的“高强度未知辐射场”及其“不可预测的生物\/环境风险”,将危险等级提升到“毁灭性事故”层面。
这份报告,他通过林建国的人脉,直接送到了省地质勘探局孙明远教授的手中,并附上一封言辞恳切的信,说明县里不顾前期警告强行推动开发的危险,恳请孙教授以学术权威和专业良知发声。
同时,他让林建国将报告的副本和孙教授之前那份报告的复印件,通过可靠渠道,分别送到了县里几位与张副县长有竞争关系、或素有清名的老领导案头,以及地区(市)一级的相关主管部门。
内容直指张副县长和兴业公司罔顾科学、漠视生命、为私人利益强行推动高危项目的行径!“科学”的炮弹,开始精准覆盖!几天后,效果初显。先是孙明远教授震怒!
他亲自打电话到县里,措辞严厉地质问为何无视他团队的权威安全评估,并强调那份补充报告的数据触目惊心,野狐沟深部开发是“绝对的禁区”!
孙教授在省地质界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的震怒如同一记重锤。接着,县里几位老领导联名向县委提出质询,要求对野狐沟项目进行重新审议,质疑张副县长的决策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地区(市)主管部门也发来措辞谨慎但态度明确的询问函,要求县里就“高危开发”传闻做出解释。张副县长顿时焦头烂额!
他没想到林墨的反击如此犀利,直接搬出了更权威的科学证据和更高层面的压力!兴业公司许诺的“政绩”和“好处”,在可能引发的重大安全事故和官场问责面前,变得苍白无力。林建国这边也没闲着。
他发动了乡里村里的力量。几个德高望重的老猎户、采药人,被林建国以“保护药田”、“防止外人误入毒区送死”的名义组织起来,天天扛着土枪(未装弹)、带着柴刀,在野狐沟承包地边缘“巡逻”,声势浩大。
乡里老周头、老王等人也“顺应民意”,在乡政府会议上强调试验点项目的重要性、合同的法律效力以及强行解除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风险。
一时间,县里关于野狐沟项目的风向骤变。张副县长承受着来自上下左右的巨大压力,对赵公子的态度也冷淡敷衍起来。
这天,林建国兴冲冲地从乡里回来,带来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老王说,张副县长顶不住压力,松口了!
说野狐沟项目…暂时搁置,尊重现有合同!”林建国眉飞色舞。“坏消息呢?”林墨平静地问。“坏消息是,”林建国脸色沉了下来,“姓赵的小子没死心!
他不敢明着来了,但老王打听到,这混蛋派人偷偷在打听,看能不能从省里更高层面搞到勘探许可,或者…找些见不得光的手段!
”“更高层面?见不得光?”
林墨眼神微冷。看来,光靠“科学铁证”和官场施压还不够。得让这位赵公子,彻底断了念想,甚至…自顾不暇。他想起了直播时那位发来短信的振华集团陈董事长。或许…该让现代社会顶端的力量,和90年代的“土财主”,产生一点有趣的“联系”了。林墨拿出纸笔,开始写信。收信人:陈振华。
信中,他以一种略带神秘学色彩(但披着“传统养生”外衣)的语气,描述了“家传古籍”中记载的一种生于极阳之地、需特殊地脉滋养的“赤阳金线草”,及其安神定魄、滋养本源的神效(实为“抽灵叶”的部分功效夸大)。
并暗示,自己因专注于古文化研究和保护,无力深入培育开发此物,听闻陈董事长致力于生命科技,或许对此有兴趣合作?
至于那枚紫玉平安扣,乃祖传之物,暂无意出售,但可借予陈董事长母亲试用安神云云…这封信,他将通过现代渠道,以“海外华人收藏家”的名义,寄给振华集团。
同时,他让林建国在90年代放出风声:野狐沟试验点,可能获得了海外某大财团的“科研资助意向”,正在就一种“特殊药材”进行国际合作评估!一石二鸟。既用“抽灵叶”的巨大潜在价值钓住陈振华这条大鱼,借其势;又在90年代放出“国际背景”的烟雾弹,让赵公子背后的势力投鼠忌器!
科学铁证在前,釜底抽薪在后。林墨的布局,如同无形的网,悄然收紧。野狐沟的危机,正被一步步化解,而更广阔的天地,也在向他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