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来,杨老师今天很开心,穿得非常喜庆,一口气教出了四位大奖学生,请问您有什么想要说的吗?”主持人笑着问道。
“能站在这样高规格的讲台上,我确实非常激动,也很荣幸,但我想说的是,这四位如此优秀的学生,并不是我教出来的,而是他们本来就足够优秀,我只是稍加引导而已,能有幸成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很幸福。”杨大平老师坦言道。
“杨老师真谦虚。”主持人说道。
“真不是谦虚,我们的学校环境有限,条件有限,师资有限,我的能力同样有限,在如此多的限制之下,他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挺不容易的,堪比奇迹。
如果真的要分享一下心得,我想说的是,林东升这个孩子,真的是一个特别有恒心和毅力的学生,也非常能吃苦,当初他刚进初一的时候,语文成绩并不是很好,作文更差,但他听到我说,坚持写日记可以提高语文成绩,就坚持每天写,我改他日记的过程中,就发现他真的在用心观察生活,并慢慢爱上了写日记这件事情,除了赵小娟因病中断了日记,我相信其他三位同学,也都从坚持写日记中,收获了很多。”杨大平说道。
台下的林东升、张家豪和苏文浅纷纷点头回应。
“万事开头难,我一直觉得,写作最重要的,就是先要写,只有写,才能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不断积累,不断反思……”
或许是心有准备,杨大平老师一口气讲了五分钟,既讲了自己对作文和语文的理解,也讲了自己对写日记的看法,台上的人讲得激情四射,台下的人也听得受益良多,掌声热烈。
在教学质量好的学校,老师们有很多种提升学生语文成绩的方法,但在教学质量差的学校,不断激励学生去写,化被动为主动,可能产生的效果更好。
正所谓,量变引发质变。
杨大平老师走下主席台后,本次孝城市作文竞赛的复赛颁奖典礼也落下了帷幕。
返程的途中,所有的人都非常满意,唯独林东升有些懊恼。
因为他事后回想起来,发现很多人都当场发言了,而且说得还不错,只有自己当时太过激动,光顾着感谢和哭了,没机会好好介绍一下自己,更没机会发表一些看法,白白错过了一次畅所欲言的机会。
这次颁奖典礼,苏校长一次性获得了30万元的校园改造资金,而且这还只是开始,这个结果让他非常欣慰和感动,对把河西中学打造成优秀的乡镇名校,又多了几份底气和信心。
同样,被林东升视作榜样爱心老板的吴良才,也借机认识了好几位本地知名的商界大佬,有一位甚至还和他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让吴老板的事业,有了进一步腾飞的可能。
就连林东升就读过的桂花小学,也因此受益,获得了20万元的巨额捐助,可以对破旧的教学楼,进行改造和升级了。
一篇特等奖作文,能引发如此之多的化学反应,这是林东升没有想到的,也是苏校长和杨大平老师都没有想到的。
但是显然,富有远见的黄文诚老先生,是预见到了这一切的。
不仅如此,随着相关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林东升的这篇励志作文也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它不仅让初中生作文竞赛的影响力成倍增长,顺利出圈,也让一些地方和政府开始更多地关注到教育的公平和教育资源的不平等问题,并开始着手研究相应的解决措施,甚至连一些当红明星也有所耳闻,慢慢加入到中小学教育的帮扶工作中,进一步追寻自身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回到学校没多久,苏校长就举行了一场极其隆重的颁奖典礼。
之所以说隆重,不是因为这次的典礼特别奢华和破费,而是因为这次的颁奖典礼,全校的师生都参加了,连初三的学生也不例外,地点就设在学校的露天大操场。
苏校长当着所有师生的面,把他们之前拿到的奖金和证书,又重新发放了一遍,并合影留念,承诺将照片存入学校档案室,永久珍藏。
这一次,全校几乎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认识了瘦小坚韧的林东升,知道了他的传奇事迹,以及这件事对学校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影响。
而且,不止如此,苏校长还当众给林东升颁发了校三好学生的荣誉证书。
班级里的三好学生,每年都有一些,林东升也曾拿过,但能被评为校三好学生的人,凤毛麟角,屈指可数,每学期只有一到两个名额,而且不一定每学期都有。
另外,考虑到林东升的家庭情况和他对学校做出的突出贡献,苏校长还私下给出了一项特别承诺:
以后,只要林东升在学校食堂吃饭,都可以直接报自己的名字挂账,想吃什么都可以直接点。
只要他不刻意浪费,一直读到初三毕业,都可以不用付饭钱,而他每餐的生活标准,则可以直接比肩学校的任课老师。
也就是说,他以后在学校食堂吃饭,再也不用刻意省钱了,可以安心地吃个饱饭了。
不过,虽然苏校长这么承诺了,但林东升每次挂账的时候,他的生活标准,依然没有太大的提升。
他知道学校对自己的善举和关爱,也知道学校的难处,他也并不是那种厚颜无耻之人。
反而是学校食堂打饭的阿姨悄悄向上反应情况后,被苏校长单独叮嘱一番,以后每次看到林东升,如果刚好当天有做荤菜或者小荤,就会额外打一份给他增加营养。
这些年,为了河西中学的发展,苏建安校长可谓是任劳任怨,呕心沥血,却一直捉襟见肘,苦苦支持。
因此,当第一笔资金到帐后,他立马将学校宿舍的破瓦和断梁,全都更换了一遍,彻底解决了学生宿舍残破漏雨的问题。
同时,他还请当地工人在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之间,新增了一个相对简陋的公共厕所,方便孩子们晚上起夜。
另外,食堂里那些腐烂破旧的餐桌和缺胳膊少腿的板凳,也全都找人修好或更换了,以后学生们吃饭,至少不用蹲着或者站着,幸福指数大幅攀升。
其中,最让林东升开心的是,苏校长还清出了一间办公室,号召全校师生捐赠各种书籍和杂志,创立了一个简陋的学校图书室,可以供学生免费阅读和借阅,极大的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
据说,学校后期还会收到来自文长中学捐赠的图书,进一步增加图书室的藏书量。
可以说,因为这次的作文竞赛,林东升一下变成了河西中学的小名人。
但是,荣誉不断的林东升,并没有过分骄傲,反而很快就有了新的追求。
因为通过一番了解,他打算把自己写出的小说,投给全国更多的杂志和期刊,不再局限于一城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