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位评委老师的通宵奋战,天亮之后,他们一共挑选出了32篇各具特色的优秀作文。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又从里面挑出了12篇更为出色的完美作文,作为特等奖和一等奖的备选名额,余下落选的20篇,直接被评为二等奖。
而林东升那篇别具一格的控诉文,即便是在陈长清的个人力挺下,还是被多数喜欢中正平和的老师们集体投票,被划到了二等奖的范畴。
“特等奖和一等奖之间的水平差距,并不明显,咱们每一篇都是优中选优,正所谓,文无第一,咱们要不效仿一下当初孝城那边的做法,请省作协李修远主席过来钦点两位特等奖吧。”在大家为了特等奖争论不休的时候,牛老师灵机一动,直接提议道。
“这主意不错,专业的事情,就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判断。”其他评委纷纷应和。
省作协的办公点就在都市报的隔壁,离湖畔宾馆也只有十分钟的车程,大家达成共识后,很快就将李修远主席请了过来。
李修远看完第一篇作文后,微微点头,看到第二篇作文后,沉默不语,看到第三篇、第四篇时,他的眉头微微皱起。
等到他看完了全部的12篇作文,脸色已经有些阴沉了。
“虽然这些作文,看上去都非常完美,结构严谨,用词考究,好词佳句,更是不断闪现,但是,匠气太重了,空有其表,难见其骨。”
“你们的作文竞赛搞了这么多年,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文,后面的参赛者,有了前车之鉴,自然会出现大量的跟风者和模仿者,甚至是套路文,我相信你们也都看到了这种现象。如果这些作文里,真的有特别优秀的,相信你们早就选出了那唯二的特等奖!”李修远毫不客气地说道。
“那李主席的意思是?”牛老师小心地问道。
“如果依我的意思,这些作文里,没一篇够资格评上特等奖,今年完全可以空缺!”李修远语惊四座,直接把一众评委干懵了。
“李主席你毕竟是专业的,眼光高很正常,但这些孩子只是初中生,小的才十岁出头,大的也不超过十四五岁,积累有限,能写到这个水平,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这么多作文里,就真没有一、两篇能入您法眼的?”一位评委连忙打了个圆场,说道。
李修远听了,面色稍霁,说道:“要挑出两篇略有难度,有一篇勉强还算凑合。”
李修远说完,将其中的一首现代诗抽了出来。
“这首诗确实写得相当不错,令人耳目一新,我们也都非常喜欢,李主席你能抽点时间,再挑选一篇不?”牛老师问道。
“其它那些都是半斤八两,你们就别再为难我了。”李修远直白地说道。
听到这话,陈长清脑中灵光一闪,突然将之前划到二等奖里的那篇作文抽了出来,直接递到了李修远的身前。
“李主席,你能再看看这篇吗?”陈长清忐忑地问道。
李修远先是看了一眼封存的地方,确定上面看不到任何相关的信息,这才点了点头,开始认真阅读起来。
“有点意思……”看完第一段后,李修远点了点头。
看到中间,李修远的面色再次变得凝重起来。
等到他读完了整篇文章,突然重重往桌子上一拍,大声说道:“一腔热血,浑身是胆,言之有物,根骨俱佳,就它了,这篇拿特等奖,当之无愧!”
这话一出,整个现场一片寂静。
“李主席,这篇作文,之前被我们划到了二等奖范围……”一位评委小声解释道。
“你在怀疑我的专业?”李修远瞥了他一眼,反问道。
“不敢不敢,您可是当下华夏文学界最知名的散文大家!”这位评委连忙送上一记新鲜的马屁。
“什么大家不大家的,我从不在乎这些虚名,你们这些评委啊,平时看套路文看习惯了,看不到这篇奇文真正的闪光点很正常,来,我先给你们讲讲这一句的妙处……”随后,李修远主席开始就这篇文章,现场教学,一口气拧出了其中十几处的优点,惊得大家一愣一愣的。
“经过李主席这么一解析,我也发现了这篇作文的诸多优点和美妙之处,之前我也想把他划到一等奖,但只是潜意识里觉得他写得好,写得有劲道,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还是被大家划到二等奖范围了。”陈长清惊喜地说道。
“没错没错。”其他评委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这么好的文章,差点就被你们埋没了,你们这些人啊,也需要不断打破自我,不断学习啊。”
说完这话,李修远沉思片刻,又说道:“这样吧,下周五省作协有个高级文学研修班,我给你们特批十个名额,你们都给我进去好好学习一周,别再干出这种贻笑大方的事情了。”
“感谢李主席点拨和抬爱,我们一定进去好好学习。”一众评委感激地说道。
“另外,你们把二等奖和三等奖的作文,也给我过一遍,反正来都来了,再在你们这混顿中饭,你们应该没意见吧?”李修远调侃道。
“没意见没意见,我们荣幸之至!”大家连忙热情地回应道。
特等奖是直接从二等奖提上来的,那一等奖自然要再划下去一个。
大家一番讨论,消除一个同类项,便将一篇特别有“匠气”的叙事散文,划回到了二等奖。
“总体上差别不大,没什么太多的新意,就这篇还有点意思,小丫头的文笔轻松活泼,颇有才情,放在三等奖里有点屈才了,可以直接提到二等奖。”将余下的优秀作文过了一遍后,李修远兴致缺缺地说道。
“感谢李主席,既然一切已经尘埃落定,那咱们也可以揭开糊名,看看都是哪些学校的天之骄子了。”牛老师欣喜地说道。
“可以。”李修远也颇为好奇,自己破格提到特等奖的作文,作者究竟叫什么名字,是哪所学校的。
“这个小丫头叫马菲菲,来自孝城的知名初中文长中学,二等奖。”牛老师顺手揭开一个糊名,当即说道。
“这篇从一等划回二等的,也是孝城的,叫顾文华,有点可惜啊,没记错的话,他上一届应该是一等奖。”一位评委老师颇为惋惜地说道。
“没啥好可惜的,说明这一年过去了,他依然没有任何进步,甚至还误入了歧途。”另一位评委老师直接说道。
随着一等奖的糊名一个接一个地揭开,各个县市的中学都有斩获大奖。
大家虽然都对特等奖的信息颇为好奇,但都默契地没有急着揭开它,都想把它们作为本次大赛最后的惊喜和奖励。
“你们这些人啊,搞事情就喜欢拖拖拉拉的,再不动手,我就自己揭了啊,搞完了好吃饭,早上被你们直接拖过来,我连早饭都没来得急吃!”李修远毫不客气地说道。
“马上就揭!”牛老师说完,就率先去揭那篇诗作。
“我也来看看你究竟是谁!”陈长清终于忍不住把大手伸向了,那篇自己从二等奖里捞出来的奇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