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苏文浅的信息很快就回复了过来。
“刚估完分,不是很理想。”苏文浅。
“有多少?每一科大概是多少,我帮你分析一下。”林东升。
“语文,125,数学,146,英语,140,理综,285,总分,696分。”苏文浅。
“很不错了,高二就能考到这个分数,明年进清北应该没问题了。”林东升。
“英语和理综没有发挥好,数学有个选择题不该错的,本来应该能上七百的。”苏文浅。
“明年肯定能更高,你现在在网吧吗?”林东升。
“不在,昨天考完后,就来江城我妈这边了,家里有电脑。你还在宿舍?”苏文浅。
“对呀,免费的电脑,不用白不用。”林东升。
“暑假回老家吗?”苏文浅。
“暂时不回,等七月份出国打完比赛,再回家。”林东升。
“差点忘了这事。”苏文浅。
“你怎么不问问我估了多少分?”林东升忍不住问道。
“不想问,肯定比我高。”苏文浅。
“……好吧,本来我也没打算估分的,陈肃老师一大早就杀到宿舍来了,估完了分才离开的。”林东升。
“有把握拿到省状元吗?”苏文浅问道。
“这种事情,分数不公布出来,很难说有绝对的把握,鄂省的牛人太多了。”林东升。
“说得也对,尽人事,看天命吧,不过,我听说欧阳致衡这次考得不错,估了710分,真实的分数,可能还会往上飘几分。”苏文浅。
“恭喜孝城一中,有机会冲击省状元了!今年的试卷整体偏难,孙浩然校长应该会很开心的。”林东升说道。
“你居然估分比他还低?”苏文浅。
“没有,我只是想让孙校长多高兴几天,你别说我也参加了今年的高考啊。”林东升。
“呵呵,真坏,打完了比赛,记得赶紧回来,九月份又要开学呢。”苏文浅提醒道。
“知道了。”林东升。
“估了多少分?”苏文浅故意让他憋了半天,末了,才笑着问道。
“730!”林东升得意地说道。
“有空看看京城的房子吧,挑个好点的地段,你这个省状元,应该是稳了。我们学校已经没有比这个更高的了,你也可以去问问张家豪他们,省师大附中也很厉害。”苏文浅说道。
“懒得问了,反正我还有20分的加分,怎么都够了,就看能不能拿到裸分状元了,你们学校高二的有几个参加了高考?”林东升。
“我、段小柔、欧阳致衡、伍嘉一、陆简一等,都有参加,不过,都和我差不多,也有比我低的,只有欧阳致衡高一点。”苏文浅。
“他确实很厉害了。”林东升。
“是的,一直都很稳定,但还是没你厉害。”苏文浅。
“那是当然,在一中的时候,他就不是我的对手。”林东升略显傲娇地说道。
“得瑟!”苏文浅。
两人结束聊天后,林东升又回房休息了一下,打算养养精神,下午继续做点竞赛试题。
Imo还是很重要的,一枚金牌,能找学校换五万块呢。
校长办公室。
陈肃急匆匆地推开门,兴冲冲地说道:“舅……董校长……”
被对方眼神一瞪,他立马醒悟过来。
“不是让你去问问林东升的估分情况吗,这么快就好了?”董力强不满地问道。
“他没错什么题,所以答案对得很快,猜猜估了多少分?”陈肃高兴地说道。
“700?”董力强。
“往上猜!”陈肃。
“710?”董力强也兴奋起来。
要知道,去年的数学也很难,所以去年的省状元,还没考到710分呢。
“不止,继续!”陈肃笑道。
“嘶,720?他没估错吧,别到时害咱们空欢喜一场。”董力强有点不信。
“保守估计,至少720,而且,你别忘了,他还有20分的竞赛加分!”陈肃提醒道。
“所以,咱们青高,这次真有机会夺得省状元?”董力强不可思议地问道。
“大有机会!”陈肃自信地说道。
“行,那咱们就静候26号的成绩公布吧,突然觉得时间过得好慢了。”董力强笑道。
“简直度日如年啊!”陈肃也笑道。
“毕竟是预估分,咱们自己知道就行了,先别往外说,以免闹个大乌龙。”董力强依然有点不敢相信,幸福就这样突然降临了。
“道理我都懂的,不会乱说的,放心吧。”陈肃郑重地点头。
然而,下午的时候,整个学校都在谣传,林东升这次估了720分,有机会夺得省状元。
而且,大家一个比一个传得有鼻子有眼的,简直就像现场看到林东升估分一样。
第二天,这个消息就扩散到了香城一中和二中,他们听说青高有人估到了720分,自然是一万个不信,甚至认为是天方夜谭。
不过,当他们听说估到这个分数的,是高一年级的数学天才林东升,拿过省赛一等奖和国赛金牌,瞬间就信了大半,纷纷打电话向董力强校长求证此事。
“没有没有,都是谣言,也就700分打底,哈哈。”
“哪里哪里,林东升虽然很强,但也没那么恐怖,最多710分吧……”
虽然电话里的董力强,一再否认此事,可是,他极佳的心情和爽朗的笑声,还是很快出卖了自己。
与此同时,刚刚解出一道竞赛试题的林东升,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主动联系了一下长江出版社的温欣编辑。
“之前你们说,我的书卖得不错,打算很快就再印刷一批,你们打算什么时候付印?”林东升在电话里问道。
“应该就在最近吧,不过,印五万册还是十万册,出版社内部还没有定论,分歧很大。”温欣说道。
“一万册是两万多,五万册岂不是有十万多,十万册的话,那我就有机会拿到二十多万的版税?”林东升听了,也颇为兴奋。
他之前还以为这次也只会像首印那样,只印一万册呢。
“理论上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做过市场调研,你这本书,在学生群体中影响非常之大,非常励志,很多学校都有相应的整体采购计划。”温欣说道。
“如果我能拿到省状元和Imo金牌,你们是不是就能印十万册了?”林东升想了想,问道。
“你是说,你还有信心拿到省高考状元和Imo金牌?”温欣听了,也非常惊讶。
“对啊,我参加了今年的高考,估分还不错,希望很大,至于Imo金牌,我没有太大的信心,要7月出国打完比赛,才能知道大概的结果……”林东升说道。
“中考市状元,高考省状元,而且还是高一学生,之前还拿过省赛和国赛的大奖,获得了保送清北的机会,你这些传奇经历,放在书封的介绍里,绝对会卖疯的!”听了林东升的各种介绍,温欣无比震惊。
她之前只知道林东升是市状元,还拿过省作文竞赛的特等奖,没想到这才一年不到,他又获得了更多更大的荣誉,每一项都足以让普通人仰望。
“如果你真的有把握夺得省高考状元,那我们就将印刷计划稍微推迟一下,一旦分数公布,你拿到了状元,我们就立马加上这个介绍,并且付印十万册!”温欣承诺道。
以她的职业判断,像林东升这样荣誉满身、经历传奇的高中生,他写的书,绝对会有很大的市场。
因为他本身的经历,就能鼓励很多读者,非常容易引起现象级的传播效应。
更何况,《绝境》这本书,本来就写得相当不错,一直倍受初高中读者的喜欢和好评。